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将实施什么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到2015年末,人口达到3.6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5%。“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会有哪些新变化?老百姓会有什么“获得感”?
建设中心城市,扩大城市群
根据规划,将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增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服务功能,提高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规划》提出推进“城市群成长计划”——
首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国家重要创新基地,打造生态文明和绿色城镇化典范。
二是中原城市群。立足区位和交通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极具发展活力的核心区。
三是皖江城市带。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产业实力雄厚、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四是晋中城市群。强化太原城市功能,促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和重要的制造业、文化和旅游基地。
创建先进制造走廊
据统计,2015年,中部六省专利申请授权量为214000件,最近两年年均增长19.4%,占全国的13.4%。未来五年,中部地区将在创新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规划明确支持打造长江沿线、京广铁路沿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走廊,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建立泛长株潭等工业制造业重点示范基地。
同时,《规划》确定了一批重点新兴产业集群培育项目。“十三五”期间,以武汉、南昌为中心发展光电子产业,以合肥、芜湖、武汉为中心积极打造平板显示产业链,支持武汉、合肥建设存储器产业基地,郑州建设智能终端产业基地。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将建设郑州、合肥、芜湖、武汉、南昌、长沙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以做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为目标,依托株洲、湘潭、郑州、洛阳、太原、大同、合肥、马鞍山等地产业基地,发展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体系,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为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将支持南昌、景德镇建设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飞机设计制造,提升航空制造业专业化发展能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郑州、长沙、信阳建设北斗导航产业基地。
建造20个新机场。
这一《规划》为加快中部地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描绘了美好蓝图。
高铁方面,将推进太原至焦作、原平至大同、郑州至济南、郑州至阜阳、Xi安至武汉、大同至张家口、武汉至九江、宜昌至郑万高铁连接线、合芜蚌至九江等项目建设。八条城际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合肥-六安、郑州新机场-登封-洛阳、焦作经济源-洛阳、郑焦城际云台山支线、武汉-天门等城际铁路建设已提上日程。
公路方面,“十三五”期间将建设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渔洋关至湖北湖南段、德州至上饶高速公路合肥至枞阳段、川西离石至息县高速公路、鄂渝高速至建始(龙里)高速公路、湖北赤壁长江公路大桥等。
机场方面,十三五期间将新建20个项目,包括安阳、信阳、商丘、庐山、福州、瑞金、上饶、岳阳、武冈、娄底、荆州、湘西、郴州、鄂州/黄冈、芜湖/宣城、蚌埠、亳州、滁州、苏州、朔州。
据统计,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7万亿元,年均增长1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8.8%提高到20.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部地区将积累财富,开创全面崛起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