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养活中国人,丁咚买菜,为养活中国人奋斗了一辈子。
楚、卷烟厂、楚橙都已经向上游转型。当丁咚购买食物时,他从一开始就想改变农业。
曾国藩的风格是丁咚所提倡的,那就是在村里努力工作,经历挑战,把事情做好。
买菜选择农业作为创业方向的丁咚发现,时代的变迁带来了三个机遇:
第一,用户的需求在变。过剩时代,大家的需求从吃饱变成好的,现在要吃的不一样了。
第二,供应链的上游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农业正在从分散、弱小、低效的小农经济向大规模集约化农业转变,技术在赋能的上游;
第三,整个社会基础设施在变化,物流发达。现在上海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菜肴。
大环境变化会创造很多机会,很多人会看到。董为什么要这样做?
CEO梁昌林表示,解决用户痛点是他所能做的一切,因为每个人都想吃得不一样,更好。买菜不用等,还能快速送货到家。丁咚能做的第二件事是授权和改造上游。在这两点之后,丁咚觉得他也在建设一个社会基础设施。“丁咚买菜”的使命是“让美好的食材像自来水一样触手可及,造福全民。”
对老梁的影响主要有三点:使命感、笨手笨脚的精神、反应敏捷。
使命感是指通过相信自己渴望的东西,做一件艰难而缓慢的事情,用很长的时间来显示其价值:“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意想不到的服务,以及供应链体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像自来水一样的社会基础设施,为现代家庭提供最便捷、最美好的饮食服务。”
笨拙精神是指“踏实平凡,每天做一定的工作”。比如部队做被子,步骤得当,卫生做到位。这些与战斗无关,但军人最看重的是服从,是奉献,是坚持,是磨练心智的毅力。丁咚购买粮食,雇佣大量老兵,通过严格的纪律保证执行到位;
快速反应意味着外界要根据变化不断调整。比如去年疫情期间,需要快速解决供应链短缺和人员安全挑战。丁咚购买蔬菜,并紧急派遣所有采购人员到国家基地。同时,尽量和农民协商,保证绿叶菜的供应。比如前仓模式一直没变,只是前仓本身在不断迭代。
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去当兵,大家组装枪支。他是最快的。教官问他为什么做的这么快。他回答:“别的不说,先把你说的说完。”打乒乓球,别人问他为什么打得这么好。他回答说:“只要眼睛盯着球,不要想别的。”
专注、笨拙、真诚、勇敢,丁咚文化的核心与阿甘正传非常相似。有学者提到,笨鸟先飞很难,或者说笨鸟后飞很正常。但是,重要的是,你要花时间去解决“愚蠢”的问题,通过“愚蠢”来建立自己的意志,从而赢得下半场。
那么,董食杂店是如何在发展和竞争过程中贯彻自来水理念的呢?
高损耗低毛利的生鲜是电商最难啃的骨头。
生鲜有三种解决方法:去店里,回家要。
店中店模式包括传统超市和社区店,更依赖选址。到家的模式下,前置仓不依赖位置,可以覆盖整个城市,让消费者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等待,即“丁咚”、“每日生鲜”、“美团购物”、“普普”。但在国内,不仅有前置仓,还有美团、饿了么等超市。消费者花钱
如果你看生鲜食品,只有覆盖全国的永辉超市比丁咚大。盒马服务的生鲜部分目前可能和丁咚差不多,但是从用户活跃度来说,前阵子丁咚的MAU已经超过了盒马。
与同行相比,丁咚购买食品较晚,但后来者居上,并通过模式运作。
1.用户心智:水果VS购物。
