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玉溪诗序》的翻译及重点注释

原文

灌溉之阳有溪,东流成细雨。或者:冉家尝家,所以姓,也就是。或者:可以染,因其能力而得名,故称染溪。愚蠢地触罪,一头扎进水里。爱是一条小溪,当你进入第二或第三英里时,你会得到最好的。在古代,有龚宇山谷,但现在的家是一条小溪,名字无法确定。秀才居还尴尬,那就更尴尬了。

买玉溪上面的一个山头,是个傻山头。从虞丘的东北方向走六十步,你得到了一个弹簧并买了它,这是一个愚蠢的弹簧。玉泉六穴皆出山而盖。汇合处向南弯曲,是一条愚蠢的沟。所以,背负土石,堵塞其隘口,是愚池。愚公池的东边是愚公堂。它的南面是一个愚蠢的亭子。池中有一座荒岛。美树异石的错位,是山河奇观,好让其老,盐可辱其愚。

聪明人在水多的时候是快乐的。今天一个人看傻子都觉得丢人。为什么?用水盖住,就没法灌溉了。又陡又多岩,大船进不去。静而浅,龙不屑,不能有性,不能利世,适合布施,但虽辱愚,亦可。

宁武子说“国无道则愚”,智则愚。晏子“一天到晚像傻子一样不违反”,再犀利也是傻子。没有人会真的傻。今天,我被道和真理违背了,所以我是个傻瓜。如果你是丈夫,你不能为天下一股流而战,你可以因此而出名。

小溪虽无益于世,却善于学习各种事物,清澈美好,能使愚者笑羡,而不去。虽然布施不符合习俗,但也相当于用笔墨自慰,洗尽一切,捧着各种笼子不避讳。唱傻溪傻歌,不知所措而不违,不知不觉,殊途同归,超越鸿蒙系统,混迹洋人,孤芳自赏而不知所云。于是他写了《八愚诗》,记录在一块流石上。

翻译

灌溉以北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小水。有人说,曾经有一个叫冉的人住在这里,所以这条小溪被称为。还有人说流可以用来染色,按其作用命名为染色流。我因为愚蠢的罪行被流放到小水。我喜欢这条小溪。沿着它走了两三里路,我发现了一个风景极好的地方,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在古代,有龚宇谷。现在我把家安在了这条小溪边,但没有人能决定它的名字。当地居民还在争论,看来要改名了,我就给它起名叫玉溪。

我在玉溪上面买了一座山,叫虞丘。从愚公山往东北方向走了六十步,发现了一个泉,买下作为积蓄,称之为愚公泉。玉泉* * *有六泉,都是山脚下的平地,泉水都是向上喷涌的。泉水汇合后蜿蜒向南,经过的地方叫渔沟。于是他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道,建了一个愚公池。鱼池东面是鱼汤,南面是鱼汤。在水池的中央是愚蠢岛。美丽的树木和奇怪的岩石,高低不平。这些是壮丽的风景,因为我用愚蠢的文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的最爱。但是现在这条小溪已经被蠢话羞辱了。为什么?因为它的水道很低,不能用于灌溉。又陡又急,浅滩多,石头多,大船进不去;隐居狭隘,龙族不屑。它养不起云,养不起雨,对世界不好,跟我一样。那样的话,就算被侮辱了,叫傻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国乱则傻”,是智者故意装糊涂。晏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意见,喜欢装傻”,也是一个故意装傻的聪明人。他们都不是真的傻。现在我政治清明的时候,做了违背真理的事,就没有比我更蠢的人了。所以世界上没有人能和我竞争这个流,我有专利给它命名。

溪水虽对世间无益,却能映照万物,使明彻清秀,使声如石,使愚人微笑,令人心疼。虽然我不世俗,但我也可以用文章安慰自己,用写作的自由驱动一切,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物都逃不过我的笔墨描绘。我用傻话唱羽西,觉得没有什么违背理智的。我仿佛有了相同的归宿,超越了天地,融入了神秘的寂静,在孤独和寂静中没有人能理解我。于是他写了《愚人诗八首》,写在一块流石上。

写作背景

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川为伍,从山川中寻求慰藉。他所有的悲凉和愤怒只能向山川发泄。所以他此时写的山水,充满了作者深深的跌宕起伏。他在一首诗中说,“到山川去,动情唱《离骚》(《南亭夜行七十韵》)。这篇文章是赢得诗人主旨的好文章。

文章结构

第一段

解释溪流的地形方位——“灌溉之阳”和“东流入潇水”,并引入两种不同的名称——有的给这条溪流以姓,有的根据溪流可染的事实称之为“染溪”。改名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因“以愚触罪”被贬至此地;二、古有“龚宇谷”之说;第三,当地居民对这条小溪的名字争论不休,“所以它更愚蠢。”而且这条小溪又深又窄,对人毫无益处,所以叫“玉溪”。

