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习摘要

怎么写总结?你怎么看待企业学习总结?我给你带来一份企业学习总结报告!请看下文。

企业学习总结文章1 xx 65438+10月15进入xx公司已经快两周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我已经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认识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配置,熟悉了大部分同事,掌握了公司的大部分产品,了解了工作的性质和要求。我给部门经理里的经理发工资。近期学习总结详细如下,望领导批评指导。

第一,最近的学习收获

1.了解公司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

公司成立于1993,历史悠久,是按钮、指示灯等低压电器的领导者。“追求专业,注重细节”是公司一贯的产品目标。我能从生产车间普通员工的熟练程度和认真态度看出公司的文化精神。让我深深感受到,坚持做简单的事不简单,认真做平凡的事不平凡。我觉得“坚持”和“认真”正是我们新员工需要的工作态度。

2.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通过组织架构图和公司的联系人列表,可以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的人员配置结构。我进入公司后,从工作到学习都得到了同事们的很多帮助,尤其是我所在部门的经理傅,他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一些我不懂的东西。行政部的张经理,后勤部的付xx,徐xx都在工作中给了我很多支持,帮助我很快投入工作。质量部检验员李xx、仓库主管龚xx、保管员陈X、车间操作工都在最近的学习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二工的热情和善良,这也是我们新员工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神。

3.学习各产品系列的知识;通过最近的学习,我已经初步掌握了产品的类别、结构、特点、规格、技术参数和一些原材料;

4.在车间实习提高了实践能力。

通过车间实习,主要掌握了各个车间的基础工作,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操作人员的配置,生产检测设备的配置。嘉定工厂有四个生产车间。综合车间主要生产按钮系列LA39-E(F,G),指示灯AD16,微动开关系列,警示灯系列,蜂鸣器系列。一楼第二车间主要生产电流互感器,二楼两个车间主要生产ZY/DY系列控制继电器和控制箱。产品实际组装已经实际操作:LA39-E、F、G按钮、指示灯、警示灯的一部分,焊接、微动开关的一部分。了解仓库的配置和使用以及材料的分类和储存。

5.了解公司的管理流程

通过与各部门经理的交流,了解各部门的管理流程(生产、检验、仓库管理流程)。

6.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和CCC体系的运行。

通过查阅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及CCC文件,可以了解公司质量体系的运行状况。并了解CCC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流程。

二。公司优势概述

1.公司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成熟,模式稳定,管理过程处于良性循环,不存在严重影响公司发展的因素;

2.人力资源充足,岗位配置合理,各部门分工明确,工作中积极配合,部门负责人认真负责,员工敬业,工作态度积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保证了公司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公司资金实力雄厚,财务管理完善,保证了公司的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拥有由多名高级工程师组成的技术R&D团队,技术力量雄厚,R&D能力强,保证了产品的技术优势和持续技术改进的能力,产品具有可持续性;

5.产品软硬件设计成熟,质量稳定,生产工艺和加工技术成熟,产品性能稳定,保证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6.生产所需硬件设施健全,有生产车间(4处)、成品仓库、零件仓库、实验室、移印室等生产场所;

7.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齐全且使用良好,实验室检测设备先进,能有效判定产品的技术指标、质量和性能;

8.材料和辅料是长期合作的合格供应商,有很多成熟的材料供应渠道,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辅料通用率高;生产用材料的库存基准量大,建立基准库存,可以解决异常采购的发生;具有持续的生产能力,能保证及时供应和市场需求;

9.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控制环节完善,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0.产品标识系统(检验状态标识、原材料编号系统、成品编号系统、标识卡、流程图、检验单)完善,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

11.产品的保护包装完善,能有效避免产品在搬运、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和变质,保证产品的交付质量。

12.公司已通过ISO 9001: 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E认证、CCC强制性认证等。产品具有专利证书,产品设计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公司和产品具有良好的资质,能够保证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发展;

三。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公司的管理流程已经成熟稳定,但是个别流程的细节存在一些小问题,缺乏标准化和智能化。

(鉴于我在公司工作时间短,没有参加过内审和培训过程,对质量体系文件在各部门的运行和管理不太了解。我的意见和建议是主观片面的,只作为工作的学习经验,不作为可靠的建议。)

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完善,缺乏实际有效性,个别实际管理程序偏离体系程序控制文件;质量手册、二级程序文件和三级文件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并替换为原版本;

2.不完整的文件控制和管理。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整理、分发和回收管理不完善。文件管理部门没有对各部门的文件进行统一归档和存档,特别是对技术文件的控制和管理。个别技术文件由技术部直接发放,不经文件管理部发放,导致文件控制记录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3.大部分质量管理记录运行良好,部分记录表格缺乏真正的有效性;成品检验后有补充成品检验单的问题;

4.人员培训,缺乏完善的新员工培训考核机制,缺乏明确的相关培训负责人,缺乏完善的培训教材;新员工大多是进车间向老员工学习,老员工在保证工件数量的同时进行培训,影响培训质量。新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关键工序不合格,影响产品质量。

5.供应商的评价和约束机制不完善;长期合格供应商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必须签订长期采购合同,并在合同中加入约束机制,保证供应商供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让步接收和退货的不合格品检验记录应详细、清晰,如果通知供应商整改,应确认整改结果。

6.作业指导书不完善,现有文件偏离实际生产工艺,产品缺乏企业标准备案;

7.生产过程中对工序产品的检验力度不够,存在操作人员疏于追赶工件的质量问题,应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8.文件管理的保密性不够,难以保证机密文件的丢失。

各部门没有建立适合本部门的有效文件系统。目前质量部、采购部、仓库都没有建立适合自己部门的档案体系,大部分档案都是从技术部的档案中复制过来的,导致档案的保密管理不够。比如仓库里不应该有带技术文件的产品配置单和带原材料进价的销售单。产品的核心技术文件应仅在技术部归档保存。采购价格只应反映在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

9.仓库管理缺乏进销存系统;仓库缺少温湿度计,不符合电子元器件的储存要求,难以长期保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

10.仓库管理缺乏电子账户的常规备份和归档流程。计算机系统一旦瘫痪,会对仓库管理产生影响。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但是有隐患;

11.仓储管理程序不完善,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出入库,出入库没有在财务部备案,只有仓库单方面负责,没有相应的制约关系,帐、货、卡定期核对缺乏实际的管理制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