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

传说中国古代沧州城外有座庙,年久失修。有一天,山门塌了,前面的一对石狮子滚到附近的河里。一年后,和尚重修山门时,想起河中还有一对石狮遗留,便雇人乘船到河下游打捞。他找了十几里路,一无所获,很奇怪。这时,一位老船夫路过,询问石狮沉入河中的经过,便叫打捞人员到上游寻找。大家听了之后都很惊讶,半信半疑的去上游试一试。果然,这两只石狮子是在上游八英里的河底被发现的。大家都惊叹老船夫的指点,问为什么。老船夫说:“石狮很重。它沉入河底后,河水很难催促石狮,却把石狮下面的泥沙带走了。久而久之,被水打中的石狮末端逐渐形成一个坑,坑越来越大。到了石狮一半多深的时候,石狮向上游方向滚进坑里,就这样年复一年,石狮自然滚到河的上游。大家听了之后,都心悦诚服。

世界上有些事情乍一看似乎有点不合常规,但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事情很复杂,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要想处理复杂的事情,就得更聪明,而这些事情恰恰说明了“逆向思维”的启示。

在动物园里,将动物关在笼子里,游客在公园里观看动物是常见的做法。然而,在野生动物园里,动物们正在吃草。为了防止狮虎攻击伤人,游客被允许坐在封闭的车里观光,但并不有趣。

生产玩具的厂家一般都追求鲜艳的颜色和漂亮的造型来赢得顾客的喜爱。然而,美国鬼才公司却设计出了一只皮肤又皱又丑的玩具狗。这种一反常态的想法,是一只风格迥异的丑狗,丑中有一丝纯真,引起人们的好奇,花几个钱把一只陌生的狗抱回家也是值得的。不出所料,皱皮狗成为市场上最畅销的产品。

美国物理学家瑞利利用逆向思维方法做出了伟大的发明,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一次,他测量氮的密度时,分别用了哈考特法和雷诺兹法,结果氮的密度相差千分之一。这么小的误差,一般人往往很难注意到。但是,瑞利认为这个误差超出了正常实验的范围。于是他用了“逆向思维法”,即不是缩小差异,而是放大差异去探究原因。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了氩原子。

另一位科学家朗缪尔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发明了充气灯泡。那个时候,灯泡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钨丝通电后容易变黑,灯泡壁在使用后不久就会变黑。按照常规思维,大多数人认为要克服这个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灯泡的真空度。但是朗缪尔的想法不同。他没有提高灯泡的真空度,而是采用了充气法。他在灯泡中分别充入氢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在高温低压下观察和研究它们与钨丝的相互作用。当他发现氮气可以减少钨丝的蒸发时,他断定钨丝可以延长在氮气中的工作时间。1928年,他因发明充气灯泡获得了帕金奖章。

有个有趣的问题是这样的:有四个一模一样的瓶子。如何放置它们才能使任意两个瓶口之间的距离相等?也许我们很久都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上,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答案就出来了。把第四瓶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

日常生活中,通过逆向思维成功的例子很多。

一家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把一条高级花呢裙子烧了一个洞,价值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来补救,只会蒙混过关,欺骗顾客。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周围挖了许多小洞,并善于装饰,于是取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卖得很好,时装店也出名了。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类似于“凤尾裙”。因为袜子的后跟容易断,一双袜子断了就会被破坏。商家利用逆向思维成功试制无跟袜,创造了非常好的商机。

据说逆向思维可以让人年轻。明年大家都会去,会比今年大一岁,所以今年比明年小一岁。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让人活得越来越年轻;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珍惜时间,更加努力。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一个母亲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经营染布作坊,小儿子经营雨伞生意。每天老母亲都很难过,怕下雨时大儿子染的布干不了;天晴了,我怕没人买我小儿子做的伞。一个邻居开导她,叫她逆向思考:下雨天,小儿子的雨伞生意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可以很快晾干。逆向思维让老母亲笑逐颜开,重获生机。

