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1803年,美国利用拿破仑在战争中的困难,通过谈判,以15万美元的惊人低价,从法国手中买下了面积为210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州,使美国的领土一下子扩大了一倍。
然后,美国政府试图利用英国忙于与拿破仑作战的机会入侵加拿大。一直不愿意独立于美国的英国趁机出兵入侵美国。战争从1812年6月开始,到1814年2月结束,持续了两年多。双方在海上和北美大陆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英国曾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放火焚烧总统府和国会大厦,但很快被美军驱逐。1814 12双方在根特(今比利时)签订和约,英国确认美国独立。这是英美之间的第二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向北扩张的企图被挫败。
1810年,美国乘拿破仑入侵西班牙之机,夺取西佛罗里达西部;1818年出兵占领西佛罗里达东部。1819年,美国以500万美元的名义地价强行从西班牙手中买下东佛罗里达。
1846-1848,美国发动了对墨西哥的侵略战争,迫使墨西哥向美国割让了里奥格兰德河以北的领土,大约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总和。五年后(1853),美国以十万美元的地价从墨西哥手中买下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南端基拉河谷的土地。这样,墨西哥失去了全部领土的55%,达246万平方公里。
1846年,美国再次以战争相威胁,迫使英国放弃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到内战前夕,美国的领土已经扩展到太平洋海岸。后来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地价从俄罗斯手中买下了面积为151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1898年,美国吞并了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就这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扩张,美国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整个版图。
美国在积极入侵美国邻国、扩张领土的同时,开始向远东扩张。1832年,美国政府武装舰队进攻远东,胁迫暹罗(今泰国)签约。在中英鸦片战争期间(1840-1842),美国扮演了英国帮凶的角色。1844年7月,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公馆条约》,不仅迫使清政府效仿中英和《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而且获得了体面的最惠国待遇。[这一最惠国条款在大国对华外交史上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此后,法国、比利时、瑞士、挪威等资本主义列强纷纷效仿,逼迫清政府签订类似条款。1851-1864中国太平天国革命期间,美国政府积极帮助清政府镇压革命。此外,在1853、1866和1867年,美国政府在大选后对日本和朝鲜发动了武装侵略。美国资产阶级在脱离殖民枷锁后不久,就开始把殖民枷锁强加给别人。
独立后,由于摆脱了殖民压迫,领土不断扩大,导致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到内战前夕,美国总人口从250万增加到31.4万,人均收入达到514美元。然而,美国经济的发展正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进,因此它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在北部和西北部,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占主导地位。
从19世纪上半叶,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814棉纺织业首次采用机器生产。此后,机器迅速传播到其他工业部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手工业生产制度。到四十年代末,机器已经由机器制造出来了,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到1860年,美国北部的资本主义工业非常发达,美国发展成为继英法德之后的第四个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方的资本主义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关于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列宁认为有两条道路,可以称为普鲁士道路和美国道路。.....在后一种情况下,地主经济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已经被没收和粉碎封建领地的革命破坏了。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占有优势,成为农业的独特代表,并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农民。.....在前一种情况下,基本上是一个家长制的农民变成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农民。”(列宁《社会民主党关于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土地纲领1905-1907》,《列宁全集》第十三卷,p 219)19世纪上半叶,美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是沿着美国式的道路进行的。
自殖民时代以来,小农土地所有制一直是美国北部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独立后,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大量美国居民和欧洲新移民向西部进军,从而在西部地区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小农阶层。在这些小农场主中,有一个人通过向政府购买土地建立了一个小农场。也有一些穷人占据自己的土地,开垦土地进行耕作,并在政府权力无法到达的偏远地区建立小农场。这些小农阶层之间的贫富差别很大,往往是分的。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破产,成为农业工人,也有人致富,兼并别人的土地,扩大经营,建立资本主义农场。所以,所谓美国道路,实际上是一条建立在自由农民土地所有权基础上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随着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大型资本主义农场的建立,农产品产量大大增加。到内战前夕,美国西北部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产区。芝加哥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仓。
