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牛奶喝多了会伤肾吗?
肾脏里的血管很细,遇冷收缩后会导致肾脏里的血管血压急剧上升。
相对来说,会增加肾小球所承受的血压。久而久之,肾小球就会为你爆炸。
谁说牛奶不是给人喝的?
2005年,台湾省癌症基金会顾问林光常博士发表了《我为什么反对喝牛奶在报纸上。此后,他频繁出现在公共场所和媒体上,宣扬他的“牛奶有害论”。被医学营养学家评价为“最接近完美的食物”的牛奶,在林医生看来却是“给奶牛喝的”,让人一时间犹豫,难以抉择。作为一名乳业工作者,本着对中国乳业和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我想反驳林光常博士的几个观点。
林光常博士的观点1:过量的蛋白质会伤害人。
“蛋白质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适量的蛋白质对身体非常有好处,过量的蛋白质则会致人死亡。现代文明的所有疾病,80%以上都与蛋白质摄入过多有关。”
反驳:蛋白质的过度危害确实令人担忧。
维持生命,人需要依靠42种营养素。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样,是维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如果一个人严重缺乏蛋白质或者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远远不够,他就会感到虚弱和疲劳。身体素质会一天比一天弱,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对于蛋白质的来源,在牛奶普及之前,蛋白质是主要的植物。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2.9%-3.3%,而蛋、肉、豆类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0%-20%之间。相比较而言,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不高。但它的品质是最好的,因为乳蛋白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这些氨基酸完全是蛋白质,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我觉得林医生关于人体摄入蛋白质是否存在过量有害的观点是危言耸听。因为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就像人体每天需要补充水分一样,每个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的量是有一个基本指标的。只要摄入达到这个指标,人体就会利用氮平衡将多余的蛋白质击退,最终通过排尿或其他途径和渠道排出体外。与脂肪、糖等营养成分不同,牛奶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堆积,从而使人体肥胖。牛奶蛋白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不会造成“衍生”的问题。纵观发达国家或有喝牛奶传统的国家,这些国家青少年的营养摄入量与身体发育的需要基本相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报告表明蛋白质的过量摄入会导致健康损害。而且中国普及喝牛奶的时间只有10年左右。2004年,中国人均牛奶消费量仅为18公斤左右,与世界人均牛奶消费量100公斤相差甚远。说中国人从牛奶中过量摄入蛋白质,没有科学依据。
林光常医生的第二意见:皮肤过敏的罪魁祸首是牛奶。
“去年回台湾省的时候,姐姐的孩子才4个月大,身体很过敏。我告诉她不要喝牛奶!结果第二天就好了一半。我跟她解释:很多孩子过敏。我在世界各地都见过。我每天都抓痒。痒死了!我说不喝牛奶,不吃鸡蛋,就好了,就这么简单。”
反驳: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病与他的身体健康或免疫能力有关。因食用变质、污染的食物而致病的情况确实时有发生,但因食用或饮用某种食物(如牛奶)而直接致病的可能性很低。人对皮肤过敏,致敏的来源、渠道、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人会对一些刺激性气味(如香精)过敏,有些人会对宠物、花鸟过敏,有些人会对海鲜、水产品(如虾蟹)或水果(如菠萝)过敏。大多数对牛奶过敏的人是婴儿。此时不是过敏,而是不耐受,发生率通常不会太高,一般在3%-7%左右。成年人中,喝牛奶引起皮肤过敏的概率较低,一般不到万分之一。禁止所有人喝牛奶只是因为极少数婴儿对牛奶不耐受。这种做法确实有失偏颇。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徐春聪对此评价很好:“如果只有百分之几的婴儿出现牛奶不耐受,而不让其他孩子喝奶,那就像因为有人噎死而要求所有人都不吃一样荒谬。”
林光常的第三点:牛奶喝得越多,缺钙越多。
“现在的牛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在体内代谢时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这样体质就会酸,体质酸了就容易生病。钙是一种碱性物质。牛奶喝得越多,身体越酸,钙流失越多。喝牛奶就像一个钙流失的大漏斗。只要喝牛奶,体内的钙就永远不够。想得骨质疏松,请多喝牛奶。”
反驳:根据科学测试,牛奶中的钙非常丰富,含量很高,而且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几乎达到98%以上。它是自然界钙的最佳来源之一。人体是否骨质疏松,不仅取决于饮食中是否缺乏钙源,还取决于人体吸收和维持钙的能力强弱。这种吸收和保留能力的强弱与人的年龄和体内内分泌,即性激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再者,根据我们现在使用的食品教科书,牛奶被归为碱性食品,当然也有学者将其归为中性食品。无论是中性还是碱性,蛋白质这种含量不是很高的东西,却能让整个人体严重酸性化,这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也是不科学的。关于牛奶对人体的作用,我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上,为与会医生做了题为“健康快乐100年”的专题演讲。他在演讲中认为,人要想活到100岁,除了气质好,还要多喝牛奶。他说,喝牛奶不只是孩子的“专利”,中年人喝牛奶,动脉硬化慢,高血压发病率低。在医疗保健问题上。他特别号召我们向神舟六号飞行员学习。我们应该一天喝三次牛奶,早上和晚上喝牛奶,中午喝酸奶。美国人和欧洲人喝牛奶已经有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了。如果从林医生的角度推理,这些国家的人应该早就骨质疏松了。林医生主张人们尽早断奶。我的看法是,人最好一辈子都和牛奶在一起。
牛奶营养和摄入量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争论,并不是刚才才提出来的。事实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国际上就讨论过这一争端。原因是国际上有人认为西方人所患的心血管疾病与其摄入大量的乳制品食物有关。后来,国际奶业联合会(idf)和医学界组织了300多名专家,历时10多年,对牛奶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虽然参与评估的300多位专家未能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95%以上的专家肯定了牛奶的价值,否定了牛奶会危害人体健康的说法。林光常博士提出了反对喝牛奶的观点。如果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大家深入探讨一下也无妨。但问题是,他的言论中有很多东西是经不起推敲或者缺乏理论依据的,他把这些不严谨的东西拿出来教育别人,有点对社会和他人健康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