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算法专利
从去年年底开始,市面上真正的无线耳机越来越多,产品的成熟度也逐渐提高。两年前,索尼试图结合主动降噪功能推出WF-1000X,当时受芯片连接稳定性影响,未能引起市场轰动。市场的重心还是在WH-1000XM2,当时比较强,真正的无线产品也是那个时候才刚刚起步。
▲ WF-1000XM3从外观到工艺全面翻新。
两年后,WF-1000XM3也将提供真正的无线和主动降噪。但目的是在提供与广受消费者喜爱的耳罩WH-1000XM3相当的降噪性能的同时,提供更稳定、更好的音质。索尼决定采用WH-1000XM3的型号。所有核心技术均由自主研发的芯片技术QN1e处理,同时为了提供更加不受限制的蓝牙体验,与第三方蓝牙芯片厂共同研发新的蓝牙芯片。
虽然市面上很多中高端真无线耳机都采用了来自高通的平台方案,高通也提供了名为TRUE Wireless Plus (TWS+)的左右耳独立真无线连接技术用于匹配特定的骁龙手机芯片平台,虽然索尼的Xperia手机也广泛使用高通平台,但只有使用中高端芯片的机型才能对应,而且索尼有功能上的考虑,索尼决定采用非高通蓝牙平台。
▲充电储物盒* * *底部不能站在飞机上。
当然,高通蓝牙芯片在高端蓝牙耳机中受欢迎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来自CSR的音频技术和aptX协议是高通蓝牙芯片的最大优势。索尼在选择非高通平台时,不得不面对无法支持高通专利技术协议的问题。同时,虽然索尼拥有LDAC高质量技术协议,但考虑到真正的无线耳机电池较小,索尼决定使用低功耗、高兼容性的蓝牙SBC和AAC两种连接技术。
索尼采用第三方芯片的好处是可以通过app的搭配实现左右独立的真无线连接,不需要像高通的TWS+那样需要指定硬件配合。安装app后,左右耳可以分别接收左右声道的信号,可以让两边耗电更均匀,也可以单耳使用。对于一些需要通话的用户来说,打电话时不需要确认哪个是主机,可以随意拿起左耳或者右耳接听电话。
▲WF-1000 xm3的QN1e和WH-1000XM3的QN1同源?
与WF-1000X从蓝牙接收不同,索尼决定在WF-1000XM3中使用更多自己的技术元素。WF-1000XM3的蓝牙芯片只使用蓝牙收发和数字信号转换,后续信号会转移到集成索尼技术的QN1e高集成度主动降噪芯片。
▲耳机内侧的传感器。取下耳机暂停音乐播放。
虽然QN1e的技术和WH-1000XM3用的QN1是一样的,但是考虑到真无线耳机和耳罩的条件不同,改成了单声道和降压。毕竟真正的无线耳机左右声道是独立播放的,不需要立体声信号处理和放大。所以QN1e采用mono代替,然后瞄准匹配的6mm。
▲采用三点式充电点。
QN1e具有与QN1类似的功能,包括DA转换、主动降噪、DSEE HX音频处理技术和放大等。通过将音频信号直接输入到主动降噪架构中,然后输出到扩展架构中,可以减少传统音频信号和降噪信号直接集成造成的音质损失。为了弥补标准蓝牙和蓝牙AAC的失真,可以通过上变频技术将信息细节修正到24bit,从而使音乐信息完整。
▲ WF-1000XM3有两组麦克风用于无线电接收。
为了提高WF-1000XM3的降噪性能,与WF-1000XM3只接收耳外声音不同,WF-1000 xm3采用了单耳外接一个麦克风,喷嘴内接一个麦克风的模式,可以像现在的高级主动降噪耳罩一样,通过接收内外噪音,进一步完成降噪采样。但由于WF-1000XM3体积较小,麦克风的动态范围没有WH-1000XM3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样结果。
▲虽然两侧的耳机可以独立使用,但是左右耳侧的触摸板功能不同。
