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碰撞后起火,专家:别以为磷酸亚铁锂就万事大吉了。

国产新能源汽车碰撞后起火。专家:不要以为磷酸亚铁锂就万事大吉了。

日前,国内某汽车媒体发布了一段碰撞实验视频。据悉,两车以64 km/h的速度相撞,50%重叠,以模拟极端危险情况下整车的安全性能。

视频显示,搭载比亚迪磷酸亚铁锂刀片电池的韩EV在静置48小时后起火,经消防部门鉴定为电池电气电路故障。

刀片电池起火爆炸,确实戳中了大家的神经,因为过去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曾经说过,“刀片电池的问世,意味着‘烧’字要彻底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划掉。”

众所周知,所谓的刀片电池,本质上就是磷酸铁锂电池。理论上磷酸铁锂电池有化学性质稳定的先天优势,700-800会分解燃烧,而三元锂电池低于300就会分解。

比亚迪的创新是摒弃电池传统的封装思路,通过结构创新,在电池分组时跳过“模块”,提高电池体积利用率50%以上。

但这是有代价的。在剧烈碰撞的情况下,电池本体是不能触碰的,更谈不上受力,基于模块的原始设计理念。但是我们把更多的电池放入电池包,并降低或取消横梁的强度来给电池让路,这意味着电池更容易受到极端的碰撞。

当然韩EV出事后第一时间没有起火爆炸,保证了司机的逃生时间。站了48小时,突然起火,暂时无法确定车辆起火原因,也不能直接说明刀片电池不安全。但无论如何,这也算是真正的意外之一,背后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所以,和安盾提醒,如果以后发生碰撞,第一时间弃车,让专业的4S店人员进行维修,确认整车绝缘电阻是否有变化,电池电压是否有变化。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防火最终离不开装配专门的灭火装置来为新能源汽车“投保”。相关部委最新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会着火或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所以安全这个核心痛点,不仅刺激了很多车企研究更安全的电池,也引起了车企更多的关注。

安盾R&D总工程师张俊峰表示,安盾以“不辜负每一份嘱托”的企业理念,成功研发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箱自动灭火装置,解决了传统灭火剂和灭火原理无法有效扑灭动力锂电池初期爆炸的难题。其中,电池箱自动灭火装置、乘员舱固定式灭火系统等火灾防控产品均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这种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当火灾发生时,安盾消防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通过电启动或感温启动的方式触发灭火剂动作,迅速产生大量亚纳米固体颗粒和惰性气体混合物,以高浓度烟雾状立体全淹没的方式作用于火场的各个角落,通过化学抑制、物理冷却和氧气稀释的多重作用,能够快速高效灭火,对环境和人员无害。

据相关行业人士介绍,“安盾锂离子气溶胶灭火装置技术其实并不是一种新的灭火技术,而是一种专门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安全技术。”在他看来,“这项新技术简单易行,能有效防止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而安盾新能源汽车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已率先在城市公交系统试点应用,作为搭载在各种新能源公交系列车辆上的新一代灭火设备。值得注意的是,贺安盾在小空间气体灭火研究方面拥有160多项专利。是国内新能源交通、电网行业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优质供应商主要品牌之一,可适用于配电柜、充电柜、配电柜、新能源电池箱、新能源电池舱、新能源发动机舱等场景使用的特种自动灭火产品,为华为、中国铁塔、国家电网等政企单位提供智能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