与一些行业的“水果为主”不同,在丁咚购物的重点是在市场上购买食物。买菜意味着我的绿叶菜比你多,肉的种类比你多,鱼虾必须是活的。当用户想要烹饪时,无论是主食、配件还是厨房用品,丁咚都会将这种“更”做到极致。丁咚是第一个把新鲜食物放在前面仓库的人,因为对于上海家庭主妇来说,如果没有鱼和虾这样的新鲜食物,一顿饭有时可能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像同行一样,用户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水果,就会遇到很多麻烦。一般来说,这些用户大多是一线城市的办公室白领,尤其是互联网用户,他们并不经常在家做饭。而且,消费者在线上和线下购买水果会有很多选择。如果线上补贴停了,线下水果店比你贵不了多少,产品使用频率就会低。
2.时间:自建物流
丁咚没有选择公共物流系统来购买食品,因为这将导致真正的即时性。但是,家庭主妇都想尽快在家做饭,因为做饭很急。
后来,丁咚选择建立自己的物流来购买食物,因为他觉得如果一个社区可以集中许多订单,它可以自己分发。首先,一对多自营配送的效果高于外卖。其次,买菜的顾客客单价一般在60元以上,比50元少,理论上经济效益更好。因为更高的效率,我们才能请得起更好的快递员,所以服务质量也会更高。
高确定性带来高回购率,高回购率,规模大,效率高,确定性增加,这是一个正循环。
3.模式:个体户VS加盟。
梁昌林表示,新鲜、脆弱、集中供应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可识别、可控的供应链,以及品质判断、品类判断,才能真正解决从产地到餐桌的一系列问题。丁麦
料理一直强调猪肉是我自己的,活鱼活虾是我自己的,火锅食材也是我自己的,就是在供应链上,我可以自己生产,也可以自己包装上游,通过集中采购,自建供应链的方式来节省货价。
疫情发生后,丁咚的买菜业确实发展迅速。叮咚的传统是不关门过年,保证供应。本来仓库里很多员工加班,其他队员都不同程度的松懈。叮咚买菜没有加盟仓的管理问题,比如常见的快速扩张但管理水平和用户体验不好保证;加盟仓对疫情反应慢,不易起新;有些加盟商其实里面只有标品,没有难做的生鲜。叮咚在买菜的时候是避免这些的。
在意识到疫情爆发后,去年6月23日,65438+10月23日,梁昌林迅速召回所有高管到上海,紧急启动应急机制,成立三支队伍,保障供应、安全、发货。疫情开始时,丁咚紧急召集供应商制定应急计划。去年春节前后,丁咚收购蔬菜,每天为上海市民供应400吨廉价蔬菜和30吨新鲜猪肉,日订单超过30万份。
因为丁咚是供应链买菜,所以一直坚持发展直采模式,在云贵鲁等生鲜产区投资建设了多个“丁咚合作种植/养殖基地”。叮咚身边是一群有实力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他们与叮咚共赢,在疫情期间与叮咚紧密合作。
战时状态是对团队凝聚力和组织力的考验。公司召回管理层的时候,有的成员已经回老家了,一句话也没说就开车回去了。然后立即派遣采购人员前往生产区。当时生产区很多工人已经回家休息,采购人员跑回家把人从麻将桌上拉下来谈判。标准组的同事也不落后,去各个品牌的冷库扫货。当时由于疫情控制的因素,一个分拣中心暂时无法使用,丁咚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搬迁。
4.利润:竞争,客户名单,战略投资。
前置仓的理想玩法是凭借标准化程度高、选址要求低的小型前置仓(~300平米),快速覆盖组织执行力强的区域市场。叮咚买菜有效推动重叠口碑传播,使得单仓快速攀升,从而在短时间内提升区域订单密度,在采购成本和质量标准上快速形成供应商乃至产区的议价能力,推动整个链条进入正向循环。
