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电话和电脑产生的符号“时间”是什么?
1832 10 6月1日,一艘名为“莎莉号”的游轮从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港驶往美国纽约。途中,游轮遭遇风暴。很多人因为晕船而生病,却无法与岸边取得联系。美国著名绘画教授莫尔斯也在船上。他反复呕吐,感到极度不适。因为这次旅行,41岁的莫尔斯决定放弃成功的绘画生涯,研究发明一种用电送信的方法——电报。
莫尔斯走上了科学发明的崎岖之路。由于没有电学知识,他急切地学习。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向电工寻求建议。他把画室变成了电气实验室,在角落里堆着画架、画笔和石膏像,让电线、电池和灯成为房间的“主角”。几年后,莫尔斯终于掌握了电学知识,但他已用尽所有积蓄,生活贫困。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我被生活压垮了!我的丝袜破了,帽子也过时了。”
为了生计,莫尔斯不得不重操旧业,成为1836纽约大学的艺术与设计教授。然而,他仍然痴迷于研究和发明电报。在业余时间,他继续从事发明电报的研究工作。
"应该用什么符号来代替26个英文字母?"莫尔斯苦苦思索。他认为在他之前的科学家经常设计极其复杂的设备来表达26个字母,结果是一次次失败。他意识到必须简化26个字母的信息传输方法,这样设计电报机的结构就会简单。于是莫尔斯一次又一次地画了许多符号:点、线、长线、短线、曲线、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最后,他决定用“点、横线、空白”来承担发射机的信息传输任务。他为每个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设计了代表符号。这些符号由不同的点、水平线和空格组成。这是电信史上最早的代码,后来人们称之为“莫尔斯电码”。
有了电码,摩尔斯立即着手开发电报机。在极度贫困中,他于1837年9月4日成功研制出一台发射机。它的装置很简单,由一把电钥匙和一组电池组成。按下这个键,电流就会流动。按压的长短和长短,表示不同的信号。之后,莫尔斯不断改进发报机。
1844年3月,莫尔斯准备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修建一条长约64公里的线路。为此,他要求美国国会为实验补贴3万美元。经过激烈的辩论,国会最终通过了一项资助莫尔斯实验的法案。
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进行电报收发实验。年过半百的莫尔斯在约定的时间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他的助手立即收到了电报,上面只有一句话:“上帝创造了多么大的奇迹!”事后,莫尔斯解释说:“当一项发明最终从幻想中走出来,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时,没有什么比这种虔诚的感叹更恰当的了。”
莫尔斯既是画家,也是自学成才的科学家。他以发明电报的伟大创举,揭开了人类电讯史上新的一页。
电话的发明
电话的发明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大批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早在1876之前,许多科学家已经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通信方式。但历史上一般认为,第一部电话是在1876年在美国投入使用的,电话的发明权应该属于美国的亚历山大·贝尔。然而,这个伟大的发明是由一次偶然的事故激发的。
1871年,贝尔从苏格兰回到美国,成为波士顿大学的声音生理学教授。贝尔的父亲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聋人手语的发明者。贝尔的妻子曾经是他的学生,一个失聪的女孩。除了研究声学和教授手语,贝尔还致力于开发多路电报系统。1875年的一天,贝尔和助手沃森在两个房间里合作做实验。因为机械故障,沃森看护下的发射器上的一个铁片在电磁铁前不停地震动。这种振动导致波动的电流沿着导体传播,从而导致相邻房间的一块铁以同样的方式振动。振动发出的微弱声音被贝尔听到,引起了这个善于发现和思考的年轻人的极大关注,激发他产生新奇的联想和想法。1875年6月,贝尔和沃森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传声机器——磁电式电话机,并于1876年2月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
这种电话的原理是:对着麦克风说话,麦克风底部的金属振膜随着声音振动,振膜的振动带动一个磁簧相应振动,使电磁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通过导线传到听筒,听筒上的振膜相应振动,声音被还原。
但是,机器真正开始工作是在1876这一天,3月10。当时贝尔正在做实验,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脚上。他忍不住对着麦克风对着在另一个房间的华生喊:“华生,快来帮我!”“没想到,这声呼救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电话传送的声音,沃森从听筒里清晰地听到了贝尔的声音。
贝尔发明了电话,格雷用同样的原理发明了液体电话。而无独有偶,在贝尔提交专利申请的同一天,格雷也向纽约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并将专利发明权转售给美国最大的公司威斯汀电信。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电话发明权官司,持续了10多年。后来经过详细调查,发现贝尔大约提前两个小时在Bigret申请了专利,法院判决电话发明专利属于亚历山大·贝尔。
从那以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也致力于电话的改进。1878年,他开发了碳麦克风,并获得了专利。他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电话的性能。直到今天,我们的大多数电话仍然使用碳麦克风。原来的电话机身要自带电池和手摇发电机才能发出通话信号,只能用于固定通话。从1880到1890,出现了一种“* * *电电话”,可以一起使用电话局的电源。这一改进大大简化了电话结构,使用方便。拿起手机就可以打电话。自动电话是以* * *电话为基础的小拨号电话。从那时起,人们可以通过交换打电话给任何人。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话不仅数量激增,而且品种和功能也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除了传统的手动电话和自动电话之外,还有许多特殊的电话。如果你能充当“值班秘书”的录音电话和写作电话、即时听觉电视电话、方便的无绳电话、便携式移动电话。此外,还有“数字电话”、“口腔手机”,甚至可以让聋人说话的“聋人手机”也试制成功。
严格地说,很难界定谁发明了计算机。
计算机的本义是“计算器”,也就是说,人类会发明计算机,最初的目的是帮助处理复杂的数字运算。手动计算器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7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亲担任税务局长。当时的货币制度不是十进制,计算起来很麻烦。帕斯卡利用齿轮原理辅助父亲,发明了第一台可以进行加减运算的计算器。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对其进行了改进,发明了一种可以做乘除运算的计算器。之后虽然对计算器的功能进行了改进和细化,但真正的电动计算器还是要等到公元1944年才能制造出来。
第一台真正可以称之为计算机的机器诞生于1946年的美国。它是由毛启立和埃克特发明的,它的名字叫ENIAC。这台电脑用真空管处理信号,所以体积巨大(占一个房间),耗电高(镇上的人都知道什么时候用,因为家家户户的灯都调暗了!),而且记忆容量很低(只有100字),但已经是人类科技的巨大进步了。而我们通常称这种使用真空管的计算机为第一代计算机。
第一代电脑有两个教室那么大,比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个人电脑要小很多。当时电脑部分是真空管(现在找不到了)存档的东西是打孔卡。没有前人的设计理念,没有计算机的发明,现在还很难界定谁发明了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