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的三要素

信息检索的四要素| [

所谓信息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力,体现在对信息的敏感、选择和消化吸收上。信息意识包括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三个层次。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祖尔科夫斯基在1974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检索的基础——信息源(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信息源的构成

按文献载体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视听型。

根据文档内容和处理程度-一级信息、二级信息和三级信息

按出版形式分为图书、报纸、研究报告、会议信息、专利信息、统计数据、政府出版物、档案、学位论文、标准信息(它们被认为是十大信息源,后八种称为专题文献。教育信息资源主要分布在教育书籍、专业期刊、学位论文和其他不同类型的出版物中)

3信息检索的核心——信息获取能力

(1)了解各种信息来源。

(2)掌握检索语言

(3)熟练使用检索工具

(4)判断和评价检索效果。

判断检索效果的两个指标:

召回率=检测到的相关信息量/相关信息总量(%)

精确率=检测到的相关信息/检测到的总信息(%)

4信息检索的关键:信息利用

社会进步的过程是知识不断生产流通再生产的过程。

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在学习、科研和生活过程中,信息检索时间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

获取学术信息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各种信息进行重组,创造新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达到信息激活和增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