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天麻需要什么条件,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湖北宜昌天麻之乡的种植户。欢迎交流。下面是我自己总结收集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麻的生长习性:适宜在疏松潮湿的砂壤土中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5-28度,当地温度低于8度高于30度时会停止生长。天麻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为其生长发育提供养分。即蜜环菌长在木头上,天麻从木头上吸收蜜环菌,重新生长。

种植天麻的基本条件是:

①有适宜种植天麻的原料资源——木材。除松树和杉树外,其他杂木树种均可用于种植天麻。

②沙土、沙土、疏松、透气、排水的土壤。也可以用河沙。温度是自然的

天麻的引种与其他农作物种子的引种有很大的区别。在引进天麻时,农民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当地气候是否适宜。天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或过低,天麻都会生长缓慢,甚至冬眠。特别是温度过高时,容易出现烂麻。因此,天麻最适合种植在海拔略高、森林茂密、夏季气候凉爽、空气湿度大的山区。在其他地区种植天麻,必须努力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在低山区种植天麻,夏季要通风降温保湿,防止天麻腐烂。如果环境不舒服,最好不要轻易引进天麻。

第二,是否有合适的资源和栽培场所。种植天麻,需选用栓皮栎、麻栎、麻栎等坚实、耐腐、树皮较厚不易脱落的树木,以及天然阔叶林间富含有机质、微酸性、疏松透气、无病虫害的腐殖土作为培养土。在引入天麻之前,首先要调查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资源。另外,种植天麻也很重要,要求周围环境干净,杂菌少,空气新鲜,湿度大。如果环境太干燥,初期种植者喷水不当,容易造成烂麻。

第三,菌床是否准备好了。天麻是严格意义上的异养生物,不同于其他植物。天麻自身不能产生营养,只能靠伴生真菌蜜环菌生长。所以想种天麻,首先要准备好蜜环菌床。天麻一般在秋末冬初引种,6-8月份需要进行菌种引进和菌料培养,这样天麻引种后才能顺利种植。如果在引种的同时准备菌床,不仅投资增加,而且首期产量低,效益差。

第四,引进季节是否合适。由于天麻种子用于有性繁殖的保存期短,繁殖困难,目前多数农户采用引种白头麻、稻麻作为种子种植天麻。天麻一般随收随播,最佳播种和收获季节在深秋和初冬的11左右。冬季引种天麻需防麻籽冻伤;如果天麻在春季引种,如果气温较高,天麻已经开始发芽生长,但蜜环菌没有及时提供养分,天麻就会长势不佳,产量明显降低。其他季节不宜引种天麻。

5.种子供应单位是否可靠。目前天麻的种子供应单位很多,但也有很多虚假广告和信息,农民在引种天麻时要谨慎。有条件的农户,最好找相关专家在国家正规科研机构引种天麻,或者直接在主产区引种天麻。如果当地有野生天麻,也可以买野生天麻做种子。千万不要相信寄出或散发的小广告可以不经过现场检查就轻易邮寄出去。

六、购买的麻种数量要与菌床面积相匹配。以山区常见的天麻坑栽为例。如果每个坑铺两层菌料,每层用10菌料,每个菌料旁边放5个20克左右的天麻种子,那么每个坑需要2公斤20克左右的天麻种子。由于天麻的品种和大小,在购买具体种子时需要灵活掌握。天麻每窖用种量可以略小,天麻每窖用种量要略大。麻籽小,每窖用籽量可以略小;大麻种子较大,每窖用种量要适当增加。如果买的大麻种子太多,会增加种植成本;大麻籽太少会影响当年产量。

七、大麻种子质量要高。有性繁殖后最好引进1-2代天麻种子。这样的天麻种子生命力强,生长快,产量高。小白麻和稻麻都可以作为种子,麻种大小最好在20克左右。此外,火麻仁应新鲜、黄白色、无病、无虫、无外伤,有老化、破损、有病虫害的天麻不宜作为种子。

八、确保运输安全。火麻仁的运输需要用隔热透气的材料包装,每层火麻仁之间用苔藓等材料隔开,并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火麻仁在运输过程中失水、冻伤或机械损伤。火麻仁一定不能直接用不透气的塑料袋包装运输,以免损失。

如何防止细菌被杂菌感染

1.选地:选择透气性好的沙土、沙壤土种植天麻,如果不能连作,要淘汰老窝。

杂菌种类繁多,有的在土壤厚重、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容易生长,有的在不浇水的地方容易生长。比如室内种植的天麻,浇水不均匀,往往在浇不到水的地方长出杂菌。湿度适宜的地方,蜜环菌生长旺盛,杂菌得到控制。所以无论是在田间种植,还是在室内用木屑混土种植,都要均匀浇水,室外种植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另外也不要种在杂菌的窝里。山区面积大,荒地可以种天麻。减少连作杂菌对天麻的危害。

2.培养菌枝、菌棒、菌床选用的菌种必须是纯种。如果培养的三级固体菌种或菌枝本身携带杂菌,其培养的大量菌料也易受杂菌感染。

3.一个孔中的培养棒数量不宜过多。一般应控制在100-200根以内。如果感染了杂菌,可以丢弃使用,将损失降到最低。这是防止杂菌污染的最好方法。

4.培养菌棒最好用新鲜的木头,同时培养时间也要尽量缩短。新鲜木材不适合干燥。如果没有新鲜的木材,只有干燥的木材,那么你也要选择没有腐烂、没有杂菌的木棍和树枝,在使用前用水浸泡。

