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推动了美、俄、德、意的革命和改革,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工业社会里,它日益分化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个地方,冲击着旧的制度和旧的观念;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都是发明家发明的。

1712年,一位名叫托马斯·考曼的英国人获得了一项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

1764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778约瑟夫·布拉姆卫生间

1796宋飞平版印刷

1797亨利·莫兹利螺旋切割机床

1781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纽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初具雏形。

富尔顿轮船1807

1812特雷维塞克科尔尼锅炉

斯蒂芬森蒸汽机车

1815韩大卫矿灯

1844程一兰开夏郡锅炉

工业革命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工业革命对改造社会的作用往往超过政治革命,但并不像形式上的政治革命那样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引起局势的巨大动荡。生产力的意外发展,工厂制度取代手工业作坊的巨大变革,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新面貌,并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快速演进。几十年来,以农业和农村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变成了以工业和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大规模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新城市的崛起,老城区的改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大趋势,国家走向城市化社会的趋势,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等等。,都使普通人和政治家在他们的处境下大为惊讶、难过和高兴,但他们只能适应和下定决心。

这种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表现。后者体现了创造和进取的精神,竞争意识,比前者更具挑战性。它以不可逆转的势头,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习俗、价值取向乃至择业标准。在这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剥削和压迫,“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十分明显。于是,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并组合成一些新的社会利益集团。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

与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相比,工业资产阶级具有更强的进取精神和在自由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它以使用机器的工业为基础的成就,远非旧资产阶级可比。工业改造农业的能力,吸收自由劳动力的能力,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国际市场的竞争,都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的潮流中起主导作用,迅速改变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势力的对比。19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席卷全球,本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就是这一历史变革的体现。封建和封建前的社会制度只能让位于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队伍,是另一个全新的社会利益群体。它不同于过去手工作坊的工人。它没有小块土地,没有传统的生产工具,没有宗法制度。这是纯粹的雇佣工人。机器生产的工作条件和机器连接的集中工作环境,使其具有集中、统一、纪律性强的特点。没过多久,他们逐渐意识到,他们这个群体有着相同的命运,有着相同的愿望和要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知道自己属于同一个群体。后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阶级意识这个概念就实现了。当然,这些只是先进工作者。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为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斗争,从而形成了历史潮流,为世界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正是这种趋势推动了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逐渐结合,这种趋势也越来越强,成为19世纪的历史潮流之一。

两个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机械工业对竞争对手的排挤,使原来的中产阶级发生了分化和重组。所谓中产阶级,又称小资产阶级,包括小企业主、店主、手工业者、商贩等。他们中的少数人,受到机器工业的挤压,破产了,他们中的大量人被迫受雇于工厂,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部分人还存在,但很多人感到朝不保夕,面临破产的威胁。虽然更多的人还没有面对危机,但他们也对前景感到担忧。因此也成为另一个社会利益集团,渴望在社会大变革中获得一席之地,努力维持和提高社会地位。19世纪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众多,其根源就在于此。其中,无政府主义倾向普遍反映了破产者的心情;大力提倡保留小私有制的理论,往往被小资产阶级反映得很焦虑。小资产阶级热衷于参加民主运动,因为他们渴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广泛应用为特征,使世界步入电气时代。从65438+60年代到2009年70年代,西门子制造了发电机,成为补充和替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1882年,法国学者马·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输电的方法,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创立了燃煤电站。

内燃机的发明是这一时期应用技术的一大成就。奥托制造了一台以气体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蒂姆制造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柴油机发明了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20世纪80年代,汽车诞生了。随后,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拖拉机和装有内燃机的军用装甲车也相继出现。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勘探工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19世纪后期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1884法国圣查尔顿发明了人造纤维。1869年,美国制帽人发明了赛璐珞。1867诺贝尔发明了火药。

新技术革命也促进了旧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行业。1856年,英国人贝塞麦发明了“吹炼”的操作方法。1864年,法国马丁和德国西门子兄弟宣布发明平炉炼钢。1875年,英国冶金技师托马斯发明了碱性转炉。世界钢铁产量激增。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并没有真正结合,很多技术发明都是一些工匠实践经验的结果。只有发明蒸汽机的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然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一个工业部门不受新的科学发现的影响。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技术的结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那里发明了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最后,在19的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对于一些落后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的。