在生鲜电商这个公认难度很大的大市场,丁咚在上海买菜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能性和业务的可行性。前仓的商业模式可复制性强,但跨区域拓展时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供应链不能完全重用,需要在体验的基础上灵活掌握。丁东之外的其他前置仓玩家,要么在不具备运营能力的情况下过早启动全国扩张,要么未能验证跨区域突破能力,让丁东得以后来居上,遥遥领先。
从2017成立到公司能够把握核心市场的盈亏,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但绝非易事。我们在上海刚开始的时候,客单价在30出头,每单都会亏几十块钱。这似乎几乎不可能贯穿业务。生性乐观的老梁认为,商业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基因和成长能力,而丁咚杂货购物业务的成长能力在于规模的增长和商品品质的提升。凭借高密度的策略、超强的执行力、有技术支撑的精细化运营以及“绝不把坏菜卖给用户”的统一价值观,丁咚的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复购率和客单价持续提升,业务蓬勃发展,单位经济模型(ue)不断优化。
2019年初,丁咚开始有条不紊地购买粮食。如今,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其他核心城市的UE已经接近上海的水平。华南和华北的整体竞争比长三角更激烈,但运营经验的重用使得这些地区的交易量和UE爬坡曲线优于同期的长三角地区。在马鞍山这样的三线城市,可能性也被打开了。由于市场的天花板已经被证明极高,公司要投入战略补贴强化用户习惯,承担战略损失开拓新市场,所以盈亏曲线还是会有波动。
除了竞争,UE主要和企业效率有关。因为仓库和配送都是自营,物流成本最终还是要看客户名单。如何完善嘉宾名单?丁咚主要靠三样东西:水产品、高附加值SKU和会员。
水产品的冷链难以储存、运输和消费,一直是生鲜行业的难点,水产品是丁咚买菜需要解决的重点品类。丁咚为此类产品制定了供应商准入、检验、测试、口味、物流、前仓暂存、配送等七大标准。在最后的配送环节,丁咚自主研发了拥有国家专利的鲜活水产品专用工具。数据显示,丁咚购买了200多种水产品,其中新鲜的刀额新对虾、鲫鱼和鲈鱼最受用户欢迎。每天,超过20吨的新鲜刀额新对虾和超过65,438+00吨的新鲜鲫鱼和鲈鱼通过丁咚买菜的水产品供应链送达千家万户。
另一件事就是把高附加值的东西做得性价比高。就像Costco的烧鸡一样,丁咚的博兴虾也是物美价廉,给消费者提供了一种高价值感。另一个策略是绿卡,这是对会员的激励。如果高端客户的数量更多,丁咚会给用户更多的折扣。自来水哲学的经营本质其实是薄利多销,而丁咚买菜的壁垒是高度信息化和精细化的零售。继续在回购和商品力上做文章,盈利不会是最终问题。
目前,由于战略补贴和战略投资,丁咚似乎亏损很大。打通从产地到源头的全链条,可能是商业史上最重的商业模式,环与环之间的精准衔接需要相当大的前期投入。老梁在军校主修电子对抗,自学编程,退伍后一路创业。所有项目都与信息技术有关。老梁坚信技术的杠杆效应。如今,超过1000个技术团队正在开发与仓库分配、销量测量、损失控制、质量保证和可追溯性相关的系统和算法。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达到1.6亿元,占GMV的近4%。
不够“聪明”的老梁和丁咚团队,有时会被投资人批评“不足为奇”,在用户感知弱甚至没有感知的地方做了太多笨拙的努力,而不是快速扩大标准的SKU。但是如果买菜变成了超高频场景,标注会有问题吗?
