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演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八种常见的打开方法

开场白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演讲的成败。开场白的基本要求是简洁,有吸引力。

开场白有八种常见类型。

1.故事风格

基于故事的开场白是通过一个与演讲主题密切相关的故事或事件来开始演讲。这个故事或事件要有人物和细节。

如四川周广宁的“救救孩子”的开场白:

去年5月24日出版的《新民晚报》披露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每天要带着父母的去壳鸡蛋去上学。有一次,父母忘了剥鸡蛋,差点把孩子噎死。他左看右看鸡蛋,不知道怎么吃。结果我只好把原来的彩蛋带回来。问他为什么不吃鸡蛋,答案很简单:“怎么吃都没缝?”

周广宁通过一则小学生不会剥鸡蛋的新闻报道向听众介绍了他演讲的主题:全社会都要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故事型的开场白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对语言技巧的要求也比较简单,所以初学者特别适合选择故事型的开场白。比如湖南某大学的一次讲座课,演讲题目是《当我走进大学校门》,一个大学生这样开始了他的演讲;

大家都会记得一个传说:阿拉伯有一个神奇的山洞,里面有40件金银财宝和被小偷偷走的珍珠玛瑙。只要掌握一个咒语,洞门就会自动打开。有一天,一个叫阿里巴巴的人偶然知道了这个咒语。他打开了这个宝藏的大门,成为了一个非常富有的人。

演讲者以家喻户晓的阿拉伯传说作为开场白,将大学之门比作知识的财富之门,取得了良好的演讲效果。

故事式的开场白要避免复杂的情节和冗长的语言。

2.一开始就说清楚

开门见山,用精炼的语言解释演讲的意图或主题,然后在主体部分进行论证和阐述。这种开场白的方式,可以称之为开场白。

开场白适用于比较正式、庄重的应用演讲场合,这就要求演讲者具有良好的概括能力。著名羽毛球运动员韩健在他的报告演讲中采用了开场白:

亲爱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我从17岁开始从事羽毛球运动,到现在已经14年了。在这14年里,我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有成为世界冠军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今天不想炫耀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只想认真谈谈“去麦城”。

幽默

幽默是一种以幽默的语言或事例作为开场白的演讲,能使听众轻松愉快地扮演演讲人的角色。

1965 165438+10月,美国友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在中国庆祝80大寿,周恩来总理特意在上海展览馆举行了盛大的生日宴会。周总理的开场白是:

今天,我们庆祝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40岁生日。(生日会参与者对“40岁”这个新名词感到不解。)在中国,“公”字是其后量词的两倍。40公斤等于80公斤,40岁等于80岁。

周总理巧妙的解释引起了数百位寿星的一阵笑声,斯特朗女士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幽默的开场白应避免粗俗的笑话或粗俗的语言。例如,一名基层干部向青年工人报告情况:

“今天,我要吹嘘一下这个情况。什么情况?那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显而易见的东西。哪个瞎狗娘养的敢说不好?但是,有些家伙说不好。他整天什么都不想做,只想把票揣进口袋。我甚至不想吃猪肉。我想吃蛇,鱼,野种之类的东西。抽烟是用烟屁股,还需要什么‘三个五’(三个五牌)和‘万宝路’牌(万宝路牌)?茶叶是龙井和老虎井的,就不能喝狗井和猫井的?还整天骂你妈!”你这个没心没肺的混蛋,拿起一碗肉,放下筷子就骂你妈。"

这位干部的发言没有错,也引起了台下的一阵笑声。但这种笑声恰恰是观众对演讲者粗鄙语言的嘲讽。这种所谓的“幽默”不仅损害了演讲主题的价值,也贬低了演讲者在听众心目中的人格形象。

4.引用

开场白也可以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为自己的演讲做铺垫,烘托主题。

例如,题为“让生命在追求中发光”的演讲的开场白是:

