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露泉简介。
任露泉,男,汉族,1944年10月20日出生,江苏铜山人。1967吉林工业大学拖拉机专业毕业,1981吉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留校任教。1991被评为教授,1993被选为博士生导师。历任吉林工业大学农机学院院长、科研部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2000年五校合并后任吉林大学副校长。现任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地面机械仿生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兼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AAAE)副理事长、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会(ISTVS)驻华国家代表、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工程一部副部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地面机械系统分会理事长、中国田间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 吉林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军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生态产业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委。 兼任《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主编、《吉林大学学报(工程版)》主编、《农业机械学报》副主编、《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仿生科学与工程研究,主持国家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0余项。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吉林大学仿生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在仿生科学中,发现了生物脱附减阻的特性,提出了基于生物形态、柔性、电渗、构型、组成的综合脱附减阻理论和生物非光滑理论,开辟了农业机械和地面机械的仿生设计方向。在仿生工程方面,建立了农业机械和地面机械的仿生设计准则,发明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概念的解吸减阻仿生技术,并在非土壤介质中推广到许多工程领域,开展了自清洁、耐磨、抗疲劳、降噪等耦合仿生研究,开发了防粘犁壁、防粘压辊、减摩活塞、耐磨辊、钻头等多种仿生产品。作为第一获得者获得省部级二等奖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申请和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31项,转让和实施17项;他出版了2本书,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培养跨学科博士(博士后)36人,其中15人入选博士生导师。多次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得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特别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