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科技和金融业有什么关系?
区块链技术具有不易篡改、易于追溯的优势,可以在小微企业身份信息管理、信任机制建设、信用信息链升级等方面发挥作用。
业内早就有说法,区块链已经成为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以银行业为例,区块链在跨境支付、智能票据、银行结算等方面产生了典型的应用案例。当然也包括为这些典型应用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的存证领域,如第三方电子合同,区块链存证平台下的“真锤”可信电子合同平台,也是为了打造全行业互联网业务(包括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合规”。
这里可以举一个南平某银行的例子:
由于线上业务的爆发,原有的线下签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银行业务快速变化的需要,银行的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但银行的风控部门有着严格的合规要求:
线上业务数据属于隐私敏感,传输安全吗?
电子签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电子证据能被法院采信吗?
这些担忧成为银行引入电子合同、进行数字化业务转型的障碍。
南坪某银行采用独有的“真锤”可信电子证据平台ENA专利技术后,通过公证处对服务器进行清洗,在线实时保存目标系统的电子数据,记录电子数据从生成、传输到存储的全过程。最后公证处出具了盖有公章的法医安全报告,经过公证,法院可以直接受理。而且报告是公证处出具的,比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更有公信力。
同时,结合“真锤”中后端的案例库系统和外包执行服务,实现了互联网业务的快速纠纷解决。既保证了电子合同签订流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又解决了银行案件分散在全国各地,法律出行成本高的问题;诉讼周期长,没有高效的处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