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东华理工。

位于江西红土地上的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分为抚州和南昌两个校区。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江西省人民政府[1]批准成立的,以地学、核科学为特色,以理工科为主,文、管、经、法、教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6,历经地质部太谷地质学校、太原地质学院、福州地质学院、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学院等时期。学校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海军国防生培养基地和全国首批学士学位、第四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建校55年来,学校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成为中国核工业的开拓者和培养核燃料循环工程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65438+万多名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中国核军工、核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占地3000多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4万册,其中电子书35.5万册。学校有22个教学单元。设有博士后研究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5个,工学硕士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56个(其中6个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品牌专业),国家专业3个,省级专业8个,江西省品牌专业65438+个。有14个省级精品课程,11个国防军事专业(含5个国家管理类专业),1个国防重点专业,14个省级重点学科,与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四个专业培养博士生。目前在校学生2.9万人(含留学生)。学校具有在职人员申请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权的资格。2010 10 6月1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共建东华理工学院协议。东华理工学院在55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42项,校级教学成果145项[2]。近五年来,东华理工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奖励5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9项,省部级奖项43项。* * *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17项,各级科研项目596项,其中国际原子能资助项目6项,国家科研项目3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4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0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学术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70余部。发明专利:10项[2]

编辑此段落中的部门设置。

地球科学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核工程技术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学艺术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学院海军预备役军官学院体育学院

长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3] [3]东华理工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的方针,建设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180余人,双聘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30余人(其中教授200余人)。教师中有博士170多人,硕士58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5人,省级骨干教师5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部级劳动模范5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才8人,三级人才。学院还聘请了1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担任该校名誉校长。学校科技实力雄厚。拥有“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放射性地质与勘查技术”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含国际原子能机构1参考实验室)和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2个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铀地质与同位素水文高级培训中心,国际原子能机构东亚同位素水文数据库的组织者。许多教授被聘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咨询专家。近三年来,学校发表科研论文6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70余部,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近800项,获得国家或省级奖励54项,发明专利10项。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学术联系,互派留学生。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拥有地质博物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馆、艺术楼、游泳馆、室内体育馆、健身房、标准田径场等。学生公寓配有宽带网络和电话。学校生均教育资源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教育部颁布的标准。学校是花园式校园,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江西省园林单位”。国防科技大楼

东华理工学院被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铀地质与同位素水文高级培训中心,我校国家“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参考实验室。江西省空间信息与数字国土实验室依托核设施数字工程实验中心和地理信息与数字影像技术研究中心,于2004年2月被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工程中心。东华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中外合作办学。近五年来,先后派出专家、教师出国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访20多个国家80多批220多人次。自2006年以来,已有10名科学家被派往日本科学技术厅,开展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合作研究。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我们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方面建立了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学院还聘请了外国资深专家长期在学院任教。学校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校风,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严格管理教育,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多次在国家和省的各种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三,学校被评为全国核工业系统“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2007-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建工作成绩突出,2000-2003年度、2004-2004年度被江西省教育工委授予“江西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东华理工学院自1956建校以来,始终牢记办学使命,在光荣而曲折的办学历程中,形成、维护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东华理工学院”:艰苦奋斗,报效国家,打造核军事学科优势群体。随着祖国核工业的进步,该院已成为我国核工业的先锋——核燃料循环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学校提出了“科教兴国”和“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稳定外延,注重内涵拓展和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一些“一流、全国知名、省内特色”建设的优势学科

编辑本段的国家排名

在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发布的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东华理工位列全国200名,江西位列第五。总分:1.41科研:2.23人才培养:0.60综合口碑:0.73。

编辑本段中的关键学科

部级重点学科:【4】与单位批准的重点学科名称和层次相匹配的本科优势专业。

部级核工业放射性地质勘查公司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

水文水资源部部级核工业总公司水文水资源工程与环境工程

核工业总公司分析化学部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部级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程与技术、勘探技术与工程

- .

江西省教育厅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普查与勘查、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

江西省教育厅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江西省教育厅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

江西省教育厅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江西省教育厅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探测技术与工程

江西省教育厅计算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江西省教育厅企业管理营销与会计

江西省教育厅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省江西省教育厅

材料学

江西省教育厅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西省教育厅核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