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芝加哥》的故事简介及评论

这是一部完全超出我预期,带给我无尽惊喜和感触的电影。可以说我改变了对音乐剧和电影的偏见。这是一部歌剧风格的电影,有着歌舞升平的表演。里面有很多火热的舞蹈,背后却是沉重的人生话题。整部电影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名利,欲望,当然还有一些人情穿插其中,可惜就那么一点点,完全是为了对比,以一种破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这是一部多维度、多层次的电影,反映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芝加哥的社会生活,也可以说是一个更大社会的缩影。这也是一部关于生活的电影。我很佩服也很感谢编剧和导演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精彩的电影。影片结构完整,情节流畅,但显然,每一部分都能独立反映出一些东西。评价这部电影,我更喜欢分块,从每一个小细节去探究。

我想从女主角开始。女主角一开始的生活很平庸,这也是她人生烦恼的一部分。在喧嚣的大都市,没有多少女人愿意平静。她想尽办法摆脱那种生活,当然资本首先是她的美貌,然后就是深爱着她,对她百依百顺的丈夫。这也是让我感到难过的地方,感情也可以用。为了成为明星,女主角勾搭上了一个男人。后来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争执。女主角非常生气,她杀了那个人,最后进了监狱。那个冰冷的监狱,到处都充满了希望,像一个市场,充满了各种交易的可能,就看你有没有交换的资本。即使在监狱里,女主角也不只是把期望放在出狱上。她试图利用一切。也许连她自己都没想到,象征绝望的监狱,竟然成了她实现梦想的最大踏板。女主角用自己的聪明完成了与律师的一次交流。当然,她忠诚甚至痴情的丈夫成了重要的筹码。对金钱和名誉的渴望把她送进了监狱,拯救她的是最初的渴望。没想到,她在监狱的日子让她出名了一段时间。那种名气只是某些群体的需要,律师需要它来制造诉讼中的噱头,媒体需要它来炒作...在那个追求“短平快”和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名人更新换代非常快。她的名气也像流星一样。一瞬间的耀眼过后,又被无尽的黑暗吞噬,人们开始迎接下一颗流星。她抢了“头号客户”后不久,那个位置很快就被一个富家女取代了。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永远的赢家。但女主角最终抓住了律师的软肋,还是做了一个可以用于媒体炒作和大众娱乐的商品。“假孕”似乎是女人永恒的武器,帮助她赢回“头号顾客”的地位。女主角后来打赢了官司。在她胜诉之前,报纸已经印了两份,一份报道女主角胜诉,一份报道她败诉。这让我惊叹于那个年代新闻的高度时效性,甚至用投机赌博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女主角赢了官司,却发现人们对她的关注没有以前那么多了,这让她非常失望,甚至愤怒。她以前习惯了人们的关注和追求。对名望的渴望,没有消逝,已经超越了对自由的追求。对她来说,狱中时光的名声比她从牢笼中挣脱出来获得的自由更重要。但是,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从来不缺少机会。《姐妹同心》为娱乐圈注入了新的浪潮,也帮助已经奄奄一息的两人重获新生。

“妈”是权力的象征,她妈用权力买了很多钱。在资本市场上,权力绝对是有分量的商品。母亲成了很多女囚的救命稻草。当然,都是用金钱或者美女来换取那根有市场价值的稻草。

歌舞里对电影里律师的描述是:不爱金钱,不爱名利,不爱排场,只想要爱情。但我看到的不是这样。当女主角暗示他“私下交易”时,他只是说:等你带了5000元再说。或许,那5000元只是一个附加条件。毕竟年轻漂亮的女人太多了,钱是更高的门槛。最后,他为自己的神话辩护说,没有失败的诉讼。他没有聪明到说自己太了解市场,熟悉那里的游戏规则,并灵活运用。面对第三个“头号顾客”,他惊呼:她妈妈拥有全夏威夷的菠萝。他也是一个先有钱的律师,钱成为他选择的第一标准。但没想到,她最后还是被女主角破了回来。《怀孕》确实是新闻炒作的好素材,女主角也用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说服了律师。我印象最深的是,你只是个化名,你只是媒体炒作的结果。女主角最后官司打赢了,名誉扫地,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假名就像烟花,都是人们的消遣,扩大了就消失了。很多人对新事物的追求。

这部电影我看得最多的就是物物平等。似乎一切都只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

最后,我想说说女主角的丈夫。她对女主角真的很忠诚,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深爱。他似乎是这部电影里唯一一个不按游戏规则玩的人,他注定是最吃亏的人。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女人这个话题。本片中的女性被欲望所支配,但也有反抗的精神。监狱里的女人大多是因为和男人发生矛盾而入狱的。作为音乐剧演员,一方面不满男性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又要争取男性的市场来维持自己的事业,可以说是充满了矛盾。但在浮华和欲望的深处,还是有一种女性的终极欲望,就像女主角说的:我想要一个大房子,还有一个我深爱的男人等着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