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无钴电池量产加载蜂巢能源引领电池行业进入无钴时代。
务实研发突破资源瓶颈问题
在发布会上,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洪信向与会者分享了公司无钴电池的初衷、主要历程、产品性能特点及未来规划。
杨洪信表示,无钴动力电池一直是锂电池行业非常关注的话题。业内众所周知,钴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全球已探明储量仅约7654.38+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有机构预测2026年后钴资源将出现短缺。近年来,钴的价格多次上涨,持续推高的成本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和最大的钴产品消费国,中国已探明的钴储量仅为8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1.14%。这意味着,如果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没有有效解决钴资源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进口,这也是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最大资源“瓶颈”问题。
事实上,为了解决钴资源不可持续的问题,20多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一直在探索锂电池除钴之路。蜂巢能源作为一家全方位创新型能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资金投入超过5亿元,R&D人员超过1.200人,材料、电池专家超过1.20人。经过几年的深入研发,终于攻克了这一世界级难题,掌握了无钴电池的核心技术。
在无钴正极材料的基础研发方面,蜂巢能源经过200多次中试和3000多次电性能验证,研发出全球首款无钴正极材料,成功获得69项中国专利和46项国际专利。
蜂巢能源基于无钴材料的特性,进行了全面的系统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高速叠层制造技术,按照车规AI智能制造标准研发出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无钴绿色电池,成功通过150℃热箱、140%SOC过充等一系列安全测试,还获得了EC 62660-3/GB T 36544。
量产装车的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无钴时代。
据介绍,本次量产装载的无钴电池组总功耗为82.5KWh,系统能量密度为1.70 Wh/kg。采用标准平台MEB模块,应用航空级隔热材料和轻量化设计。经过全面的性能测试和严格的元器件安全测试,热失控等测试数据远超国家标准要求。搭载在紧凑型SUV车型cherry cat上,常温下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以上。性能强劲,可在5秒内完成整车百公里加速;防水性能达到IP67;低温时能量保持率高,升温速度快。
无钴电池组的优异性能也得到了实验的充分验证。2020年起搭载欧拉样车路试,通过涉水实验、强化路试、车辆充放电性能、急加速、减速电池性能、车辆电池组绝缘检查等多项整车性能测试。累计测试里程80万公里,测试数据优秀。
关于无钴电池的后续产品规划,杨洪信表示,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目前正在规划四款量产产品,分别是无钴H系列115Ah电池、155Ah电池、H Plus系列157Ah电池、无钴E系列165438+。其中无钴H系列115A电池和155Ah电池能量密度为240Wh/kg,115Ah产品已率先量产装车。
业内专家表示,蜂巢能源无钴电池的量产装车可以说是行业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锂电池企业在材料研发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随着无钴电池的量产,动力电池行业将正式进入无钴时代。
蜂巢能源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黑马企业,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发展。在技术研发方面,蜂巢能源在国内外保定、无锡、上海、深圳、日韩、印度等地建立了R&D中心,其独有的高速层压工艺、高安全性无钴电池、长寿命固态电池、汽车级ai智能制造等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2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800多项,PCT国际专利50多项。在全球产能规划方面,蜂巢能源在德国投资20亿欧元建设欧洲工厂,同时在长三角、华南、西南地区快速布局。2021上半年在四川遂宁、浙江湖州、安徽马鞍山、南京溧水等地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和智能工厂。预计2025年全球总产能将超过20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