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叶酸技术发展史(叶酸、合成叶酸、活性叶酸)
1945年,科学家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类似叶酸的人工物质。人们服用后,可以在体内转化为叶酸,从而被吸收利用。这种人工物质被命名为合成叶酸。合成叶酸是天然叶酸的稳定而廉价的替代品。到目前为止,它是世界上销售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形式的叶酸,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叶酸和叶酸在汉语词汇中都叫叶酸。其实两者差别很大。前者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属于活性叶酸,后者必须经过人体转化才能利用,属于非活性叶酸。
有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事实:人类代谢和合成叶酸的能力远不及很多动物——比如,只有老鼠的百分之一!成年人每天摄入超过200微克,就会有合成叶酸残留,导致恶心、腹胀甚至过敏等一系列不耐受问题。因此,科学家在完成合成叶酸的产业化后不久,就开始为合成叶酸的升级做准备。1965年,首个含5-甲基四氢叶酸的产品在欧洲上市,拉开了活性叶酸的序幕。5-甲基四氢叶酸是天然叶酸的主要成分,是人体内源性叶酸的主要成分,也是体内叶酸代谢的目标产物。5-甲基四氢叶酸也继承了天然叶酸的不稳定性。
2000年,科学家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6S-5-甲基四氢叶酸的钙盐形成了稳定的晶体——利用晶格能的抗氧化作用,一举解决了产品稳定性的问题。这个技术门槛很高!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两家公司拥有这样的专利技术,一家欧洲公司和一家中国公司。分别发明了I晶型和C晶型。c取自中国的首字母,反映了中国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早期工业化的活性叶酸是以合成叶酸为主要原料,配以重金属、甲醛、对甲苯磺酸等辅料生产的。这样得到的活性叶酸可以满足人体的安全需求,但对生命早期的胚胎来说不够安全。胚胎没有负责解毒的肝脏,对有毒物质的耐受力非常有限。有毒分子可能会破坏胚胎。上述辅料不仅具有重金属毒性,还具有遗传毒性。水晶C的科研团队将产品的质量标准提升到满足胎儿安全要求的高度:首先淘汰使用有毒原料的落后工艺,实现本质安全;其次,对所有工艺杂质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两种存在安全隐患的杂质,并开发了专利技术将其去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在性能和安全性上达到了天然叶酸的水平,但在稳定性上明显优于天然叶酸——这是天然活性叶酸,是活性叶酸的升级。经权威部门检测,归化活性叶酸已达到实际无毒物质的水平。
总结:富含叶酸的动植物食物是叶酸的最佳来源,也是补充叶酸的首选。含叶酸的食物在烹饪过程中,要避免酸碱过多和长时间加热,尽可能保护叶酸不被破坏。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的孕妇和儿童需要大量的叶酸,因此需要服用叶酸补充剂来弥补食物中叶酸的不足。合成叶酸虽然便宜,但需要先代谢掉,所以人类从中获益有限,还面临着叶酸残留的安全隐患。活性叶酸可以直接被吸收利用,绕过了代谢环节,解决了这些问题。但由于杂质含量高,使用有安全隐患的原料对胎儿并不安全。天然活性叶酸纯度高,本质安全,是活性叶酸的升级。
其中,6S-5-甲基四氢叶酸钙又称:L-5-甲基四氢叶酸钙、5-甲基四氢叶酸钙、甲基叶酸、活性叶酸、归化叶酸、五甲基、叶酸钙、果蔬叶酸、6S-5-甲基四氢叶酸钙、N-甲基四氢叶酸钙、C型6S-5-甲基四氢叶酸钙、CAS 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