5、坑不易过大过深,特别是水位高的地方或雨量大的地区,容易造成湿度过大,坑内积水,地温低,不利于蜜环菌的生长。

6.土壤或填料必须干净无污染。用土填空时,要实而不紧,不能虚。

7.注意窖内湿度的变化,保持适宜的窖内湿度。如果湿度过高,就要去掉盖子通风或者在周围挖渗沟。

8.如果在菌棒上发现杂菌,轻轻刮掉,在阳光下暴晒1-2天,严重者丢弃。

9.增加接种量。如果多放些树枝或菌种,细菌生长会很快,可以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

10,采用纯菌种共种共播的方式,由于菌种纯正,没有杂菌污染,用沙子覆盖可以大大降低杂菌污染的概率。

天麻的主要害虫有蛴螬、蛴螬、介壳虫、蚜虫和拟步甲。

控制病虫害

(1)虫害

1,摩尔数:

土名叫拉拉。利用成虫或若虫在天麻巢的表土下挖纵横隧道,吃天麻。防治方法:毒饵主要用于诱杀。50%氯丹1公斤,炒麦麸50公斤,水15公斤混合制成毒饵。晚上撒在天麻窝表面。

2.幼虫:

土名又叫地蚕、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幼虫在巢里吃天麻,把天麻咬成一个洞。防治方法:播种或种植前,可对巢内土壤进行化学处理。使用50%辛硫磷乳油,用水稀释30倍,喷于巢面翻入土中,生长期浇水700-1000倍。有条件的地方,在天马附近设置电灯、灯笼、黑光灯,诱杀成虫(金龟子)。

3、介壳虫:

危害天麻的主要是粉。一般是用菌棒带进腋下的。采收天麻时,白麻或箭麻的块茎表面有粉末是常见的。如出现个别洞,应将菌棒放入原洞中焚烧,与白麻、米麻、箭麻同煮处理。它不能与其他种类的大麻混合,更不能用作种子。如果大部分坑被介壳虫危害,要把天麻全部处理掉,地里要停止种植天麻,把菌棒全部烧掉,防止蔓延。

4.蚜虫:

俗称书呆子。对花苔和花卉的危害。蚜虫为害时,要用40%氧化乐果混配1000倍液喷雾杀灭。

5.假甲虫:

用成虫危害天麻果实,并在果实上钻孔。因为虫口数量少,早晚人工捕捉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天麻的田间管理

一、防旱

根据天麻的生长习性,春季天麻出芽生长的需水量较小。6、7、8月是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大。9月下旬以后,天麻定型,处于营养积累阶段,不淹水。天麻在我国长江南岸和沿江地区种植,雨水较多,一般不灌溉。但是到了夏旱,也要注意浇水护芽。因为7月份是新麻快速生长的季节,嫩芽无法抵御恶劣环境条件的威胁。长江北岸及北方地区,特别是一些土埂较薄的地区,夏季更要注意防旱。

山区种植的天麻要顺坡浇水,在天麻窝上方挖一个山洞。看到菌棒的一端,可以浇水,然后覆土填穴。平原地区浇水不能靠水淹,尤其是种子发芽的原球茎。洪水会杀死大量的原球茎。喷水的应用只需将上层干土层与下层湿土层连接起来,秦英浇灌,轻浇。

第二,防洪

总的来说,夏季雨水多对天麻的生长是有利的。但大雨过后要检查容易积水的天麻窝,注意及时排水。特别是在排水不良和底层土壤低洼地区以及平原地区种植天麻,暴雨后要注意排水。影响天麻生长的最不利因素是秋涝。秋季气温和地温逐渐降低,天麻生长缓慢,会进入休眠期。含水量高时,蜜环菌会破坏种麻的防御结构。当环境条件对天麻生长不利而蜜环菌仍能生长时,蜜环菌侵染麻体进一步进入内层,突破天麻的消化层进入中柱层,使麻体腐烂,新麻将停止生长。所以,65438+10月的9、6月份,要特别注意开排水沟,防止天麻窝内涝积水。

三、抗冻天麻一般能耐低温。比如1971年,20 cm深的种植层土壤温度可以在-3℃越冬。虽然周围的土壤被冻住了,但是天麻的块茎没有被冻住。中国寒冷的吉林省抚松县,海拔774.2米。1月平均气温-15.7℃,最低可达-34.7℃。天麻还有分布。但这些地区必须覆盖40-50厘米厚的自然积雪,天麻分布层的土壤温度在-5℃以上,天麻不会被冻害严重。通过田间观察,第一年种植的天麻,冬季未收获的,比当年新种植的天麻抗寒性强,分布在东北和局部地区的天麻比南方引进的天麻抗寒性强。此外,气温骤降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导致天麻受冻。如果-10℃的低温发生在冬季10-11,天麻容易遭受冻害。如果1-2月气温下降,天麻会被冻坏轻微。因为天麻经过了几个月的低温锻炼,提高了抗逆性。但如果天麻暴露在空气中,其抗寒性会下降。天麻在-2-3℃下仅放置半天或一夜,块茎表面就会变成鲜红色,加温解冻后会出现白色果肉。因此,冬季补种天麻不宜过晚,以防天麻暴露在空气中,遭受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