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寨经济综合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十五”以来,梁寨镇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发展镇域经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在梁寨镇投资办厂创业。招商引资效果不断显现,工业经济的快速扩张带动了全镇经济各行业的稳定发展。梁寨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193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97万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59%和207%。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469万元,比2000年增加18063万元,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万元,增长0.6%,基本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增加15429万元,增长3.2倍;第三产业增加257654.38亿元,增长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从2000年的3413元增加到6377元,增长86.8%。随着梁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54.7: 23.6: 265,438+0.7发展到2007年的29.2: 52.6: 65,438+08.2。从“十五”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非农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时,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远远大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后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逐年上升。随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实施,2005年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引领梁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蒜3.5万亩,夏秋番茄5.3万吨,夏秋番茄4万吨,山药、牛蒡3.5万吨,水果2.5万亩,芦笋654.38+02万吨,黑皮冬瓜5000亩,水果2万亩。其他常规菜、设施菜丰富,占地1.8万亩,其中辣椒5000亩,优质莲藕4000亩,草莓3000亩。位于四县中心的梁寨,有2.8万亩连片果树,完全可以满足生产加工的各类原料需求。梁寨镇还是农业部948工程波尔山羊繁育基地,拥有波尔山羊改良场,年产波尔山羊654.38+0.5万只,普通山羊654.38+0.5万只。拥有淮山、苔蒜、夏番茄、黑皮冬瓜、波尔山羊等苏北最大的五大农产品交易市场。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十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农村、农民稳步发展,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一是稳步发展种植业。在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的背景下,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4955公顷,粮食产量23705吨,比2000年增长23.4%。其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利用农业发展资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建设4万亩高效农业示范方。到2007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将发展到3323公顷,水果、山药、韭菜、苔蒜、种子、牛蒡棉等经济作物将成为梁寨镇农业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此外,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梁寨镇政府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波尔山羊和肉鸭养殖已逐步形成规模,效益良好。梁寨镇有62个养羊户,287个肉鸭户。特色农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梁寨镇被誉为“苔蒜之乡”,苔蒜产业让农民走上了又好又快的致富路。为更快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丰县梁寨镇党委、政府将目光投向设施农业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根据丰县梁寨镇祖梁寨镇的实际情况,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规划,按照“点上有精品,面上有规模,点面结合,扩大基地”的工作思路,大力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高效农业,建成辛集、赵楼两个千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了梁寨镇3000亩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为了做大做强设施农业,打造设施农业强镇,梁寨镇提前规划建设了3000个设施大棚。在温室建设上,坚持统一设计标准、统一贷款支持、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打井的“五统一”优惠政策。对按标准按时完成设施大棚建设的农户,除享受县级补贴资金外,梁寨镇还出台了每棚奖励500元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梁寨镇实行农技人员与大棚户责任对接,通过知识讲座、田间操作示范等方式对设施农业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种植技术水平。调整优化设施蔬菜种植结构,合理安排种植期,在高产、优质、高效的设施蔬菜优良品种上下功夫,实现均衡上市。鼓励大生产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跑市场、找订单。一些农村经纪人已经创建品牌,抢占市场先机,形成连锁经营辐射带动效应,产销稳定增长,效益明显提升。大棚蔬菜产值可超过800万元。梁寨镇设施农业逐步形成了区域布局、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