美国黑人教育家本杰明·梅斯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人生的悲剧不在于没有达到目标,而在于没有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标。”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作为引言引用的材料,一般有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引用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其次,引用的材料来自权威、知名人士或听众熟悉的人,演讲者利用权威效应或亲友效应引起听众的注意。

在某些情况下,演讲者甚至不需要解释引用材料的来源。在湖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的题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开场白,没有说明引用材料的来源:

记得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创伤只会痛苦一时,一个民族的耻辱却足以铭记千年。”

第五步:悬疑风格

悬念可以激发听众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尽快进入演讲者的主题框架。

演讲一开始,一位老先生先问听众:“人从哪里开始?”观众纷纷回答,有的说人从脚开始有的说人从脑开始,气氛非常活跃。老人最后自己回答:“我觉得有些人是从屁股开始的。”全场哄堂大笑,老人解释说:“有的干部不深入实际,整天坐在‘会议海’里讲。那屁股可受罪了,光是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和蹭板凳就够累的了。这样,岂不是屁股先老了?”

在抨击官僚主义之前,老先生用一个问题制造了第一个悬念,引起了听众的兴趣。然后利用观众意想不到的回答制造第二个悬念,让观众在笑声中等待悬念的解决,从而有效控制观众的思想和情绪。

身体悬疑是悬疑序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位日本教授在给大学生演讲之前,并没有急于在台下喋喋不休、侃侃而谈的大学生面前宣布他演讲的主题。相反,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黑色的石头。“在日本,只有我有这个。”当学生们伸长脖子想看看是怎么回事时,教授解释说这块石头是南极考察带回来的,开始了他的南极考察讲座。

使用悬疑开场白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把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性问题变成悬疑;第二,不要故意吊观众胃口。所有这些都可能引起听众对演讲者的反感。

6.强势风格

权力或开场白,就是把要讨论的内容适度夸大,或者从一个常人不曾想象的角度去渲染,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美国一家广播公司开始了宣传无线电作用的科普演讲:“你知道吗,一只苍蝇在纽约玻璃窗上行走的微小声音,可以通过无线电传播到中非,也可以放大成类似尼亚加拉瀑布的惊人声音。”这篇广播演讲选择了一个普通人无法想象也不会付诸实践的角度来宣传广播的特殊功效,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开场白。

生活中一些典型但不普遍的现象,往往可以成为强有力的开场白的好素材。比如一个医学研究生的演讲:

学生:

你听说过这样的新闻吗?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中国传统医学传到日本后,经过他们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中国!有日本学者甚至说,一旦在这方面完全超越中国,就要把“中医就是中医”改名为“东方医学”。听到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感受?你不惊讶吗?你不焦虑吗?你不觉得我们的“国宝”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吗?

但需要注意的是,铿锵有力的开场白不可盲目夸大,以免造成神秘、震撼的负面效果。

7.抒情风格

抒情序幕是指诗歌和散文的形式,通过华丽的辞藻和澎湃的激情,将观众引向诗意的言说境界。

抒情开场白在演讲比赛中很常见,但一些构思巧妙的应用型演讲往往会使用抒情开场白。比如美国演讲史上几乎与林肯齐名的前国务卿爱德华·埃弗里特,6月1863+019日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上发表演讲:

站在晴朗的天空下,俯瞰着经年累月辛勤劳作后已经安静歇息的广阔田野,雄伟的阿勒格尼山赫然耸立在眼前,兄弟们的坟墓就在脚下。我真的不敢用我微不足道的声音去打破上帝和大自然安排的无限寂静。但是我必须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所以我请求你给我宽容和同情。

埃弗雷特的演讲从一开始就把听众带入了一种美丽、壮丽、庄严、肃穆的气氛中。

抒情的开场白容易陷入模糊和抽象,初学者要慎重选择。比如下面这个讲座练习——《当我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

我是一头牛。当我走进大学校门时,我看到了一片绿色的牧场。我是一只船。进了大学校门,停泊在一个加油港。我是矿石。当我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被扔进了一个燃烧的熔炉。我是一只牛奶燕子。当我走进大学校门时,它成了我双翼的支柱。我是一尊未成形的雕像。进了大学校门,就来到了雕塑家群居的雕塑场。

我就是我。当我走进大学校门,我的人生开始了新的航程!

