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田园鹰用上加特林
中华田园鹰用上加特林,中国终于有了靠谱的舱门机枪
一幅直升机的的宣传海报上,直20直升机的舱门外,赫然有一挺没见过的舱门机枪!
要知道,中国没有靠谱舱门机枪一直是军迷的怨念,很多人会奇怪,不就是直升机舱门装个机枪吗?直升机是现成的,机枪也是现成的,装上不就得了?其实,直升机舱门机枪,一点都不简单。
很多人都说AC130是对地火力支援神器,其实在实战运用中,直升机才是。毕竟直升机不用跑道,可部署数量多,能成为小部队主要火力支援力量。为了给地面足够的火力支持,法国最先早把机枪装在了西科斯基的海盗直升机舱门上,对付阿尔及利亚游击队这种没有防空火力的地面力量简直是量身定做。
紧接着,当美国人深陷越战泥潭后,他们也开始在舱口安装机枪。飞行员不再需要考虑扫射,只需专注于驾驶飞机。
逐渐,美国人摸索出了三种舱口式机枪的安装方法。
第一种是机舱内固定式,即在机舱地板上焊接一个支架来支撑机枪。这种方法最简单,但缺点也很明显。射程有限,机枪的左右摆动受到两侧门框的限制,站在门口很占地方。人员进出很不方便。只能过来塞进去,所以一直被前线部队投诉。
对此,美军推出了第二种摇摆式枪架。纵轴不再置于舱门正中,而是置于舱门侧面,并通过L型横梁与机枪联动。
这种枪架不仅可以在有人进出时放置在舱门一侧,不影响进出,而且射击时可以直接伸出舱外,让枪管不再受制于舱门。孵化器,使射程增加一倍。
缺点是当机枪手靠近侧向目标射击时,半个身体在舱外,很容易被地面火力炸死。并且在机动时很容易被抛出。
所以美国进行了改进。黑鹰直升机驾驶舱后方的小舱门外直接挂着一挺机枪,这就是第三种枪架:外置枪架。小舱口专供射击,大舱口专供人员物资进出,各司其职。
将机枪设置在小舱门外,打开舱门可以获得更大的射击范围,关闭舱门可以获得装甲保护,并且由于舱门比较小,即使面对地面火力,射手也比在大舱口射击更容易受到舱口装甲的保护。
中国在研制直20的时候,也保留了这个小舱门,但是没有安装机枪。
门机枪香吗?香。但中国孵化机枪的诞生却很迟。
很多人说,中国的门机枪始于2008年护航亚丁湾的时候。事实上,并非如此。早在80、90年代,中国就已经在黑鹰直升机上研制出门机枪。
1985年,我军在用直升机向西藏边防部队运送日常物资时,发现印军用便携式防空导弹瞄准我军直升机。对此,中国专门组织力量为黑鹰直升机加装门机枪和红外诱饵弹。
有趣的是,中国黑鹰直升机上安装的机枪位置与美国舷外机枪的位置完全一致。它是驾驶舱和大舱口之间的一个小舱口,可惜没有摆动支架。是一个固定的Y型支架。虽然不高级,但聊胜于无。
2008年,中国海军在索马里巡逻时,直升机需要长时间监视、跟踪和识别目标,才能发动攻击。不过直升机没有侧射火力,单独对付成群结队的海盗船很难对空射击。因此,在第二次护航时,在直升机舱口焊接了固定炮架,并安装了一挺舱口机枪。陆军更惨,只能在舱口打开机枪脚架,凑合射击。
但是,这种步兵机枪的威力和射程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后来陆军直接推出了88式通用机枪,但这款机枪依然采用固定枪架,射程有限。
接着,86式坦克并排机枪和QJC88式12.7毫米机枪也装在了直升机上,可惜除了性能有所提升外,枪架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问题限制射击范围没有改变。
这种情况,一直到一部电影《空天猎》的上映,才有所改观,这部电影中,我军直8直升机第一次装备了几乎无死角的摆动式舱门机枪。
但这毕竟只是剧组的道具,现实中,并没有这种枪架的亮相。
2021年,中国革命性的舱门机枪才最终在珠海航展亮相,从公布的图片来看,这款舱门机枪采用了和美国黑鹰直升机一模一样的设计,都是在小舱门外有一个摆动式枪架,打开舱门拽过机枪就可以射击,关上舱门就可防弹,外挂的机枪也不会占用舱内空间,中国终于有了让所有军迷都开心的舱外枪架啦!不仅枪架有改进,而且机枪也从以往的单管机枪,进化到了6管加特林机枪。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布这款机枪的名字,但大概率是国产CS/LM12型7.62mm转管机枪。
CS/LM12靠着转管机枪的先天优势,射速远超现有的单管机枪,可以靠火力密度弥补动对动射击的精确性不足。理论射速一般情况下为2500发/分钟,最高射速为6000发/分钟,火力几乎相当于一个重机枪排的火力,作为需要输出密集火力的直升机来说,简直是绝配。
什么?兔子有火力不足恐惧症?没关系,航展上又亮相了一款12.7毫米三管机枪——CS/LM5,这种机枪通过柔性输弹带供弹,有效射程1500米,以其高射速和大威力的“弹幕”杀伤敌人员、轻型车辆、轻型舰艇乃至直升机,除了坦克,恐怕没有它干不掉的。
看来,中国舱门机枪已经跟上了世界潮流,大家也完全没有必要在怨念中国没有靠谱的舱门机枪了,相信在未来,这款机枪很快就会亮相军事报道,半空洒下火雨,成为敌人步兵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