随着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南方的奴隶种植园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
独立战争的胜利是各种殖民势力共同斗争的结果。但是,独立后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虽然资本主义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发展很快,但是在南方和西南地区奴隶制仍然存在,而且事实上还在扩张。1793,伊莱?惠特尼发明轧棉机后,棉花去籽效率提高了150倍,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南方的奴隶种植园经济进一步扩大。1860年,南方的棉花产量已经达到23万磅,黑奴数量增加到400万。
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依靠野蛮的奴隶劳动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棉制品大部分运往英国换取需要的工业品,经济上明显带有殖民色彩。奴隶主为了降低成本,拒绝给土地施肥,往往把一块土地荒废几年,搬到新的地方。因此,南方的经济体系和北方的经济体系在西部的劳动制度、关税政策、土地等诸多问题上存在尖锐矛盾。1860年,仅北方纺织业产值就达1亿多美元,而南方各州仅800多万美元。
在奴隶主的残酷压迫和奴役下,黑奴不断争取自由,废除奴隶制。有些地区的黑奴甚至诉诸武装起义,最多时参与者近万人。北方各行各业也强烈反对奴隶制。一些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并为之奋斗的人被称为废奴主义者。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下,废奴运动从20世纪30年代迅速展开。1833年,全国范围的“美国反奴隶制协会”(又称废奴主义协会)宣告成立。从那以后,北方各州建立了各种反奴隶制组织。到1837,北方建立了2000多个废奴组织,参与者约20万人。在这种形势下,那些废奴主义者加紧了他们的宣传鼓动活动。比如著名的黑人宣传家道格拉斯就曾经勇敢地驳斥过白人优越论。在废奴运动的高潮中,哈丽雅特?比彻?斯托夫人出版了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生动地展现了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严肃地控诉了黑人奴隶制的罪恶,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以至于内战爆发后,林肯总统开玩笑地对斯托夫人说,你这位小淑女发动了一场战争。
北方的废奴主义者一边组织所谓的地下铁路,一边宣传鼓励。积极帮助黑奴逃往北方或加拿大。据估计,当时参加地下铁路活动的人大约有3万人。很多人不怕牺牲,所以坐牢,甚至牺牲生命。
随着美国领土向西大规模扩张和经济发展,西部土地问题日益成为南北矛盾斗争的焦点。北方资产阶级要求在西部新开发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在国会上院壮大资产阶级。南方的奴隶主要求西部的新州成为蓄奴州,扩大奴隶主的种植园经济,继续保持在联邦议会和政府中的领导地位。于是,双方围绕西部土地问题的矛盾日益激化。1819,密苏里州申请州地位,加入联邦。当时美国有22个州,一半是自由州,一半是蓄奴州,双方在参议院的议员人数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密苏里州是以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的身份加入联邦,引起了双方的激烈争论。1820年,国会通过了密苏里妥协案,确定了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同时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还规定此后每个蓄奴州都必须加入联邦。它还永远禁止奴隶制向北纬36度30分以北蔓延。密苏里妥协实际上扩大了奴隶制的版图,但在政治上保持了资产阶级和奴隶主在国会的平衡。显然,北方的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制度和南方的奴隶制制度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尖锐对立。密苏里妥协只是暂时缓解了这一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两种经济体系不可能长期和平共处。因此,北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南方的奴隶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成为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
1861-1865内战彻底摧毁了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统治,完成了独立战争中没有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此后,在短短的20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到19世纪末,已经超过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跃居资本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位置。
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有许多深刻的原因。
(1)美国内战,即第二次革命,彻底摧毁了南方奴隶主的统治,结束了独立后存在近百年的两种社会制度(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奴隶种植园经济)并存的局面,各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立法相继被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方法相继确立,为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此后,国内市场扩大,中国各地区之间,特别是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不仅使南方的经济面貌发生了迅速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国家的形成移植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但美国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也没有欧洲那样强大的封建残余势力来约束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美洲民族是从17世纪开始,经过一个半世纪,由来自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移民逐渐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吸收各种移民民族的智慧和优点。