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式与纱仓式自动络筒机的区别。
自动络筒机储纱装置专利发明人张子祥介绍了“自动络筒机储纱装置专利”的技术成果。摘要:进口自动络筒机在保证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加装专利节纱装置,一年可节纱1-1.5吨(以18.2号为例),企业一年可增收3万元左右。
武汉庆宏电子设备厂受专利发明人张子祥委托,作为进口(西德村田7-2。
自动络筒机储纱装置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
这项专利技术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不冲焊设备,不影响工人操作,节约效果明显。
如何降低消耗,增加收入是当今广大制造商追求的目标之一。虽然进口络筒机质量好,效率高,但众所周知其缺点是浪费丝量大。如果安装这种节约纱线装置的专利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消耗,节约纱线,提高效率。
从国内推广这一专利技术的几十家企业的实践来看,效果显著,是最有效的节约纱线的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省纱装置的专利技术成果:省纱原理:众所周知进口络筒机产生的回纱量太大,这也是引进这种设备的厂家经常讨论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张子祥多年实践发现,进口络筒机大量退纱主要是换头、捻接、找头时各吸口吸入的长纱造成的。
张子祥发明了这项专利,通过减少进气口处的纱线长度来节省资金。
下面分别介绍村田7-2机和西德238机:对于村田7-2机,回纱的浪费主要在上吸嘴。机器自动连接时,当上吸嘴靠近宝塔筒管时,槽筒带动宝塔筒管反转退绕纱线,纱线被吸入上吸嘴。由于宝塔筒管反转过快,纱线退绕时间过长,导致浪费。
该专利降低了槽的反转速度,减少了上吸头进气口的长度,以减少回丝量。一般正常吸长3.8米,改成1.8米左右效果显著。
对于西德的238型机器,复卷的浪费主要在下吸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