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经济
2013年,隆回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2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11854亿元,增长3.61%;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达到80036万元,增长23.98%,收入结构全市最好。三次产业比例由28.2:29.2:42.6调整为24.8:30.1:45.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543.8+073.7亿元,净增23.57亿元,贷款余额47.85亿元,净增7.99亿元,存贷比27.55%。隆回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双季稻和经济作物种植在该县的南半部,而中稻和林产品大多种植在该县的北半部。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大豆、辣椒、油菜、烤烟和花生。
2013年,隆回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05.2万亩,总产量42.63万吨。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功创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袁隆平院士继续攻关超级稻高产攻关,百亩试验片亩产达到988.438+0公斤,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有效回应“3·26”金银花舆情,开展金银花行业集中整治,稳步推进金银花药典修订和处方备案,与国药集团合作取得重要进展。金银花产品面积改为654.38+0.5万亩,推广无公害加工机械565.438+0.3台。收购了68000吨烟叶。龙牙百合种植已超过654.38+0万亩,产值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907万元,补贴农机4023台。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8家,天龙红薯粉丝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建成沼气池906座,推广2个省1150太阳能热水器和1100炉灶。成功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完成造林3.8万亩,压减毛竹2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建成刘桦公路绿色通道30公里。1978至2005年,全县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0多项,部分填补了省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119;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77篇。1998,国家科委授予隆回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2013年,隆回县完成专利申请153件,其中授权79件,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2007年至2012年五年间,改造了249所危房中小学,建成了67所合格学校。万和学校整体收购,九龙学校如期建成,逐渐缓解了县内学位紧缺的局面。县职业中专成功创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高考年年丰收。全县上本学生3539人,其中11被北大、清华录取,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县、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全省先进集体县等称号。
2013年,隆回县建立合格学校24所,公办幼儿园2所。县职业中专第二校区开工建设,县特殊教育学校完成整体搬迁。有1808名高考二本及以上的高考生,新生数量居全市第一,有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开展捐赠活动,筹集资金1265万元,首批更新课桌5万套。威远温泉度假村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是著名的“新潇湘八景”之一的“湘西威远故居景区”的中心区域。距长沙约280公里,距上瑞高速隆回出口60公里,距尚坤高铁新化南站35公里。威远温泉以富含硒和其他43种矿物质而闻名。
威远温泉度假村位于隆回司门镇岳台山,魏源故居,距隆回县高速公路出口55公里。总投资5800多万元。这里气候温和,夏季没有酷暑,冬季没有严寒,四周青山碧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温泉水温42.5℃,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43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特种医疗温泉。威远温泉度假村位于威远故居隆回司门镇岳台山,风景秀丽。
度假村周围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丰富而深刻。生态氧吧威远湖,近代杰出思想家魏源故居;清代著名爱国名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魏光焘故居,被誉为“百鸟朝凤”奇观的“屏风世界”。神秘的花瑶古村,风光旖旎。禾祥桥老街位于隆回县西南部禾祥桥古镇中心,南距县城16公里。它真实地保留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作坊、住宅、银行、商店、客栈、人民公社会场、食品站、农机厂等遗迹。
解放前,老街辖四街两巷,即瞬街、洼地下、游帕街、上河街、三圣洼地、王叶庙。民国15年,为了防止土匪和士兵叛变,在每条街巷的入口处都设置了木栅。1961根据街道布局定位,四条主要街道分别更名为南正街、北正街、上东街、西河街。目前保存完好的街道有南郑、北正、上东三条,呈“雅”字形,全长606米,宽约3米。有6条新老巷子,199栋临街。隆回民间艺术以滩头年画为主。隆回潭头年画形成于唐代李世民时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上一代传人高创作了29个版本的年画,其中有一个版本《嫁给一只老鼠》,因为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称赞它“极其可爱”,被世人广泛认可。沙滩年画已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4年,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展览”中,沙滩年画获银奖。后来由于沙滩年画销售不景气,老艺术家所剩不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濒临灭绝。2002年,该县积极向上级部门呼吁抢救滩头年画,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滩头年画被列入第一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
潭头年画是湖南唯一的传统木版手绘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潭头镇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年画之乡”。
潭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刻水印年画,产于邵阳隆回潭头镇。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海滩年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而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特的技法,使作品具有浮雕般的艺术效果。一幅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取、纸张的制作、底子的刷制,到雕版、七印、七手绘,需要20多道工序。从手工造纸到成品年画都是在一个地方制作,这在中国年画制作中极为罕见。
鲁迅先生在《花在晨》中特别描绘了滩头年画《老鼠结婚》,并将其视为珍品收藏,大英博物馆也收藏。2003年,潭头年画在北京获得中国传统手工艺金奖,2006年6月,潭头年画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