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的唯一成分论是否合理?
不合理。因为光看配料表,很容易说这个成分不好,那个成分不好,这是不准确的。
比如NaOH,很多人说它有害,会腐蚀皮肤,其实没那么简单。NaOH俗称苛性钠。听到这个词,你会从字面上感觉它对皮肤有伤害,但你不知道NaOH和KOH是化妆品中常用的原料。比如我们常用的肥皂洗面奶,肥皂沐浴露,都需要它们来中和脂肪酸。在这种情况下,碱被酸中和成盐。而且有些化妆水会加入少量的KOH和NaOH来软化角质。
国家对化妆品中可用的原料有明确的规定,KOH、NaOH都是国家批准的原料。产品是否具有腐蚀性与碱的浓度和pH值有关。
所以不能只看某一种成分就说一个护肤品好不好。另外,成分的浓度比,目前大部分品牌都会在包装上列出护肤品完整的成分表,但是你不知道浓度比。同样的成分,如果浓度比例稍有不同,护肤品的功能就会大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护肤品供应商敢于公布成分,而不用担心你可以用这个成分表做出同样的护肤。这个比例是护肤品厂家的商业秘密,不可能透露给你。不用说,普通网友没有能力检验这个比例,就算是专业人士也很难百分百复制一款护肤品。
所以,仅凭掌握一些成分知识来判断护肤品的好坏,确实有失偏颇。比如一款保湿护肤品中含有玻尿酸,其浓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有很好的保湿效果。如果里面的浓度很低,即使含有,也没什么用。
成分的等级是美容界的最高机密。除了成分的浓度,成分的等级,也是不会在配料表里说出来的秘密。因为食材和原料也是分等级分类的。尤其是植物提取,由于溶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提纯程度不同,配料表中的同一个名字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功能。
同样,“玻尿酸”也有高至几十万元,低至几万元的不同档次,有大分子和小分子之分。最后,出现在不同的品牌,实际使用中体现的保湿效果当然也不尽相同。
同样是“可溶?胶原蛋白分子的大小也使得对皮肤的保湿效果不同,当然原料的价格也大不相同。
同样是“薰衣草精油”,但是不同种类,不同产地,对薰衣草的护肤效果完全不同。
配料的添加顺序和制作方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配料的添加顺序和制作方法不同,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品。
生产工艺是厂家的秘密,所以即使用同样的配方,成分一点都不差,也做不出同样的护肤品。这说明除了成分的浓度,护肤品的制作工艺也很重要。
作文表的局限性很多,作文表不能告诉我们的秘密太多了。但如果不看配料表,局限性会更大,消费者会更无所适从。毕竟这是产品上唯一相对可信的信息来源。所以,只有了解这些局限性,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但是仅仅从成分表来辨别一款护肤品的好坏肯定是不容易的。
希望能走出网上对成分的误区,让成分表只能作为选择护肤品的部分参考。根据成分、肤质、实际使用效果等诸多综合因素来选择护肤品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