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一模到顶的施工方法?
1,前言
桥墩一模到顶施工技术是铁路桥梁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不留施工缝、工程质量高、施工安全、劳动强度低、材料消耗低、整体投资少等优点。实践证明,它比常规施工有很大的优势。该方法是基于宝兰二线渭河5号大桥施工中桥墩一模到顶施工的设计和施工实践。
2.施工方法的特点
2.1墩身及托盘顶帽混凝土整体性好,无施工缝,质量容易保证。
2.2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组装模板的高空作业改为平面作业,施工安全性高。
2.3利用底座顶部的预埋件控制模板位置简单方便。
2.4模板就位准确,操作方便,偏差小。
3.适用范围
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铁路、公路的圆形、圆头、矩形桥墩的施工,墩高在20米以内。
4.施工技术;也就是过程原理。
4.1流程原则:
桥墩一模到顶一次成型施工技术的关键是模板的设计方案和混凝土浇筑后整体模板的拆除措施。为便于吊装,模板仍分段制作,每段高度控制在4.0M左右,圆形桥墩设计成两个半圆,模板纵横缝用槽钢或扁钢加固。托盘顶盖的模板应根据设计要求分成四或六部分,模板的接缝应用钢板粘合并打磨平整。整个模板除托盘外无支撑。模板拆除可采用“顺拆法”或“逆拆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设计模板时,墩柱模板的高度必须缩短3-5CM。立模时,对称垫上木块,木块之间的缝隙用粘土填充(此部分属于基础与桥墩的结合处,不会影响美观)。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垫块,再移动模板连接螺栓,使模板自重下降,其余可照常拆除。
4.2工艺流程图:
4.3施工工艺:
4.3.1施工准备
为了充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体现施工速度快的特点,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劳工组织
施工前对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优化两者的结合,确保施工进度。(例如表1)
表1码头作业班组劳动组织
2.机器和材料
(1)根据图纸调整模板,安装到位。
(2)模板连接构件组装到位,脚手架所有钢材组装到位。
(3)钢筋绑扎和制作,预埋构件进行检查和组装就位。
(4)运输设备、搅拌机具、起重设备、振捣设备准备齐全。
(4)放线墩柱,画出其截面构件的位置和垫块的高度,进行技术交底。
模板吊装
(1)墩柱模板组装前,应打磨光滑,模板内表面无锈蚀。
(2)模板在地面上分层连接,接缝处用钢板胶合打磨。
(3)模板高空连接时,模板接缝应搭接良好,连接后内表面应整体修整打磨。
(4)托盘、顶盖和支架应在地面组装,整体吊装。
(5)支架处应搭设脚手架进行支撑和加固,防止支架处应力集中和变形。
(6)搭建卸料平台,根据桥墩高度确定卸料斗长度。
浇筑混凝土
(1)严格按照施工单,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宜控制在1cm)和各种外加剂。
(2)捣固时,应分层均匀捣固,捣固应密实。不要漏捣、重捣或捣得太深,捣时不要靠近模板。
(3)混凝土灌注到墩身时,应与串筒对齐,以防止工作人员在外面受伤。
(4)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防止模板因钢筋不稳或漏浆而变形。
(5)检查预埋件和钢筋安装的数量和位置。
(6)制作好试块,注意数据收集。
4.3.4拆除模板
(1)拆模时,应将模板整体松动,拆除墩身模板垫块,然后拆除模板顶帽托盘。
(2)模板拆除时,应有专人指挥,防止模板碰撞桥墩,影响桥墩质量。
(3)牛腿模板应随后拆除,以确保牛腿处的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且不影响桥墩的质量。
5.机器和设备(如表3)
6.质量管理
6.1质量标准(如表4所示)
6.2质量控制
1.模板搭接缝光滑。
2.模板支撑尺寸误差3.0MM,模板中心误差10MM,截面尺寸准确。
3.模板应逐层刷脱模剂,并在浇筑前清除振捣时逐渐到达模板的混凝土。
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5.为了防止模板变形或漏浆,应在模板的连接处进行搭接焊,以加强模板。
6.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挥操作,确保墩柱质量。
7.仔细检查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位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成立QC小组,解决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并注意收集资料。
6.3质量检验手段
1.用光电测距仪检查桥墩的中心位置。
2.模板表面平整度用2.0M靠尺检测。
3.用5.0M卷尺和双向直尺检测预埋件和钢筋的位置。
4.垫块的高度通过水准测量来检测。
5.混凝土浇筑应目视检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不冒泡,每次移动距离为40-50CM。
7、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强化安全意识。
2.高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严禁高空抛掷物体。
3.经常检查线路,防止电线漏电。
4.起重设备和进料斗要经常检查,钢丝绳要检查保修,各种紧固件要加固保修。
5.悬挂危险标志,警示牌按规定操作。派专门的安全员随时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6.由专人负责起重设备的指挥,加强沟通。
7.强化岗位责任,奖惩分明。
8.效益分析
这种方法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紧凑的工序缩短了30%的工期。
2.节约20%的劳动力1.5万元,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3.模板采购成本更低,比滑模、爬模低50%,周转次数更多。
9、工程实例
在宝兰二线渭河5号特大桥施工中,采用了一模顶进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有21个桥墩,平均高度约为10M。采用两套模板循环施工,仅用60天就完成了。所有桥墩质量优良,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全桥被施工单位评为“优质工程”,节省了大量钢材和人工,为企业创造了。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