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广泛和深远。它引起了工业生产领域内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准备了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但企业规模并不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工业部门的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也应运而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为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和生产中的进一步分工创造了可能。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引起了生产管理的深刻变革,科学管理开始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条件

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有三个条件。第一个社会条件是加速新科技革命到来的重要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各国集中国家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研发威力强大的新型武器,使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战后,为了增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垄断组织加大了科研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进了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也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这些条件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理论上,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第二,技术和物质条件是前提。科技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技术和物质条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新科技革命的基础。第三,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19年底和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改变了人类对物质、时空、运动和方法论的观念,二战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如果按研究领域分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变革。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个特点。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加快。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发明到瓦特发明可以作为机器动力的蒸汽机,用了7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到交流电机的发明用了57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正式问世到现在,短短30年间,经历了五代。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运算速度提高了30多万倍,但体积却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如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的大部分科技发明都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6年,电子计算机5年,晶体管4年,激光只有1年。人类的科学知识总量也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科学信息系统统计,20世纪50年代科学知识年增长率为9.5%,60年代为10.6%,70年代为12.5%。第二,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以一两项技术突破为代表。虽然他们也促进了其他技术的发展,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共同产生的新技术数量也非常有限。第三次科技革命并非如此。在核能、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的推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涌现,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形成了一个宏大的技术集团。其中,信息技术是核心技术,信息技术以信息控制为核心。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量流、分散人流、减少资金流的有效手段,已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在信息控制成为主要控制手段后,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和交叉性显现出来,使得各种技术呈现出一个强大的群体。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有两个趋势:学科划分越多,分工越细,研究越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研究向综合方向发展。实际上,上述技术的集合性是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人类三大系统:技术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 * *恒等控制律所揭示的。这导致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的科技革命紧密得多。美国科学技术专家普莱斯提出了“小科学”和“大科学”的概念。他指出,在二战之前,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属于小科学。二战后,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统一组织起来,科学管理的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研究活动越来越大,发展到全国范围。比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都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当今,空间合作是一种国际科研合作。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科学技术与生产、科学技术之间是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这种辩证关系必然引出第三点,即科技学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全面。另外,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研究的越深入,学科的划分自然会越细致。由于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在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单一学科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因此跨学科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在刚才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的介绍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对象的不断改善和扩大。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变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切机器本质上都是对人类劳动的模拟,机床是人手的延伸,电子计算机是人脑功能的延伸。电子计算机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劳动模式。必须由人类直接控制的机制,变成了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机制,形成了包括管理在内的全自动化机器生产系统。以上是导致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的变化。现实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技术使人的劳动从直接参与生产变为控制生产过程,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相应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则无法与现代化生产手段相结合。这一要求导致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工人水平的提高。生产力三要素与劳动对象。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不仅可以生产自然界提供的材料,还可以制造自然界没有的材料。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根据生产的需要,创造出大量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范围。

5、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超过第一、第二产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普遍加强。由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技术密集型”企业在产业结构上的发展速度要比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快得多。这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包括微电子、机器人、原子能、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及现代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从65438到0956,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人数首次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从1960到1978,美国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从0.1: 54.6变为47.8:49.3;日本从28.2 ∶ 71.8变成了41.9 ∶ 58。二战前美国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为30%,西欧和日本为40%以上,而1977年美国下降到3.6%,1975年西欧和日本约为10%。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社会生活结构的改变,就是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创造的大量新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着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比如,现代传播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通过互联网,人们观察和了解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试管婴儿的诞生有利于解决人类的优生问题,但也给人们的婚姻、家庭、伦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它挑战人们的家庭生活,甚至人类的伦理道德。

6、科技革命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结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将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钢铁、一般化工、机械制造等消耗大量能源、浪费大量资源、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减少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材料和能源的依赖,也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计算机和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例有所增加,而矿产品和天然橡胶等初级产品以及钢铁和铜等商品的比例有所下降。发达国家的投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产业转向尖端科技产业。因为投资这些行业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而且这些行业需要先进的设备、高水平的劳动力和高消费的市场,只有发达国家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大大增加。从65438到0980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是在发达国家之间。此外,为了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发达国家还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强化了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对尖端技术的控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大量低成本、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