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效应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技术来源是什么?如何定量计算不同来源的比例?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计算:一种是价值法,计算各种引进技术和创新技术的成本及其占GDP的比重;第二种是物理方法,计算各种技术创新指标的不同科目。
按价值法计算
有三个来源:
第一,通过国际贸易,直接引进新技术,或者进口含有新技术的资本品。比如1991,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只有94亿美元,1999是376亿美元;到2001,我们估算为62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2.7%,占GDP的5.28%。这个比例低估了技术引进的实际情况,因为它不包括中高技术的转让和版权、专利的费用。
第二,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我们可以直接获得新技术。例如,在1991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38亿美元,2002年上升到527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外国直接投资都用于研发;d .
第三,通过国内研发;d支出直接补贴国内企事业单位创新技术,1995国家R & amp;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60%,到2002年为65,438+0.65,438+00%(见表2)。
此外,通过建立电信网络、互联网等技术获取和传播各种知识、技术和信息;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科技交流和人员交流获得新的知识和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价值是无法量化计算的。
物理量计算
如果前两者代表“引进技术”的价值,2001占GDP的比重为9.27%;后者代表“创新技术”的价值,2006年仅占GDP的1.09%。这说明中国的技术来源以引进为主,自主创新为辅。从技术来源计算物理量有两个方面:
一、发明专利来源:中国发明专利的创新来源是国外申请人,占2001授权发明专利的66.8%,其中日本和美国占总数的34.8%。高校和科研机构仅占8.4%,工矿企业占6.6%。这说明如果不开放,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将减少2/3;也说明国内科技界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低,不是国内发明专利的主要来源。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源:外资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体,外商独资企业占199全国高新技术出口的44.5%,中外合资企业占29.0%,合计占73.5%,国有企业占22.5%。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2001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达81.5%,比196高出10个百分点。这说明国有企业和国有单位(科研机构和高校等。)不是高技术生产和出口的主体,也不是高技术创新的主体。
因此,技术来源主要是国外技术,以我国技术创新的企业为主体。这种情况是我国科技国情的基本事实,也是我们提出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发达国家知识和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应用,是中国在过去20年经历了快速的、前所未有的高增长的重要原因。新增长理论创始人之一、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保罗·罗默在解释这一原因时,认为中国和东亚采用了一些先进国家已有的有价值的技能、方法和知识,并应用于本国,这与19年底日本明治维新后发生的过程是一样的。这些国家和地区意识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知道很多创造价值的知识,并通过与这些人的贸易实现这一点,他们可以分享利益。
知识资源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是各国产业间技术竞争和科技的全球化。由于技术输出的溢出效应,国与国之间的技术信息交流有助于各国的经济增长。知识资本的国际传播越频繁,各国的研究成本越低。
中国必须更加积极和开放,利用其“贸易顺差”购买全球知识和技术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同时也是世界贸易顺差国。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贸易顺差为223亿美元。九五期间上升到6543.8+0495亿美元;2001和2002年529亿美元;累计贸易顺差2211亿美元。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不需要保持巨额贸易顺差。它应该加快进口贸易的自由化,购买外国的硬技术和软技术。
从版权和专利的角度看,中国既不是知识生产大国(指版权和专利收入),也不是知识生产和出口大国,更不是知识购买和进口大国。根据世界银行制定的《世界发展指标(2003)》,2001年,中国的版权和专利收入占世界总量的0.02%,而美国达到53.4%,日本14.45%。2001年,中国在版权和专利方面的支出占全球的2.65%,美国为22.37%,日本为15.17%。中国正在加快贸易自由化,出口大幅增加,进口也相应增加。而版权和专利的购买相对不足,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很小。例如,2001年,中国版权和专利支出为6543.8美元+0.938亿美元,仅占全国进口总额(2435.5亿美元)的0.8%。这就需要鼓励国内用户和企业大量购买国外的版权和专利,实行零关税和自由化,进行全球采购,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代价获得知识产权资源和各种国际智力资源。国家应该制定更加开放的引进国际知识产权的政策。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日本、英国等大国不仅是版权(指版权和专利)的出口大国,也是知识产权的购买大国。2001年,美国购买知识产权资源达到6543.8+06.36亿美元,是中国的8.4倍,中国的5.7倍。只要有利于我们的国家利益,有助于促进发展,我们就应该用“贸易顺差”购买全球知识和技术资源。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我们更有能力获取全球知识和技术。
科技全球化
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这是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
实施不同形式的战略联盟和技术* *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R &:d的主要发展趋势,这是因为创新成本越来越高,创新风险越来越大,需要共享R &;d成本,加快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进程。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计,1990-1998期间,全球约有5100个战略联盟,主要由美国企业建立,42%的欧洲企业参与联盟,15%的日本企业参与战略联盟。
鼓励国内企业、国内外企业以不同形式组成战略联盟,形成技术开发体,与发达国家开展技术转让和研发,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由于ICT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使得建立全球创新网络成为可能,在降低各方创新成本和获取关键技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R & amp战略联盟和技术有多种形式。企业创新者之间的联盟;企业、企业创新者和外部创新者,如大学和R&D实验室;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R&D合作、分工与分包;R&D机构和标准计量机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委托、采购、合同合作;大学之间的研发合作等等。鼓励R&D机构的地理聚集发挥更大的作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活动都高度集中。R&D院校的地理集聚表明,随着学习的深入、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知识基础设施和网络的不断完善,集聚的经济效益是可以积累的。在北京、上海、深圳、Xi等城市,R&D机构已经形成聚集区,不仅成为技术创新中心,而且成为高技术产业中心和高技术出口基地。
输出效率
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创新。中国与拥有核心技术创新的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技术差距,但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吸收和采用世界上的各种技术,特别是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资本,加快经济增长,实现“赶超”。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和技术差距在缩小,这种“追赶”效应将趋于减少。为了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中国必须逐步从“模仿型经济增长”转向“创新型经济增长”,从“非核心技术创新型国家”转向“核心技术创新型国家”,就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一样。换句话说,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和综合国力,也必须把竞争战略作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在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中不断创造和形成竞争优势。
创新的关键不仅在于加强国家科技投入,还在于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提高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迈克·E·波特提出了“国家创新能力”。他认为,创新产出主要取决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政策和投资互动。他发现,国家为创新提供的环境对提高创新产出的效率起着重要作用。他认为,不是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投资研发来提高生产力,很多国家的创新能力落后于整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很难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水平。中国属于这种类型,技术能力指数落后于世界其他指数。
世界经济论坛(WEF)2002年和200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竞争程度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提高现有的生产率水平,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生产率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取决于市场的充分竞争程度,经济实力取决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高和加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就是提高和加强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明确指出,除基础科学外,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是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其次是国有事业单位(指大院、大专院校)。这些国有机构长期以来都是由政府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机构,但其技术创新效率极低。笔者统计了国有机构每项发明专利授权量,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一般在3200万-5700万元之间。从不同国有事业单位的政府科技经费效率来看,国有科研机构效率最低,平均每项发明专利的财政科技支出在4200万-7300万元之间;其次是高校,平均每项发明专利的财政科技支出在1100-19万元之间;大中型工业企业效率较高,平均每项发明专利财政支出在300-11万元之间。而外资企业、外国人、非职务申请人不接受任何政府资助,却提供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发明专利。这说明国有事业单位技术创新成本太高,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效率低。
实施旨在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