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粘蝇纸?主要成分是什么?
农民发明家刘德林1985,在朋友的帮助下,刘德林开始用土法研制粘蝇纸。当时市面上有一种粘蝇纸,但这种纸只有粘性,没有吸引力。它只能“守株待兔”,无法主动诱捕,灭蝇效果差。拜访防疫专家后,他得知发明新型粘蝇纸的关键是引诱剂,而当时国内还没有有效的苍蝇引诱剂。他来到市化工局咨询处查找资料,被浩瀚的书海,这个只上过五年小学的庄稼汉惊呆了。晕了几天了,也没发现什么。咨询部的工作人员问他要找什么?他只说他在寻找一种能吸引苍蝇的化学物质的信息。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咨询部的工作人员帮不了他搜,还有人认为刘德林有精神病,劝他回家,别做梦发明什么新的粘蝇纸了。刘德林回到家,苦苦思索,到哪里去找苍蝇引诱剂?夏季农忙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在施肥,种庄稼。刘德林回家后的第二天,他顶着烈日来到田里浇氨水。强烈的氨使他窒息。突然,他惊讶地发现苍蝇一只接一只地飞向氨水桶。刘德林突然意识到氨的气味可以引诱苍蝇,这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他再次来到市化学工业局咨询处,他要找的化学品范围缩小了很多,但刘德林仍然不知道该找哪种化学品。不懂就问了市化工局咨询处的国内工作人员好几天。他真诚的心感动了咨询部的工作人员。他们主动帮助刘德林寻找带有氨气味的化学物质和相关书籍,有的甚至帮他制作食谱。经过300多次实验,刘德林终于得到了最佳配方,发明了一种新型粘蝇纸,它不仅粘性强,而且有吸引苍蝇的特殊效果。经市相关部门防疫专家检测,各项指标符合卫生标准,可以投放市场。后来,刘德林利用苍蝇喜欢在秋季停留在室内悬挂物上的习惯,制成“薄膜型”粘蝇纸,只能摊开使用。用的时候挂在苍蝇出入的地方,灭蝇效果更好。刘德林发明的一种新型粘蝇纸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首战的胜利激起了刘德林锐意进取的雄心,他开始马不停蹄地研制新型捕鼠器。他先用木板做了一个捕鼠器,放在角落里测试灭鼠效果。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抓到老鼠,但是木板上的诱饵被老鼠吃光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不停的思考,改进,测试,改进,测试了几个月,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从65438到0987,刘德林结识了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朱龙彪副教授和中科院动物所的专家,虚心向他们请教,深受启发。他在调研中发现,市面上的捕鼠器标准不一,灵敏度不高,操作难度大。当杠杆穿过诱饵板上的小孔过短时,小物体会晃动捕鼠器,将其打开。如果杠杆穿过小孔太长,老鼠会在不打开夹子的情况下吃光诱饵。所以灭鼠效果差。在掌握了现有捕鼠器存在的问题后,他决心研制一种新型铁板捕鼠器。没有资金,他把家里的2万元积蓄全部拿出来,向亲戚朋友借了65438+8000元。没有时间,他干脆辞去了村里农机队长的职务。为了省钱,他一边学着开模,一边设计图纸。图纸换了一个又一个,模具开了一个又一个。刘德林把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一种新型捕鼠器的研制中。村民称他为“鼠迷”,家人称他为“鼠害”。经过不断努力,刘德林在研制新型捕鼠器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灭鼠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原来还有一个让鼠标夹子打开的最小重量的问题。通过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一位教授的介绍,他了解到,我国的老鼠天生至少有8克,即只有8克以上的物体通过捕鼠器的饵板或吃饵板上的食物时,捕鼠器才会被认为是标准的,捕鼠效果才会好,否则就不被认为是标准的,效果会很差。根据这个最小重量,他算出了杠杆和鱼饵板之间的最佳距离。别看这个鼠标夹只有12厘米长,5厘米宽。里面包含了很多力学原理!开口钳最小重量问题已经解决,但操作中难以把握的问题仍未解决。刘德林利用自己多年和铁板打交道、熟悉机械的经验,在饵板上的杠杆孔后面加了一个小挡板,这样就可以避免杠杆穿过饵板上的小孔时出错。至此,新老鼠夹的最后一关已经被攻克。刘德林将捕鼠器命名为88-I,并获得国家专利。然而,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实验效果很好的单个老鼠夹,量产后,当一组老鼠夹放在一起时,却被相互勾搭上了。这让刘德林大吃一惊。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刘德林一个人在家喝酒,心想捕鼠器出了什么问题。突然,一位老人从门外闯了进来。我什么都不能说。我打了他两巴掌,打得他头晕目眩。睁开眼一看,原来老丈人正瞪着鼻子:“你要做什么实验?我让我女儿跟你离婚。”这使刘德林彻夜未眠。筹集的资金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应该放弃还是继续实验?经过思想斗争,他下定决心,绝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刘德林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并说服岳父和家人在未来继续克服困难。1988年秋天,刘德林改进了88i捕鼠器。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弹簧上。于是他把“可动”弹簧改成固定弹簧,用弹簧两侧的支架固定,问题就解决了。刘德林将改进的捕鼠器命名为89-II。1989年,89-II捕鼠器获得国家专利。2月3日,199110,来自卫生部、农业部、军事科学院及相关市级科研院所的20多位专家对89-II型捕鼠器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该捕鼠器具有设计巧妙、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有力的灭鼠工具。目前,刘德林发明的新型粘蝇纸和灭鼠器89-II已被卫生部指定为国家灭蝇灭鼠监测标准工具。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放置几个这样的工具,根据害虫的数量就可以估算出苍蝇和老鼠的密度。早在1978,卫生部就委托相关专家开发了鼠密度监测工具,但一直没有成功。但是这个任务被刘德林完成了。现在这种捕鼠器已经在全国11省市广泛使用。1991年已向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0国家和地区出口18万套,出口创汇7万多美元。91秋季广交会上,也成交了7万多套。小捕鼠器打入国际市场,为国争光。目前,刘德林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会员和中国南北方灭鼠合作小组成员。最近,他与丰县民政局、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成立了“上海傅敏环境科技实业公司”,进一步批量生产新型灭蝇纸和捕鼠器,以满足各地杀灭“四害”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