1,超市
生鲜产品属于刚性需求,价格弹性低,抗周期能力强。生鲜零售的主要供应形式是菜市场,其次是超市。前置仓电商在保证生鲜品质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切入高频次的食品购物场景,共享食品市场和大型超市。
在10万亿的生鲜日用品市场,即时到家服务的渗透率目前只有低个位数。供需匹配大多发生在线下,比如菜场、超市。菜场的经营模式是出租摊位,摊主自己打工,大部分都有工资收入。菜场的好处就是摊主对损耗要求严格,烟火气十足。问题是用户采购的时间成本高,食品安全失控。相比菜场,超市除了缺少特定的生鲜食品外,在SKU的丰富性、购物的便利性、食品安全的把控上要好得多。这些年来,城镇化在生鲜、日用品零售业态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超市逐渐取代了菜场。超市的稳态毛利在20%出头,稳态净利润率在2%左右,中间基本是固定成本。
前置仓的快速发展是未来重塑城市生鲜日用品零售格局的最大变量。
对前置仓的选址要求远低于门店。同时,线上的供需匹配和运营的高度信息化,使得前置仓的库存周转天数和损耗远低于传统超市。在此基础上,前置仓将一半以上的运营成本调整到更灵活的性能端,让消费者以更便捷的购物方式获得更新鲜的商品,这对于双职工家庭的大厨房场景尤为重要,同时为空巢老人和腿脚不便的残疾人带来公平体验和极致便利(丁咚早在2018就开发了盲人模式)。
超市的成本结构决定了如果其销售额下降超过10%,就会面临持续经营的问题,尤其是对厂家溢价能力较弱的单体或小型连锁店。也就是说,理论上,如果某个区域的前仓日购钱包渗透率达到10%,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拐点。
当然,线下购物场景也在不断迭代。尚超社区、便利、前置仓各得其所,相辅相成,百花齐放也是老梁在多个场合描述的行业未来。
2、外卖到家
外卖平台和京东。COM的到家都是前期仓库的替代形式。前者的优势在于开放平台属性衍生的长尾供给,后者的优势在于稳定的供给和可靠的质量。
前置仓的数字化和集约化能力会促进RTC(熟食)和RTE(方便食品)的发展,从而切断外卖餐饮的需求。
根据公开资料(财报、业绩会等。),美团2020年餐饮外卖用户年消费频次为26次,其中会员年消费频次约为60次。丁咚招股书显示,2021第一季度用户月消费频次为3.4次,其中会员月消费频次为6.7次。两者的数据口径并不完全可比,但业内判断丁咚已经成为比美团(66元vs 48元,2020)消费频率更高、客单价更高的熟客。
在上海,餐饮外卖的日订单量在300万出头,每个前仓和前店后仓的日订单量都已经逼近百万大关,量和增速相当可观。
3.社区团购
前置仓提供半小时送货上门服务,社区团购提供第二天到的服务,需要消费者在团长处取货。商品价格低于前仓,但商品质量也明显差于前仓。
中国有6543.8+04亿人口,其中有超过8亿人有过电商(包括外卖)购物的经历。虽然拼多多和淘宝在下沉市场增长迅速,但JD.COM和美团已经成为服务城市用户的千亿美元级公司,年购买用户分别超过4亿和5亿。
在中国巨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服务升级和降级的机会很大。前仓通过提供比JD.COM外卖平台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实现了快速增长,而社区团购通过提供更有竞争力、更便宜的服务,发展空间巨大。
由于前置仓和社区团购服务的客户群体不同,在商品选择、物流体系、品牌心智、团队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比如社区买很多极端尾货和清仓货。用户选择东西是为了省钱,打折的东西我就买。但是买菜是为了吃,不是你有什么卖什么,我吃什么。两者的消费模式不同。社区团购公司很难拓展到前仓业务,就像拼多多直到现在也没能在JD.COM核心市场打败JD.COM一样。
巨头入驻社区团购后,前仓业态整体持续增长,并未受到社区团购的影响。例如,在社区团购非常发达的广东省,丁咚在买菜方面仍然大踏步前进。
当交易额逐渐走向行业顶端的时候,丁咚的买菜小程序的数据依然差强人意。这时候就会有人想推梁昌林关心如何在微信里做各种活动,发优惠券,转发流量,调动用户的购买和积极性。但老梁对流量的游戏并不感兴趣,因为他认为订单高是因为复购率高,而不是流量大。
梁昌林在他的办公室写了八个字,叫“痴迷用户,畏惧者生存。”因为CEO担心,随着公司越做越大,用户的需求在变,但团队往往活在过去的成功经验,或者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最终会被世界抛弃。害怕的人是恐慌的人。只有害怕,不断自省防止骄傲的人,才能真正生存下来。心中有更大的使命感,才不会小富即安,才不会沾沾自喜,才永远在攀登的路上。