这个演讲练习从遣词造句上看似流畅,但作为演讲,听众感觉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散文诗的抒情风格给听众带来的只是一种模糊的隐喻和象征,缺乏演讲应有的鲜明的主题意图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以至于全文更适合“看”而不是“听”。像这个练习,一味追求修辞而忽略内容,是一些初学者,尤其是大中学生的通病。

8.聊天

聊天式的开场白,通过与主题无关的话题,逐渐引入演讲主题。其主要目的是在开场阶段迅速与观众建立友好关系,消除隔阂或等级差异。这经常被用在一些名人和权威人士的演讲中。

比如1934年高尔基在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同志,我觉得这里提到高尔基的名字时,往往会加上一些形容词:“伟大”、“高大”、“长”等等。(笑声)

高尔基谦虚风趣的开场白大大增进了他与其他作家的感情。

65438-0986,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唐先生在陕西某地讲学。唐先生一开始就说:

.....很久没讲课了,说话都是南方口音。我是浙江人,在上海长大,来到北方工作。南方人不承认我说普通话;朝鲜否认我会说普通话。我无家可归!

唐先生自嘲的开场白,没有一点学者的架子,观众在笑声中更加佩服唐先生的人品和学识。

聊天开场白不适合演讲比赛之类的场合,也不适合年轻的演讲者,因为这毕竟表明了演讲者的独特身份,而且很容易造成演讲中的废话。

以上八类开场白并不能概括丰富多彩的开场白。开场白类型之间往往存在重叠现象。演讲者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感受精心设计,创造各种开场白。

开场白禁止以下类型:啰嗦、道歉、攻击、卖弄、低俗。

第二,六条有效的结束语

拿破仑说:“一场战争的胜败,往往关键在于最后五分钟。”而演讲中最能打动听众的部分往往是结尾。没有好的结尾,演讲就像没有果实的花朵。

有六种常见的结尾类型。

1.高潮风格

主题的升华,情感氛围的渲染,都在结尾达到最佳,堪称高潮。

1946年,李公朴先生、闻一多先生相继遇难后,重庆6000多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闻一多先生的第三个儿子,14岁的文李鹏代表他的家人发表了讲话。温的悼念讲话多次被群众的哭喊声、掌声和口号打断。文李鹏最后说道:

我父亲被杀了。有人造谣说是* * *制作方杀的,是当地人杀的,是我父亲的朋友杀的。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高兴的说我哥杀了我爸!(人群异常愤怒,掌声震耳欲聋。)父亲已经去世半个月了,凶手还没抓到。现在我请求大家帮助我,我们请求取消特勤局组织!(台下爆发出“我们要求取消特勤局组织”的吼声)

在文的讲话结束时,群众的愤怒被调动到了最高的程度。“把高潮放在最后”是大多数讲座平台自觉不自觉遵循的一个结构原则。

总结

总结就是在最后对整个演讲进行总结和概括。

比如题为《如果我是人事局长》(主讲人张学群)的演讲,提出了主讲人对人事制度改革的看法和想法,最后以总结结尾:

我们应该明智地招聘人才,明智地使用人才,适当地帮助人才。这是我当上人事局长后的改革实施方案。

总结式结尾对初学者来说很容易掌握,但要避免形成对前面发言的简单重复。

3.挥之不去的风格

曾经有人问做了一辈子清官的林则徐,为什么不给后人留点钱?林则徐回答说:“如果子孙像我这样,他们要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你要存钱干嘛?”林则徐机智回答,回味无穷,让人在反复回味中感受到他清正廉洁的道德准则和人生价值观。这是典型的押韵问答法。

