红牛抄袭康师傅“再来一瓶”的套路,却亏了2000万。为什么?-

编辑18

文三科技电子网

10之前可以再来一瓶饮料,吸引了无数人购买。

然而,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人们发现“再来一瓶”这个活动似乎不再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旅游奖励或者扫码抽奖活动。

要知道当年的“再来一瓶”营销计划,帮助康师傅成为了饮料行业的老大。为什么这种营销模式不再受到企业主的青睐?

据说红牛抄袭了康师傅“再来一瓶”的套路,结果却是亏损2000万。和康师傅比,输在哪里?

康师傅作为一家由台湾省和日本共同控股的外资企业,很早就进入了中国大陆市场。

从65438年到0978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康师傅的掌舵人魏氏兄弟看到了内地的市场前景,毅然走上了在内地创业的道路。

1992年,康师傅在天津研发出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凭借这一王牌产品,康师傅迅速占领了大陆市场。

从1995开始,康师傅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到蛋糕饮料行业。到1998时,康师傅的相关产品已经占据了中国大陆茶饮料市场的很大一部分。

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一些国外知名品牌也开始进入内地市场。

一些内地本土品牌也开始崛起,包括红牛、娃哈哈等企业。一时间康师傅的市场份额被瓜分了很大一部分,行业老大的地位有些岌岌可危。

在这个关键时刻,康师傅在啤酒市场上从青岛啤酒那里学到了新的营销策略。

作为北方的外地人,青岛啤酒为进入南方市场下了很大功夫,包括“再来一瓶”的营销手段。

青岛啤酒刚进入南方市场的时候,没有名气,没有人脉。可以说它什么都不想。南方人习惯选择本地品牌的啤酒,那么青岛啤酒是怎么想到用“再来一瓶”的营销方式来销售产品的呢?

说起来,青岛啤酒能想到“再来一瓶”的营销策略,可能还得感谢“傻子瓜子”。

有一次,青岛啤酒负责开发南方市场的负责人在一家食堂买瓜子,发现大家都在买一种叫“傻子瓜子”的瓜子。

傻子瓜子的包装很简单,但他看到所有的顾客都兴高采烈地打开装着瓜子的包装袋,从里面拿出一张刮刮卡。有人在念叨“这次能赢多少?”

原来“傻子瓜子”在产品里放了一些刮刮卡,可以用来抽奖。虽然奖金不多,但给人的感觉是会“一整天都很幸运”。

受到这件事的启发,青岛啤酒的负责人选择将“再来一瓶”和“谢谢惠顾”的字样按照一定的比例印在青岛啤酒的瓶盖内部。凭借此举,青岛啤酒成功打入南方市场,成为南方人酒桌上的普通啤酒。

康师傅看到青岛啤酒的成功后,豁然开朗,立即学以致用。

2010,康师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它推出了“654.38+0.5亿瓶,再来一瓶”的促销活动。

在这种推动下,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被调动起来。消费者认为,如果能抽奖成功,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以同样的价格购买两倍的商品,并获得一定的收益。

这种“怀念”的心理,让“再来一瓶”的活动相当火爆。毕竟“再来一瓶”和抽奖的效果是一样的。

当消费者抱着“再来一瓶”的想法时,康师傅的饮料销量快速增长。因为中奖者不仅拉动了销售,还在中奖后把自己的喜悦分享给身边的人。

还有的人看到身边发生的亲身例子,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买一瓶康师傅饮料。

在消费者的积极购买下,康师傅当年饮料收入占比超过32%,一举夺回内地饮料老大的位置。

有些人即使超市打折也不会去购物,但一听说有“再来一瓶”的活动,就会积极参与。为什么?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人们内心其实是相信“运气”的。能中彩票证明这个人很幸运。

无论运气是大是小,就连“再来一瓶”本身也不值几个钱。但人们知道自己“幸运”之后,往往可以一整天心情都很好。

另一方面,“多一瓶”或多或少就是赌博,就像体彩的刮刮乐。

只要大家都有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就会继续想要参与到这个“再来一瓶”的活动中来。

通常一瓶6元的饮料包含“再来一瓶”的活动,很多人会想:

但实际上,这瓶水本身的价值可能还不到几毛钱。

作为康师傅的竞争对手之一,红牛依靠简单的一招“再带一瓶”给康师傅,重新夺回了不少市场份额。它很自然地迷上了这种营销方式,跟风开始了“再带一瓶”的活动。

可惜红牛没有康师傅的好运。红牛发起“再来一瓶”活动后,不仅没有打开市场,反而亏损了2000万元。发生了什么事?