第二段

从“玉溪”而来的是“邱宇”和“玉泉”,从“玉泉”而来的是“鱼钩”和“鱼池”,而“东有玉堂”、“南有玉亭”、“中有玉岛”则是着眼于“鱼池”而写的。告诉“八愚”,坚持诗。

第三段

《论语》首先说“智者乐水”,然后换了一只笔,极流不适合用,依次陈述了“孤家寡人辱愚人”的理由:“无灌溉”、“无大船”、“无性”。为自己的才华被压制而愤怒,就像玉溪的“山河奇观”和“无益于世”

第四段

《论语》中,宁武子“智愚”,晏子“锐愚”,以衬托自己的“愚”,最后归结为溪流的命名。真理的讽刺,字里行间既有褒又有贬,自有深意。前四段,可以说,既是嘲讽羽西,也是自嘲。

第五节

用“虽然小溪不利于世界……”这几个字与第三段“不利于世界”对比,代表小溪进行嘲讽;就拿“虽然送礼不符合习俗……”作为对比,用第四段“反对理性,反对事物”来自嘲。被称为“蠢”,其实并不蠢。所以把流的傻和自己的傻写成一组,达到“茫然而不违,无意识而归原地”的境界,形神俱忘。句末结束话题,回到序诗。

他把玉溪的纯洁和美丽与他高尚的情操和文采联系在一起,把玉溪不能造福世人的遗憾与不能施展抱负的苦闷结合在一起。他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柳宗元才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领略到这条孤独而美丽的小溪,也正是这条小溪才能告慰柳宗元这样才华横溢而又贬谪到这偏僻之地的人。看来玉溪遇到了最合适的主人,柳宗元也在这里找到了最合适的住处。然而,这些话的字里行间,却有很多愤怒的声音!

欣赏要点

1,意义深远。

作者不客观地描写自然景物,而是以物为借口,进行叙述和讨论,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正如《中国古代文学观》对这篇文章的评论:“整篇文章都写着‘蠢’字,是俞希自诩的。玉溪的风景太美了,自己的行动也太美了。入关前后拍的照片要有区别,有意思,描写最好。”就第二段来说,只有一百个字,一连用了十二个“笨”字。其他段落也都标有“蠢”字。这样文章就有了向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作者在对美丽山川的描写中反映出自己的影子。玉溪有“清丽”的美景,却被遗弃在荒凉寒冷的旷野。没有人参观它,没有人涉足它,甚至没有人问。这不就是作者的遭遇吗?只有痛苦的柳宗元欣赏玉溪的美景,只有孤独的玉溪同情柳宗元。他感叹,这么美的风景被遗弃在偏僻的荒野,被别人鄙视。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他倾吐了自己的野心和才华,被埋没和攻击。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经历和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压制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写风景善于布局

本文在记录玉溪八景时,我擅长拍照和排版,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很清楚,立体感很强。读者仿佛跟着作者从潇水入溪,逆流两三里,上岸,爬上坡,向东北行六十步,见六孔泉,顺着泉沿沟向南,见一大池,往池东,出得南阁,回望池中美岛。除了写风景之外,还描写了作者如何被贬水,如何迁居于此,如何定居于玉溪,还讨论了玉溪的命名问题。在这么短的篇幅里,把讨论、叙述、景物书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讨论清晰,叙述有序。

注意下列带点单词的发音

你在水上摔倒是很自然的,但是你不能控制自己。土、石、石的担子也很难担,你的关口也很难填。

相关资料

第一,关于“序”

序言,一种文体,作品或诗歌前的描述性文字。之后是宴会套序列,礼物序列等等。古代人聚会宴饮时,常常一起写诗。诗作完成后,他们推荐一人作为酒席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然之后没有聚会,但也互相赠送作文,以示告别、祝愿和鼓励,这是赠送的序章。如韩愈《送李盘古序》。

二、永州的地理环境

湖南永州在当时是一个闭塞的地区,但著名的九嶷山却巍然屹立在其南,衡山的残脉蜿蜒在其北,武陵山脉中的岳城岭和都庞岭绵延在西南,奔腾的湘江和小水渡河穿州而过,汇入境内。因此,整个州的丘陵和山谷起伏,河流纵横,景色非常壮丽和美丽。

做出赞赏的评论

《玉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其八首愚诗所作的序。

《八愚诗》是柳宗元贬谪永州后,为排解心中积怨而写的一组诗。八首愚蠢的诗已经丢失了。

一般来说,序言有两种,一种是书的序言,一种是其他的。书序一般用来陈述作者的主旨,多在文章的开头。辞别一般用来送别朋友《玉溪诗序》是本书的序,是柳宗元陈述了他写《八蠢诗》的主旨。

