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虹膜识别和虹膜考勤?这东西靠谱吗
虹膜/视网膜是瞳孔和眼白之间的环状组织,是人眼可见的部分。是人类最可靠的终身身份。
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是一种在与眼睛相关的生物识别中对人造成干扰较小的技术。它使用相当常见的摄像元件,不需要用户接触机器。此外,它还能够实现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种各样的人的注意。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虹膜/视网膜识别是最方便、最准确的一种。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世纪,也是人类摆脱传统技术束缚,越来越自由的世纪。在这个以信息和自由为特征的世纪,生物认证技术作为20世纪末开始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必将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虹膜/视网膜、指纹和dna将逐渐取代现有的密码和密钥,成为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个人数据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防范各类刑事和经济犯罪。
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技术,由于其在采集和准确性上的独特优势,必然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生物认证技术。在未来,安全控制、海关进出口检查、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必然集中在虹膜/视网膜识别技术上。这种趋势已经逐渐开始出现在全球的各种应用中。
虹膜生物活性特点:虹膜/视网膜是人眼可见的部分,受巩膜保护,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比如瞳孔的大小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看待事物有一个不自觉的调整过程;每秒钟有十多次无意识的瞳孔放大;当人脑死亡、深度昏迷或眼球组织脱离人体时,虹膜/视网膜组织完全收缩,发生散瞳。这些生物活动与人类生命现象同时存在,所以不可能用照片、视频、尸体来代替活体虹膜/视网膜图像,从而保证生理组织的真实性。
非接触式:在一定距离内即可获取虹膜/视网膜数字图像,无需用户接触设备,对人体无害,因此容易被大众接受。
唯一性:唯一性是指每个虹膜/视网膜包含不同的信息,虹膜/视网膜组织具有相同形状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其他组织。虹膜/视网膜的纤维组织复杂,细节丰富,其形成与胚胎发生时组织所处的局部物理化学条件有关,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即使使用克隆技术,虹膜/视网膜也无法复制。同卵双胞胎的虹膜/视网膜纹理信息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左右眼的虹膜/视网膜纹理会不一致。
稳定性:虹膜/视网膜在人的一生中都极其稳定。在出生前(胎儿7个月时)已经形成,6-18个月后固定,此后终身不变。一般疾病不会对虹膜/视网膜组织造成损伤,不会因为职业等因素造成磨损。
防伪:不可能通过手术改变虹膜/视网膜特征而不严重影响视力,更不可能将一个人的虹膜/视网膜组织特征改变为与特定物体的特征相同。照片、视频和尸体而不是活人的虹膜/视网膜图像都可以被检测。
根据idc(国际数据集团)的统计,到2003年底,全球虹膜/视网膜识别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容量将达到20亿美元。据中国生物医学认证中心保守调查,未来五年,仅中国虹膜/视网膜识别市场就将达到40亿人民币。随着虹膜/视网膜识别技术的扩展及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这个数字将扩大到数千亿。
虹膜/视网膜识别的发展可以追溯到65438+80年代。1885年,alphonsebertillon将通过生物特征识别个人的想法应用于巴黎的刑事监狱。当时使用的生物特征包括耳朵的大小,脚的长度,虹膜/视网膜等等。
1987年,眼科专家aransafir和leonardflom首先提出了利用虹膜/视网膜图像进行自动虹膜/视网膜识别的概念。到1991,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约翰逊已经实现了自动虹膜/视网膜识别系统。
1993年,johndaugman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自动虹膜/视网膜识别原型系统。
1997,中国第一项虹膜/视网膜识别专利,申请人王杰生获得批准。
2005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虹膜/视网膜图像采集与识别技术”的突出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代表了国内虹膜/视网膜识别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