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能成为行政主体吗?

是的。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力,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行政主体在形式上分为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一、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是指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组织、管理、监督和指导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管理机构

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处理和承办各项行政事务而设立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和临时机构。

1.内设机构:行政机关的部分内设机构,在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比如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局(商标法授权),国家专利局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法授权)。

2.机构:指政府职能部门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代表该职能部门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如当地的审计署、派出所、工商所、税务局、财政所等。

扩展数据: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还包括

1,企业组织

在特定情况下,经法律法规授权,企业组织也成为行政主体。如我国的公用企业(邮电部门、铁路运输部门、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金融企业、行政专业公司(如国家电网公司)等等。

2.机构

教学科研单位和从事某些专项技术检验或鉴定的机构,经行政法规授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例如,《高等教育法》授予高等教育机构授予学位的权利。

3.社会团体

大多是被授权成为行政主体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授权的消费者协会。

4.其他组织

一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被授权从事一定的行政职能,成为行政主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行政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