使美利坚民族成为勤劳、勇敢、聪明、积极的优秀民族。这些移居美国的移民大多是受封建主义和宗教压迫和迫害的穷人。他们痛恨封建主义。大家怀着几乎相同的逃离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愿望来到北美,通过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联邦政府。资产阶级的绝对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上已经确立,这使它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那里强大的封建残余长期拖延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时,大量的外国移民和外国资本也壮大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实力。从1860年到1900年的四十年间,来自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移民多达1400万,其中大部分是技术力量雄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与此同时,在此期间,美国引进的外资达到70亿美元。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可用的资本,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资产阶级利用劳动力和剥削黑人积累了大量资本,有利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扩大。
美国三权分立的总统政治制度,保证了美国政治制度的长期稳定和连续性。这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自内战以来,它的领土一直在扩张。尽管各大洲的移民大量而持续地涌入,但仍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促使美国寻求科技发展的补偿。因此,在这一时期,美国一方面学习和吸收了大量西欧国家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本国的发明创造。仅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就发放了12.5万份专利许可,到了80年代,甚至达到了20多万份。大量吸收各国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发展科学,奖励发明成果,使美国工业革命从一开始就具有高起点、高速度的特点,这也使其在内战后的短时间内迅速崛起,赶超英法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是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另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打开美国的地图,一方面可以看到,1865内战结束后,其疆域扩张到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的广大地区。在其周边,没有威胁其国家安全的强邻。欧洲列强虽然不愿意退出美国,但是力所不及,使得美国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美国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良好,资源丰富,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工业的进步。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上述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到19世纪末,它终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
随着经济的增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也在以同样的速度发展。此外,每次经济危机都加速了这一过程。在美国,生产集中的速度、规模和程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美国社会各行业普遍建立了托拉斯这种垄断组织。信托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垄断组织最常见的形式。1860-1890美国有24家信托,1899增加到92家,1902已经发展到800多家。因此,列宁把美帝国主义称为信任帝国主义。例如,洛克菲勒石油信托(美国囚犯石油公司)和摩根联邦钢铁信托(联邦钢铁公司)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最大的两个信托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成立于1870年,于1882年重组为信托组织。到1900,已经垄断了美国90%的石油产量。除了直接的石油生产部门,美孚石油公司还拥有7万公里的石油管道和许多与石油生产完全无关的企业,如冶金、电力和制糖等。此外,它还在世界各地建造码头,拥有自己专门的油轮、酒店等。
联邦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控制着美国三分之二的钢铁生产,拥有自己的矿山、铁路等附属企业。仅煤矿就雇佣了11万名工人。可见规模之大。
美孚石油公司和联邦钢铁公司都有自己的银行。美孚石油公司的大通银行和联邦钢铁公司的花旗银行是当时美国九大银行中最大的。通过这种关系,两个信托控制了很多与其有债务关系的企业。通过各种关系,这两个财团控制着美国1200亿美元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结合形成金融资本,这是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成为美国两党制的支柱。
二、两党政治及其内外政策:
内战后,随着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进一步建立,两党轮流执政。民主党成立于1828,是在杰斐逊当选美国第三任总统后,在原有民主和党派的基础上重组而成。民主党成立之初,代表的阶层包括:西部新兴的棉花种植园主和南部的旧奴隶种植园主,以及小农、边民和手工业者。此时的民主党是一个以小农为主体的政党。到内战前夕,民主党已经演变成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南方奴隶主利益的政党。
在* * *和党成立之前,与民主党对立的是国民* * *和党,从以前的民主* *和派系中分裂出来。1832年,国共两党改名为辉格党,是工商资产阶级和南方奴隶主的联盟。随着美国社会奴隶制问题的日益尖锐,辉格党内部的资产阶级和奴隶主逐渐无法生存,40年间逐渐分裂为北方辉格党和南方辉格党。到了20世纪50年代,它的力量更弱,最终崩溃。与此同时,民主党也逐渐分化为北方派系。前者以新兴工业家为骨干,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后者以奴隶主为核心,坚决维护奴隶制。这样,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就出现了两党的大分裂和大重组。
