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的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火器的硬化加工,英国、德国、美国分别研制出使用天然砂轮的磨床。这些磨床是在当时车床、刨床等现有机床上加装磨头改造而成的。它们结构简单,刚度低,磨削时容易产生振动,需要操作者有很高的技术才能磨削精密工件。
1876年巴黎博览会展出的美国Brown-Sharp公司制造的万能外圆磨床,是第一台具备现代磨床基本特征的机器。其工件主轴箱和尾座安装在往复工作台上,箱形床身提高了机床的刚性,并有内研磨附件。1883年这家公司做了一台平面磨床,磨头装在立柱上,工作台来回移动。
1900左右,人造磨料的发展和液压传动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磨床的发展。随着现代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磨床相继问世。如20世纪初,先后研制出行星内圆磨床、曲轴磨床、凸轮轴磨床、电磁吸盘活塞环磨床等。
该自动测量装置应用于1908磨床。1920年前后,无心磨床、双头磨床、滚子磨床、导轨磨床、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相继制造和使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用于镜面磨削的高精度外圆磨床。60年代末,出现了大切削深度、慢进给磨削的高速磨床和平面磨床。20世纪70年代,数字控制和微处理器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磨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