《羽西诗集》的整篇序言,就是写一个“蠢”字。全文共分六段,第一、二段写的是小溪和小溪附近的山、泉、沟、塘、堂、亭、岛,分别命名为渔溪、虞丘、玉泉、渔沟、鱼池、渔塘、渔岛。第三段是写一个名字很傻的流的原因。第四段是写傻子的类型和性质。第五段讲的是傻子的乐趣。最后一段是归结为八首蠢诗的原因。

玉溪原名r m 4 n溪。为什么叫r m 4 n流?有人说,这里曾经住着一个叫冉的人,因姓而得名,所以叫。还有人说小溪可以染色,所以叫染色溪。简而言之,无论它被称为冉熙还是冉熙,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为什么要更改流的名称呢?正所谓“居土之人犹存,不能不更。”这意味着当地人无休止地争论它是冉熙还是颜夕,所以他们必须改变它。但是,为什么要改成玉溪呢?因为“触罪之愚,水上之尴尬。”爱是一条小溪,当你进入第二或第三英里时,你会得到最好的。在古代,有龚宇山谷。如今,家是一条小溪,名字却无法确定...所以叫玉溪。"

“触蠢之罪”就是我犯了罪,因为糊涂触犯了刑法。“落水”就是被贬到小水之地。“得其所益者”,就是找一个风景极好的地方,安顿下来。这里的“家”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定居和停留。“龚宇谷”在今山东临淄西部。“今家为溪,名不可定”,“故名曰玉溪”,意思是现在我依此溪而居,不知取何名。鉴于古代的龚宇山谷,我把这条小溪的名字改为玉溪。

事实上,愚公并不愚蠢,所以他自称为愚公,这只是对黑暗政治的抗议。同样,把西溪改名为玉溪,也是对黑暗政治的抗议。不仅如此,“出丑”更是对黑暗政治的抗议。“和傻子碰个罪”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言下之意,聪明人是不会做所谓犯罪这种蠢事的。不仅和他的老婆孩子扯上关系,还和他生活的地方扯上关系,这是多么不公平啊!这难道不是对黑暗政治的抗议吗?

更有甚者,连“玉溪之上”的山头,山头东北60步的泉,泉交汇而向南弯曲的沟,隘口被负土累石堵塞的池,池东的堂,池南的亭,池中的岛...虽然“美树异石错落,皆是山水奇观”,但都以愚字命名,称为愚山、愚泉、愚沟。这是为什么呢?都是“给老的,咸的,傻的。”这就更不公平了,自然也是对黑暗政治的抗议!

“汇流向南弯”是指泉水汇集在一起,蜿蜒向南。“好树怪石交错”就是好树怪石交替展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和愚蠢本来就没有关系。“现在,愚者独自在溪流中是一种耻辱”。这是允许的吗?说的是一个道理,“盖得太差,不准灌水。”又陡又多岩,大船进不去。又浅又窄,龙不屑。它不能造性造雨,对世界无益。适合付出,却又屈辱又愚蠢。"

“它的流量很低”是指小溪的水位太低。急,指水势急;岩石是指海滩石。深而浅,是指山谷深,溪流浅而窄;龙不屑,就是龙不屑活着。小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人们说它能制造麻烦,引发洪水。“对世界没有任何好处,却适合布施,但虽辱愚,亦可。”这些话的意思是,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有益的东西,但是和我差不多,用愚蠢的标题羞辱它是可以的。但是把傻子和我联系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愤怒和不公,所以说小溪“适合布施”,用傻子的头衔来羞辱小溪,自然是一种愤怒和不公。

小溪是无辜的,我们应该仅仅因为“给家就是小溪”就用愚蠢的称号羞辱它。而“我”也“以愚触罪。”那么,“我”是一个怎样的傻瓜呢?由此,我们转向写作傻瓜的类型和本质。

傻子有三种,一种是像宁武子一样,“一国无道,方为蠢”;一个,像颜回一样,“千万不要像傻子一样不听话”。宁武子是“智愚”,颜回是“智愚”。所以他们“一定不是真的蠢”——他们不是真的蠢。

春秋时期爱国人士宁武子,姓宁明玉,谥号吴。《论语·公冶长》说:宁武子,国清时甚巧;当国家黑暗时,他装聋作哑。他的聪明别人能做到,他的愚蠢别人做不到。颜回,字子渊,是孔子的忠实弟子。《论语》记载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课,他从来不发表不同意见,显得很愚蠢。但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能充分发挥我教他的东西,所以颜回并不傻。

像宁武子和颜回,当然也不傻。其实为什么不傻呢?应该说都是聪明人。“智”,智慧;“瑞”,访问。“智”和“睿”都是聪明的意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是聪明和装傻;“做一个头脑敏锐的傻瓜”就是明白装聋作哑。所以宁武子和颜回并不是真的傻。而“我”的愚蠢则完全不同:“在今天,被赋予正当的方式,是与理性和事物相违背的,所以任何人都是傻瓜,除了我什么也不是。”这才是真正的傻子!