为了做好“再来一瓶”的活动,红牛厂家特别定制了65,438+0,000万瓶“再来一瓶”的红牛易拉罐,希望扩大红牛的知名度。

然而,到了年底,红牛制造商发现他们的销量并没有增加多少。而是“再来一瓶”收了2000万罐,一次性损失至少2000万。

难道说这些红牛罐还会生吗?不然怎么会凭空多出了一倍的罐子?红牛厂家百思不得其解,恨不得像红牛罐子一样裂开,多一倍。

那么红牛输在了哪里?为什么“再来一瓶”易拉罐的数量远远多于放进去的数量?

其实是因为随着“再来一瓶”这种营销方式的流行,有些人有了一种别样的在乎。这些人做了很多假瓶盖以假乱真,占了厂家的便宜。可以说是抓住了厂家,砸了一次。

“再来一瓶”的兑换过程比较复杂。一般消费者中奖后不会拿着产品去厂家换饮料,而是直接在购买产品的地方换。

这些小商家收集完这些兑换瓶盖后,不会直接去厂家兑换,而是去经销商处兑换,最后由经销商和厂家进行兑换。

而问题就出在这一层交换上。

当红牛决定用“再来一瓶”投放10万瓶红牛易拉罐时,有人通过红牛内部消息提前知道了红牛官方投放的瓶子数量和款式。

这些不法分子提前联系了瓶盖的生产厂家,定制了一批与红牛官方生产的“再来一瓶”一模一样的中奖瓶盖,然后这些人将这些瓶盖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可以直接从红牛厂家用这些假瓶盖换取真饮料。

在这整个过程中,无论是伪造瓶盖的人,还是瓶盖的生产商,或者是收集瓶盖的经销商,都可以从中获得高额利润。

马克思说: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冒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就会践踏世间万物!

面对这种躺着赚钱的机会,大家自然有动力联手狠狠坑饮料厂商。

最终开展了“再来一瓶”的活动,只到达了“红牛”的受伤世界。

其他厂商看到红牛的失利后,对“再来一瓶”就没那么热衷了。这些厂商不是傻子。他们怎么可能热衷于做让自己经销商亏本赚钱的事情?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再来一瓶”的优惠力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没有那么大了。

很多年前,商品种类不多,人们为了体验新鲜感,赚点小钱,自然对“再来一瓶”这个活动趋之若鹜。

但是现在市面上的饮料种类数不胜数。与多拿一瓶饮料相比,步行到交换地点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高于商品本身的价值。人们自然不会那么热衷于“再来一瓶”。

另一方面,相对于“再来一瓶”造假的低门槛,二维码的出现也为厂商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不像“再来一瓶”,扫描二维码抽奖简单方便,只要拿出手机随便扫个码,消费者自然选择更便捷的方式中奖。

而且在数字支付如此便捷的情况下,奖品的选择当然不再局限于“再来一瓶”,更有吸引力、更大金额的实物或现金奖励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此外,今天的饮料行业普遍认为,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可以更好地促进产品销售,保持用户忠诚度。

比如现代中国茶店的茶、奈雪的茶等网络名人茶饮,形成了独特的粉丝文化,拥有大量粉丝。

这些“粉丝”根本不在乎酒水的价格,而是把它当成奢侈品一样的东西,赋予这些企业独特的文化和意义。

相比这种营销套路,“再来一瓶”这种花真金白银的促销方式自然不受欢迎。

《另一瓶》因为以上原因,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营销手段也变得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永远不会变,那就是人性。

如果说,过去的“再来一瓶”抓住了用户贪图便宜和好奇的心理,那么现在的网络名人品牌已经向用户兜售了一些“炫耀”。

如果你真的想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就要抓住用户的心理,在用户身上下功夫。以人为本,才能发挥品牌知名度。

#又一瓶# #是什么让中国红牛“流行”了26年# #康师傅# #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