此外,索尼还希望WF-1000XM3非常方便。通过在内部安装传感器,耳机可以检测是否戴在耳朵上,摘下来会立即停止播放音乐,短时间戴上耳机后会自动继续播放音乐。另外还可以对应Google Assistant,也就是说在配对模式下,如果Android手机上开启了Google Assistant,会弹出通知提醒你有配对设备。
▲有加长硅胶耳塞和三重舒适耳塞两种选择。
使用前应特别注意。虽然主动降噪耳机的反波理论上不受耳机是否闭合的影响,但如果不是通过合适的耳塞尽量闭合耳孔,那么由于外界声音的流入,对听力的降噪效果会打折扣,所以选择闭合性较好的耳塞很重要。即使是同样大小,由于硅胶耳塞和三重舒适耳塞的特性不同,其中一种也可能密封效果不佳。
▲接近作者耳朵形状,但稳定性比原来的加长硅胶耳塞差的SpinFit新耳塞。
我手头正好有一款新型的SpinFit耳塞,我试着用了一下WF-1000XM3。相对于原装硅胶耳塞,我觉得SpinFit的密封性更好,但遗憾的是,由于硅胶伞较浅,行走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但在办公座椅上使用,我并不太担心会掉下来。但是入耳式耳机的耳塞因为侵入内耳,所以比耳罩更加多变。我觉得用户还是需要亲自试用,不要看到网上的评价就冲动购买。
▲ WF-1000XM3提供SBC和AAC两种蓝牙音频连接模式。
虽然WF-1000XM3在单体配置上没有采用独特的方法,也没有提供aptX或者LDAC之类的音频,但是考虑到体积等因素,还是选择了6mm动圈单体,不过索尼选择了使用独家的QN1e芯片来驱动。这款芯片不仅集成了降噪、DAC、信号放大等功能,还搭载了DSP信号处理技术,会对蓝牙芯片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从而使其更具可闻性。
搭配合适的耳塞,WF-1000XM3的声音形态有着典型日系耳机那种更轻更不冷的风格,低频感也不会太多,但是听流行音乐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其中有些类似于索尼在MDR-1系列的风格走向。个人觉得更接近MDR-1M2,同级别耳机音质更胜一筹。
WF-1000XM3大大改善了安卓真无线耳机常见的延迟问题。最近在日本体验期间,索尼工程师解释了为什么许多真正的无线耳机在Android设备上延迟。结论是使用左右耳独立传输的机制后,信号延迟有了很大的改善,比上一代降低了4倍。目前看网飞电影和YouTube电影并不觉得不同步。
▲采用双边独立连接,WF-1000XM3,大大改善了Android中视频播放延迟的问题。
虽然WF-1000XM3及其XB系列耳机的声音风格强调低频,但看电影还是相当不错的。合适的低频和空间即使是看大型动作片也是相当适合的。毕竟WF-1000XM3的本质是面向大部分消费群体的,而且还保留了索尼以MDR-1系列为调校基准的特点。
但是,我觉得通话体验很可惜。虽然WF-1000XM3提供的任意单耳通话功能是个不错的设计,但我尝试在机场大厅、西门町大街等嘈杂的环境下拨打电话,对方却说背景噪音盖过了我们的声音。推测可能与WF-1000XM3的外置麦克风位置安排以及通话的降噪处理方式有关,未来仍有可能通过固件更新算法进行改进。
▲ WF-1000XM3是业内唯一一款真正的无线耳机,提供先进的主动降噪功能。
得益于QN1e芯片的数字化处理,笔者认为WF-1000XM3的蓝牙模式选择连接优先和音质优先的区别在大多数户外场合并不太显著,但显然音质优先模式还是适合在干扰较少的环境下使用。毕竟挂颈或者真无线设计的蓝牙入耳式耳机天生就没有WH-1000XM3大天线耳罩那么稳定。
索尼希望WF-1000XM3既能展现索尼的调音风格,又能结合索尼1000X家族强大的主动降噪功能。结果,WF-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