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野的个人经历

2000年获东南大学热能研究所热能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气固两相流测量的研究。博士论文获江苏省第四届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获全国百名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2000年至2006年,受聘于特温特大学、荷兰材料研究基金会(FOM)和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开展气固两相流理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尤其是Geldart A颗粒的流化模型研究,发展了多尺度模拟方法。2005年获得特温特大学化学反应工程博士学位。

2006年加入荷兰壳牌石油公司阿姆斯特丹技术中心催化裂化部。自200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该部门R&D的负责人,并在催化裂化方面承担了多个R&D和设计项目,总研发支出超过200万欧元。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回国到大连化工学院工作,2010获中科院“百人计划”。

他是第七届世界化学大会科学小组成员,荷兰STW项目评审员,以及近十种国外学术期刊的评审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3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