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物技术中有哪些先进技术?

目前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是什么?

1.中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发病机制。

2006年6月5438+065438+10月19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网络版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课题组关于淀粉样β蛋白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结果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发病机制,并提示β2肾上腺素受体可能成为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新靶点。

2.中国在抗糖尿病新药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进展。

200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科学家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07年1月第一周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在给媒体的书面新闻稿中指出,这种口服有效的非肽小分子激动剂可能成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关代谢疾病的新治疗方法。

3.揭示果蝇记忆之谜,探索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关于果蝇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果蝇的大脑中并不存在普适的记忆中枢,而是在不同的区域存储着不同的感觉记忆,就像人类可以记住图像的高度、大小、颜色等不同参数一样,果蝇的图像记忆也有相应的不同参数。通过研究果蝇的记忆基因,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小鼠、哺乳动物甚至人类,从而解决失眠、阿尔茨海默病等精神疾病。

4.饮用水水质安全风险终端控制技术及应用

为及时评价水质和应对突发事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开发了适用于终端水质监测的生物在线监测预警技术,建立并完善了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水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 *产生发明专利22项,发表论文61篇,其中23篇论文被SCI收录。

5.美国科学家制造了“仿生眼”来帮助盲人恢复视力。

美国科学家表示,将在两年内提供“仿生眼”植入,帮助数百万盲人恢复视力。

美国的研究人员被允许在两年内为五个治疗中心的50到70名患者安装这种“仿生眼”。

“Argus II”系统以希腊神话中拥有100只眼睛的巨人Agrus命名,使用安装在眼镜上的摄像头将视觉信号传输到眼睛中的电极。

之前接受过不太先进的人工视网膜移植的患者,可以“看见”光线、图像和物体的运动。但是图像不够清晰。

一个盲人在1999做了这个手术。现在他上街可以避开长的或低的树枝,但看人的时候好像看到一个黑影。

然而,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的仿生眼睛试图从摄像头获得实时图像,然后将其转化为微弱的电信号,传输到一个接收器,然后刺激视网膜的视觉神经,通过电极向大脑发送信号,使盲人能够“看到”场景。

这种新设备比传统的人工视网膜更小,但它有多达60个电极,这使得分辨率更高。面积只有一平方毫米,植入操作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