65438+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民主党和辉格党支持工业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两党中维护奴隶制的一方联手。
1854年7月,* * *和平党宣布成立。它由北方辉格党、北方民主党和自由土壤党的一些成员组成,目的是反对奴隶制在美国领土上的继续扩张。1860年,* * *和党首次赢得大选,其候选人林肯当选总统并掌权。此时,民主党的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分人转向了* * *和党,而原南方的辉格党已经合并,民主党完全成为代表南方奴隶主利益的政党。正是在该党主席布坎南的勇气下,11南方各州脱离联邦,挑起了长达十年的美国内战。
1860后,* * *和党连续执政24年(1860-1884)。* * *代表反对奴隶制的资本主义势力。它在内战中打败了南方的奴隶主,不仅顺应了历史潮流,消灭了奴隶制这一法律制度,而且在全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从而保证了美国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但是,19世纪末,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以来,由于奴隶制已经消灭,党和民主党的根本分歧已经消失,两党的分歧越来越小,逐渐被垄断资产阶级操纵,成为他们的统治工具。这两个政党相互竞争,但实际上他们相互合作。你上上下下,互相收拾残局,排斥第三者进入国家权力机构。此时的* * *和党已经逐渐成为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的利益代表;民主党逐渐成为南方新兴产业和农业资本家的利益代表。到了80年代,美国出现了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的局面。但是,除了在关税和统治方法等小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之外,两党在阶级利益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在国内政策上,两党都有权加强国家机器,镇压工人运动。
在外交政策上,两党相似,都实行侵略扩张政策。
早在19世纪末,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扩张主义声音就越来越大。美国所谓的“现代海军之父”马汉以反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生命竞争不仅是生物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他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大肆宣扬建立海上霸权的重要性,提出所谓“海权论”,为美帝国主义制定了依靠海上力量夺取海上权力,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蓝图。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实现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计划。美国积极扩充军备,发展海军。到90年代初,美国已经从世界第12海军大国上升到第5海军强国。从此,美帝国主义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太平洋和拉丁美洲。
1866、1867、1871、1882年,美国四次入侵朝鲜,迫使其签订不平等条约。
1875年,太平洋岛国夏威夷被迫签订商务协议;1893策动政变,成立亲美“临时政府”;1898年,夏威夷被正式吞并,变成了自己的海军基地。
为了争夺菲律宾和古巴的西班牙殖民地,1898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迫使西班牙承认古巴在美国保护下的“独立”,并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割让给美国。美西战争是帝国主义时期第一次重新划分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
对于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来说,美帝国主义是挥之不去的。然而,当美帝国主义崛起时,中国已经被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了。所以,1899,美国麦金利政府谈约翰?上海向英、德、俄、法、日发出照会,提出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质上,这是美国以其他帝国主义者要求侵华权,然后依靠自身的经济优势排挤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1900年,美国以保护华侨为借口参加八国联军对华义举。
二十世纪初,美国以“大棒政策”和“黄金外交”为对外侵略手段,加紧对拉美的侵略。西奥多,美国第26任总统?罗斯福(1901年9月-1909年3月)曾公开宣称:“处理一个国家的国际关系的正当方法,是说话轻声细语,手里拿着大棒。”“大棒政策”由此得名,成为美国公开干涉拉美国家内政的俗称。“大棒政策”最典型、最露骨的表现就是抢占巴拿马运河地区。
在巴拿马地峡修一条运河原本是拉美人民的夙愿,而美国则趁机扩张。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家法国公司就开始修建巴拿马运河。美国利用公司破产和巴拿马运河诈骗案曝光,买下全部股份,排挤法国势力。然后在1903年策划叛乱,宣布成立脱离哥伦比亚的巴拿马* * *共和国(老罗斯福做的),并派军舰进入巴拿马海域,迫使巴拿马* * *共和国签订不平等的美巴条约。美国获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和通过巴拿马地峡沿运河区永久租借的权利,使巴拿马运河区从此成为美国统治下的国中之国。
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凿后,美国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程缩短了一万多公里,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军舰队可以随时调动,互相增援,极大地方便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扩张和侵略。
继罗斯福总统的“大棒政策”之后,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在1912的国情咨文中声称,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以美代子弹”,即所谓的“黄金外交”。事实上,自老罗斯福时代以来,美国政府不仅使用“大棒政策”,还使用“黄金外交”在拉丁美洲进行侵略和扩张。美国打着“援助弱小民族”的幌子,先后通过贷款控制了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国的财政,并以暴力镇压古巴革命。到第28任总统威尔逊(1913.3-1921.3),两次直接介入墨西哥革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被美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