演讲中的押韵结尾也是为了用含蓄或留有余地的语言表达主题,让听众从演讲后的思考中得到启发或完成演讲的主题结论。

某市一位中年知识女性在3月8日的妇女节座谈会上倾吐了自己在追求事业中遇到的各种烦恼,最后用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发言:“这个世界上不止我一个人有这些烦恼!”演讲者没有分析阻碍女性事业成功的社会原因,也没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但她的结束语引起了在场女代表的注意和市委领导的重视。

1924鲁迅先生在北师大附中校友会发表了题为《人才之前》的演讲。演讲的结尾是:

相比天才,土当然缺牙,但也不是顶天立地的人,恐怕也不容易做到;但是,靠的是人的努力,比孔这样有天赋的天才更有把握。这是土的伟大之处,也是希望之所在。而且,还有奖励。比如好花从土里出来,看的人会欣然欣赏,土也能欣然欣赏,不用花本身,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有灵魂作为土的话。

鲁迅先生用形象化的比喻让年轻人得出自己的结论:努力成为培养人才的土壤。

4.格言

一句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富有教育意义的话,就是座右铭。格言结尾将演讲者对演讲主题的思考或结论浓缩成一两条格言,使听众深受启发和教育。

帕特里夏·亨利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1775年3月23日,亨利在弗吉尼亚州议会发表了被称为“美国独立战争导火索”的演讲。演讲的最后一部分用震撼的气势和坚决的话语表达了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崇高气节:

逃避现实是没有用的。先生们会高呼:和平!和平!!但是和平就在那里?其实战争早就开始了,北方的大风会把武器铿锵的回声送进我们的耳膜。我们的同胞已经在战场上了,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看?绅士想要什么?你想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这么宝贵?和平就这么甜?甚至不惜戴着镣铐被奴役?全能的上帝,停下来!在这种挣扎中,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做。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亨利的战斗口号“不自由,毋宁死”成为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著名的战斗格言。

创造格言不一定是作家或思想家的专利。只要演讲者能够深刻把握演讲的主题,通过极其简洁的句子传达丰富的思想,就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座右铭。例如,著名羽毛球运动员韩健题为“面对失败要站起来”的演讲,以他自己对失败和成功的辩证理解结束:

我知道我以后可能会很惨的失败,但是我不害怕,因为害怕失败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5.召唤风格

号召结尾是用极具感召力的话语号召人们行动起来。有些竞选演说以“请投我一票”结尾,这是典型的号召。

观众被要求采取的行动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行动,也可以是一个抽象和概括的行为。例如,在闻一多先生题为《最后的演讲》的演讲结束时:

我们要做好像李先生那样前脚踏出大门的准备,而不是后脚踏进大门的准备!(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闻一多先生以“后脚还没准备好再跨大门”的比喻,号召人们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

黄题为《扫除阿q主义》的讲话结束得更抽象了:

同学们,朋友们,为了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我们民族的兴旺发达,让我们彻底消灭阿q主义吧!

6.祝贺的风格

在各种典礼、仪式和会议中,悼词结尾是很常见的。祝贺性的结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祝成功、幸福、健康、友谊和幸运。例如,朱德总司令在1946年庆祝60岁生日时,周恩来的祝寿词是这样结束的:

人们祝你长寿!全党祝你永康!

一般悼词结尾都有固定的程序,相对容易掌握,但在贴合场景的前提下,不容易有新的祝愿。比如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在答谢宴会上的祝酒辞:

.....请大家和我一起举杯,向毛主席、向周总理、向我们两国的人民、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向我们这一代人留给他们的和平与和谐的遗产,干杯!干杯!

尼克松的祝酒词不仅是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一般性礼节性致敬,更是站在历史和平的高度,高度评价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两国领导人为后代和和平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以上六种类型的结尾不能涵盖演讲的全部结尾,但无论哪种类型的结尾,其目的都只有一个:打动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