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有哪些发明?
实现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交通运输:富尔顿船(美国,1807);斯蒂芬森-蒸汽机车(英国,1814) 1,最早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主体;2、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来源于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第二次科技革命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克-电动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造(卡尔·奔驰-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65438。新技术的发明几乎同时在几个国家出现。3.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加速向直接生产力转化。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3.科技各个领域互相渗透。对中国的主要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是1,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广泛建立;2.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日益分化为两个对立的阶级;3.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开始;4.改变世界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了,殖民侵略进入了以商品出口为主的时期;65,438+0;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现代工业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3.先进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2.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垄断和垄断组织已经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主导时期;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4.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格局发生变化;大国之间的斗争和冲突加剧了。5.无产阶级壮大了,工人运动也逐渐达到高潮。1.列强不断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3.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正在兴起。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加强民族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已经扩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