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火箭?
к e tsiolkovsky提出了设计原则,R.H. Goddard飞了第一枚火箭。
1903年,俄罗斯的к E tsiolkovsky提出了制造大型液体火箭的思想和设计原则。1926年3月16美国火箭专家、物理学家R.H .戈达德驾驶第一枚液体火箭飞行。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火箭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中各种可控火箭武器(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发展最为迅速。从火箭弹到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反舰导弹,以及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各种战术导弹、战略导弹。
各种火箭武器都在朝着提高命中精度、抗干扰能力、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方向发展。此外,反导、反卫星等火箭武器也在研发中。在地对地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载火箭,已经广泛用于发射卫星、载人飞船和其他航天器。
扩展数据:
中国古代的火箭有箭、轴、羽、火药筒四部分。火药桶的外壳用竹筒或纸板筒制成,内装火药。筒体上端封闭,下端敞开,保险丝从筒体侧面的小孔中引出。点火后,火药在气缸内燃烧,产生大量气体,高速向后喷射,产生向前的推力。
其实这就是现代火箭的雏形。火药筒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推进系统。利箭具有穿透人体的杀伤力,相当于现代火箭的弹头。尾装箭羽在飞行中起稳定作用,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稳定系统。箭杆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箭体结构。中国古代火箭的轮廓图最早记载于公元1621年毛编撰的《武北志》一书中。
火箭出现后,在中国很快被用于军事行动和民间娱乐。10 ~ 13世纪,宋金元战争中使用火枪、飞枪、雷炮等火药武器。当时的飞炮类似于现代的火焰喷射器,是一种原始的火箭武器。
北宋末年,在民间流行的烟火表演中,人们利用火药气体的反应,制作出能高飞升空的“流星”(或称“火苗”)和“鞭炮”,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从工作原理上来说,流星鞭炮具有火箭的特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