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获取蟾衣?
蟾蜍养殖密度与脱蟾衣质量有很大关系——采集蟾衣中的天大秘密
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从1993年人工养殖蟾蜍并采集蟾衣至今,发现饲养密度与其所脱下的蟾衣质量即完整率关系极大。直接关系到从业者的利益。为了帮助网友们采集到优质蟾衣,获取更高效益。现将我们用好几个不同脱蟾衣法(专利技术)采蟾衣,经多年试验获得采集蟾衣经验,千金难买的实用数据告诉大家:
每亩地养一千只,蟾衣整衣率98-99%。
毎亩地养二千只,蟾衣整衣率95-97%。
每亩地养三千只,蟾衣整衣率50-55%。
每亩地养四千只,蟾衣整衣率30-40%。
每亩地养六千只,蟾衣整衣率10-20%。
可见随饲养密度的增加会引起所产蟾衣破碎率也大大递升。分析其原因如下:
1、由于蟾蜍饲养密度大,鲜活饵料不足,营养缺乏,使蟾蜍皮肤偏脆有关。
2、由于密度过大,互相爬跨摩擦造成蟾蜍皮肤擦伤破损,致衣碎烂。
3、由于密度大,活动中互相传染疾病机率增加,使皮肤糜烂,必然脱破碎衣。
4、由于密度大了后,挤在水池内数量多时间长,致使水质下降,引起皮肤韧性差,造成衣脆而碎裂。
5、由于密度过大以后,场内的有限空间内所有杂草及庄稼等植物被压死,遮阳条件下降蟾暴露在阳光下,被阳光晒坏皮肤而脱块状衣。
结论是:蟾蜍饲养密度越高所脱的蟾衣质量越差,蟾蜍饲养密度越低所脱蟾衣质量越好。
某些场家为了诱导人们去相信他的可行性分析,列出来一套每年每亩地养三千只蟾蜍甚至更多,年收盈益多少多少的,违反自然科学规律又违反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模式,去误导不懂技术的人。有意从业者要多多论证,加强研究,多出去考察参观,获得可靠结论以后再干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