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著名校友
2.张国成(1931—)1952进入云南大学工程学院矿冶系。1954云南大学工程学院等学校组建昆明理工学院,何随院调动。稀土金属冶炼分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各种稀土精矿冶炼和单一稀土元素分离研究。氧化焙烧-催化浸出冶炼氟碳铈矿新工艺研究成功并得到广泛推广。发明了硫酸强化焙烧萃取法冶炼混合稀土精矿新工艺,冶炼精矿量约65438+万t/a;成功地研究了用P204萃取剂从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的新工艺。发明了碱性法生产荧光级氧化铕、P204萃取法生产氧化钕、电化学法氧化还原铈铕离子等新技术,并在工业上得到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贺亮合力基金优秀专利奖1项,科技进步奖1项。荣获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色金属工业系统特殊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孙韩栋(1939 ——),1962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系统研究了我国香茶菜属、红豆杉科、五味子科、伞形科、樟科和地衣等200多种植物的资源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了1700多种单体化合物,发现了一些新资源,发现了500多种新骨架和新类型化合物,其中有20多种具有开发应用价值,发展和丰富了萜类化学。首次发现并阐明了冬凌草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甲素的结构,揭示了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了冬凌草作为抗菌、抗炎、抗癌药物的广泛开发和应用。还开发了华乌头、新驱虫药、咽康舒等药物,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二类新药灯盏细辛注射液已申请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国家科技部二等奖1,中国科学院三等奖1;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奖金300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等荣誉称号。
4.胡永康(1940-)1961云南大学化学系毕业。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加氢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抚顺石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加氢技术的研发,曾担任六五、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成功开发出3825轻油型和3903中油型两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外同类先进催化剂水平,已在8套工业装置上使用,总处理能力760万吨/年,经济效益显著;“八五”期间,指导和参与的“高活性3905催化剂研制”优于第一代轻油加氢裂化催化剂,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多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系列和技术已成功开发和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一等奖,二等奖1,三等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