“有道”就是皇帝英明;“在正道上”就是遇到贤明的天子;“违反理性”就是违反理性;“不一致”是一种谬误。这都是永镇创新。

公元805年,是唐顺宗的永贞元年。王、王、柳宗元等人进入朝政,开展政治革新运动,把矛头指向豪族、藩镇、宦官,做了一些有益于民的事情。由于主客观原因,这场运动只持续了146天,就被宦官勾结富庶贵族家庭镇压下去。结果,顺宗李咏被迫让位给宪宗春日太子李。淳礼上台后,杀了王,逼王死,于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所谓“正途”,就是像宪宗一样,遇到天子。像宪宗这样的天子是明智的吗?很明显,说这样的天子英明,纯粹是讽刺!所以所谓的“违背理性”、“事物矛盾”都是讽刺。“夫若为夫,不可争天下一流,而可名之。”就这样,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和我争这个流了。只有我拥有它,并把它命名为玉溪。这更让人愤慨!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朝廷规定终身不得迁居。也就是说,柳宗元只能在贬谪府老死。这自然是对柳宗元最重的打击。面对这沉重的打击,柳宗元积聚在心中的怨恨无法发泄,只好寄情于山川,以逃避尘世,麻醉自己。这就是他写第五段的原因。

“善于博采众长”就是能够博采众长;“清丽”就是干净明亮,美丽清澈;“夹石”是水声的铿锵之声,有石头般的声音;“洗万物”就是洗世间万物;“各种状态的笼子”是指包括各种形式;“鸿蒙系统”是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超级鸿蒙系统”意味着出生;“伊稀”指的是一种无法感知的空无一物的寂静状态;“混望洋人”就是混自然,不分物我;“孤独”就是孤独;“我认识的莫”就是没人认识我。

这段话表达的还是一种愤怒和委屈。

本段开头第一句说“流无益于世”,情绪有点低落。但是,一转笔,感情的颜色就完全不一样了:溪水能反映一切,干净明亮,美丽清澈,铿锵有力,声音像石头。这是一个多么宁静、悠闲、美丽、和谐的世界啊!把这样一个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黑暗政治相比较,哪个肮脏哪个光明不是很明显吗?这样的世界难道只能让无知的人会心一笑,心向往之,乐不可支吗?如果是,那些聪明人怀念的是怎样的世界?真的是字里行间,发人深省!

然后,再一转笔,我开始表达我的想法。“布施不俗”的言外之意是我被排除在世界之外。被排挤后,虽然寒冷孤独,但有一支笔,可以洗涤世间的一切,包括各种形态,陪伴和安慰自己。在这无垠无垠的大自然中,回归自然,自得其乐,不是比生活在那个黑暗肮脏的世界里更好吗?干净又孤独,没有人能理解我,这不是宣扬生而无争的思想,还是在表达自己心中的愤世嫉俗的不公正!

《羽西诗集》的整篇序言,就是写一个“蠢”字。从“以愚触罪”到“以愚言唱愚流”,充分表达了一个遭受沉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犬儒主义,同时强烈控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

《玉溪诗序》重在抒情,文章以愚痴为线索,将自身的愚痴与溪水的愚痴融为一体。明明是个风景极好的地方,却“给家是条小溪”,因为我就住在这条小溪边,忍不住把蠢话强加在小溪上。明明是“美树异石错位,山水皆奇”。因为我,我忍不住把那个愚蠢的词强加在山丘、泉水、沟渠、池塘、厅堂、亭台、岛屿的头上。作者就这样把自己的愚蠢与溪流、山丘、泉水、沟渠、池塘、厅堂、亭台、岛屿的愚蠢融为一体。从溪流、山丘、泉水、沟渠、池塘、厅堂、亭台、岛屿的屈辱中,我们自然可以想到作者所遭受的屈辱。溪流、山丘、泉水、沟渠、池塘、厅堂、亭台楼阁、岛屿似乎都是作者苦难的知音,奇石怪树成了作者耿介性格的象征。文章清新优美。前两段基本是叙述,在其中抒发感情,后三段主要是议论,在其中抒发感情。语言简洁生动,结构严谨贴切,不愧为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