梁昌林的微信头像是2015参加合肥马拉松的照片。因为号牌是20222,要想激励自己,也就是创业或者做人,需要一点“2”的精神去做。所以这个头像用了五六年了,一直没变。
每天跑5公里是梁昌林坚持了300多天的习惯。他认为每天跑步意味着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开始。“你可能过了无聊的一天,也可能无聊、无助、低效,但在早上的那个时刻,大多数人还没起床,你其实已经超过了99%。”此外,他现在必须经常旅行,去他的出生地和丁咚市。他只想去别的地方,用脚丈量一下那里的土地,给枯燥的商业生活带来一点刺激和期待。
丁咚杂货公司也喜欢跑步。
2014年O2O特别火爆的时候,这个团队在做社区O2O丁咚社区,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虚假需求。“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重新建立邻里关系,然后大家通过手机愉快地交流,在线互助,最后发现这是一个乌托邦。”
但当公司想全面收缩战线时,没想到遇到了踩踏事件。当时各大媒体的科技版块、微信朋友圈的内容分享,充斥着“丁咚社区撤离京社区,线上到线下之争中的扩张”或“丁咚社区危机,社区O2O还有机会吗?””以及其他类似标题的文章,市场都在流传丁咚社区由于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这个时候,公司所有人都想走了。原本想留在公司说我们再努力的人也走了。最后剩下的人很少。”气氛会特别不好,好像公司摇摇欲坠,好像最后大家都会离开关门。"
有一天,一个同事跟梁昌林说,现在太压抑了,我们去跑步吧。“然后,2014,丁咚社区的秋天,大家习惯了每天下午去一个公园,1.1 km,一次跑五六圈或者六七圈。从此,跑步成了我们的文化。”
因为丁咚杂货公司位于张江,张江每年都有“欢乐跑”。从2015开始,丁咚获得了“快乐跑”的“积极参与奖”。当时公司员工总数只有100人,但参与的人数却超过了100人。张江的很多公司有100人,丁咚的人比100人的公司还多。从2015到现在已经六年了,丁咚每年都拿这个奖。现在丁咚也是参与张江“快乐跑”人数最多的公司。
丁咚每年在春节结束和正式开工的前一天运行。2015春节过后,丁咚队去滴水湖跑了一圈。后来他们看到那张地图上的跑步轨迹,图案竟然是一把彩虹钥匙。这种无意中跑出的模式启发了团队。
在丁咚发展的早期,商业模式尚未贯穿始终,公司资金短缺。老梁把卖母帮的收益——约2亿元——全部汇入公司。丁咚的联合创始人余乐当时劝老梁留些余粮给自己,但老梁拒绝了。在“借壳”期间,公司先后完成多轮融资,估值从Pre-A轮融资(高蓉)的6000万美元,上升到B3轮的6.6亿美元。老梁直到2065438+2009年4月,公司完成B3轮融资(今日资本、CMC Capital、远洋通)并以50亿人民币估值折股后,才提取了这笔款项。换句话说,老梁的转股价格高于转股前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
当被问及叮咚将在哪些领域发力买菜时,梁昌林表示:“生鲜市场巨大,但生鲜线上渗透率不高,所有模式的生鲜品牌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丁咚买菜的重点是把自己的生意做好,稳扎稳打,老老实实做好“卖菜”这件小事。"
问他成功后想做什么,老梁说他会研究土壤环境,让中国更多的土地能种出更好的庄稼。
阿甘从此一路狂奔,成为明星。他说,一直跑步可以让你忘记过去,专心向前。
相关问答:我可以加入深圳丁咚买菜吗?这种工作我做过,也有福利,后来没做了。我直接去菜市场买菜。
相关问答:杂货配送员月薪多少?社区团购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经营,自己的代理商负责配送。一种是你直接和总部签约,各有优势。
自营的话,业务轻松,时间自由,不用管太多。每天都有量化的任务。交货后,他们就下班了。早上7点左右,他们去代理点分发菜集中打包。老板一般给他们三个轮子送货。像我们这里一般送20个站点,保底价100元,然后每增加一个站点给5-8元不等的补贴。一般一个上午就能完成。工资不高,补贴也很少,但是时间充裕,不影响做其他事情。
总部直接签约的话,工资是有保障的,但是会有更多的限制。首先需要自己带车,面包车或者面包车必须自己有,而且好像很多油费都要自己处理。日常配送任务覆盖率比较高。所有站的货都是早上送完,一般要一整天才能送到,你在这里全职一个月6000-80000。
这是我们城市两个不同的政策,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