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怎么吃最有营养
鸡蛋有很多种吃法。就营养素的吸收和消化率而言,水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煎蛋为98%,老煎蛋为81.1%,白开水加牛奶的水煮蛋为92.5%,生鸡蛋为30% ~ 50%。从这个角度来说,煮鸡蛋是最好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
注意:茶叶蛋要少吃,因为茶叶中含有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结合会刺激肠胃,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2.不同年龄的人吃鸡蛋的方式不同吗?
煮鸡蛋虽然最有营养,但对于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孩子来说,不容易消化。
宝宝最好吃煮鸡蛋里的蛋黄,磨成粉,加水或牛奶食用。
对孩子来说,鸡蛋要做的方式多样,口味多样,才能引起他们的食欲。
幼儿可以吃蒸鸡蛋汤、蛋花汤、泼鸡蛋、煎蛋。需要吃流质饮食时,可以用牛奶或豆浆洗鸡蛋。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吃炒鸡蛋、蛋饺、金钩千层卷、蟹粉蛋等。
3.煮鸡蛋要注意什么?
水煮蛋是常见的吃法之一,但如果煮得不好,往往会出现蛋清煮不熟,蛋黄煮不熟的情况;或者煮过头,煮鸡蛋,蛋黄很硬,不利于消化吸收。
正确的烹饪方法是将鸡蛋放入一盆冷水中,慢慢升温,煮沸后再煮2分钟。停火后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蛋清嫩,蛋黄不老。
营养学家介绍,不同煮制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的消化时间是不同的:“3分钟鸡蛋”是轻熟的鸡蛋,最容易消化,大约需要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是半熟的鸡蛋,在人体内的消化时间约为2小时;煮太久的鸡蛋在人体内需要3个小时才能消化。
“五分蛋”不仅软嫩,而且蛋味浓郁,有利于人体营养。美国医学界曾发表研究报告称,24个成年人每天吃两个半熟鸡蛋,六周后血脂不升反降,但对人体有益的好胆固醇(HDL)增加10%。
4.一天吃多少个鸡蛋最好?
鸡蛋是高蛋白食物。如果吃得太多,会导致代谢物增加,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儿童和老人一个,青少年和成人两个。
5.鸡蛋有哪些营养成分?
蛋白质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每100克鸡蛋含蛋白质12.7克。两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三条鱼或瘦肉的蛋白质。鸡蛋蛋白的消化率也是牛奶、猪肉、牛肉、大米中最高的。
鸡蛋中蛋氨酸的含量特别丰富,但谷类和豆类都缺乏这种必需氨基酸。因此,将鸡蛋与谷类或豆类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后两者的生物利用率。
脂肪
鸡蛋每100克含脂肪11.6克,大部分集中在蛋黄中,而且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脂肪被乳化,容易被人体吸收。
其他微量营养素
鸡蛋还有其他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如钾、钠、镁、磷,特别是蛋黄中的铁为7 mg/100 g,宝宝吃鸡蛋可以补充牛奶中铁的不足。鸡蛋富含磷,但钙相对不足。所以牛奶和鸡蛋一起喂,可以相辅相成。鸡蛋中维生素A、B2、B6、D、E和生物素的含量也非常丰富,特别是在蛋黄中,维生素A、D、E与脂肪溶在一起,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是鸡蛋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少,要注意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
6.蛋白质和蛋黄谁更有营养?
蛋黄和蛋清中的蛋白质是高消化率的优质蛋白质。但蛋黄与蛋白质的其他营养成分有很大不同,主要是以卵清蛋白为主。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蛋黄磷蛋白、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铁、磷和维生素A、D、E、b。
7.有人说生鸡蛋更有营养。这是真的吗?
不对!鸡蛋容易被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生吃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生鸡蛋白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阻碍蛋白质和生物素的分解和吸收。相反,煮鸡蛋的蛋白质结构由致密变为疏松,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当然,过度加热后,蛋白质过度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至于那些已经孵出来但还没孵出小鸡的“毛蛋”,就更不卫生了。
8.孕妇多吃鸡蛋好吗?
不会,在分娩过程中,产妇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大量吃鸡蛋会导致肝肾负担加重,造成不良后果。蛋白质摄入过多还会在肠道内产生大量氨、羟基、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毒性很大,容易出现腹胀、头晕、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根据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正常情况下,孕妇每天吃3个鸡蛋左右就够了。
9.听说经常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高。这是正确的吗?
不对。因为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可以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通过血管壁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能释放出胆碱,再进入血液合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能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10.高碘高锌的鸡蛋对人的身体好吗?
所谓高碘高锌鸡蛋,大多是在鸡饲料中添加锌、碘、铁等微量元素。吃了这些饲料后,鸡产的蛋中相应的微量元素含量比普通蛋高。但这种蛋只适合一小部分人,不能随便吃。如果摄入某些微量元素过多,会对人体有害。比如,人体内碘过多会导致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而体内锌的含量超过一定水平,就容易导致钙和铁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