在发明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地球上意想不到的奇迹。

洗衣机脱水筒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会错开。但脱水筒高速旋转时,非常稳定,脱水效果非常好。在最初的设计中,为了解决脱水筒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很多办法,先加厚轴,效果不好,再加硬轴,效果还是不好。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取柔,用软轴代替硬轴,成功解决了颤抖和噪音两大问题。这是逆向思维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传统的破冰船是靠自身重量把冰压碎的,所以它的头部是高硬度的材料,转弯的时候非常笨重,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水流向旁边漂移。前苏联的科学家用逆向思维把冰往上推,而不是往下推,就是让破冰船潜入水中,靠浮力把冰从冰下向上打碎。新型破冰船设计得非常巧妙,不仅节省了大量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太多动力,自身安全性大大提高。遇到厚冰层时,破冰船像海豚一样上下移动,破冰效果非常好。这种破冰船被称为“本世纪最有希望的破冰船”。

中国发明家苏发明的“双向旋转发电机”诞生于1994年,同年8月获得中国高科杯金奖,并引起了联合国TIPS组织的关注。从65438到0996,丹麦一家大公司试图以300万元买断其专利,可见其发明的巨大价值。说到“双向旋转发电机”的发明,也要归功于逆向思维。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发电机有定子和转子,定子不动,转子转动。苏卫星发明的“双向旋转发电机”定子也旋转,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高4倍。苏说:“我倒着想,让定子也‘旋转’。这是他发明的思维基础,也是他发明的一大贡献。

日本是经济大国,但也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所以他们非常崇尚节俭。当复印机狼吞虎咽地消耗大量纸张时,他们会使用一张白纸的两面,一面用于顶部,两面用于底部,这样可以节省一半。对此并不满足,日本理光科学家通过逆向思维发明了一种“反复印机”。复印纸经过它之后,上面的图文就消失了。把它还原成一张白纸。这样,一张白纸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既创造了财富,节约了资源,又使人们树立了新的价值观:节俭固然重要,创新更有价值。

20世纪60年代中期,时任福特一家分公司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找改善公司业绩的方法。他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广受公众关注的新型汽车。在确定客户是最终决定成败的人之后,他开始绘制战略蓝图。以下是艾柯卡如何从客户入手,回溯到设计新车的步骤:客户买车的唯一途径就是试驾。为了让潜在客户试驾,他们必须将汽车放入汽车经销商的展厅。吸引经销商的方法就是对新车进行大规模的、有吸引力的商业推广,让经销商自己对新车型产生热情。实际上,在营销活动开始之前,他必须制造一辆汽车,并将其送到经销商的展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公司营销和生产部门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产汽车模型所需的制造商、人力、设备和原材料都得由公司高层决定。艾柯卡确定了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征求许可的人员名单,然后将整个过程倒过来,从头开始往前推。几个月后,艾科卡的新车野马从装配线上生产出来,并在20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成为福特整个汽车和卡车集团的副总裁。

逆向思维不仅在现代生活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战争时期,有一条小八路,利用逆向思维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各种关卡,将重要信息送到了目的地。事情是这样的: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次敌人包围了一个村子,不让任何人出门,派了一个伪军守着村子唯一通往外界的通道——一座小桥。偏偏村里有一个重要情报要向村外的八路军领导汇报。在如此严密的戒备下,我们怎样才能顺利安全地发送信息呢?村里的一个小八路勇敢地承担了这个任务。黄昏时分,在夜幕的掩护下,小八路悄悄来到小桥旁边的芦苇地里躲了起来。他仔细观察了小桥上发生的事情。他注意到守卫检查站的敌人在打瞌睡。每当有人从村外来,他总是头也不抬地说,回去,回去,村里不让进。所以很多时候,小八路的心情比较好。悄悄走近,上了小桥。就在敌人抬头说话之前,他突然转身朝村子方向走去,故意把脚步声弄得很响。敌人听到后,仍然头也不抬地说,回去,回去,村子不许进。结果小八路顺利过关,安全送出情报,为部队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不也是逆向思维成功应用的结果吗?由此可见,学会并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