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习俗1:祭月

《礼记》载:“天子在春而阳,秋在夕。朝者,月之夕也。”这里的月夕指的是晚上给月亮献祭。祭月起源于古代早期人民对月亮的崇拜,后来月亮作为天体被人格化,成为月神。历代皇室称月神为夜光神,道教兴起后,月神被称为月星王。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月神是女的,尤其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

在古代,祭月作为一种季节性的仪式,被列入皇家祭祀仪式和例行祭祀中,所以人们缺少祭月的消息。只有代表阴阳的天地之神王家才才能与之交流,祭月成了皇家的专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逐渐影响着人们。仿照古代帝王春祭太阳、秋祭月亮的社会制度,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俗。后来赏月比祭月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盛行于唐代,许多诗人在他们的杰作中写下了关于月亮的诗。到了宋、明、清时期,拜月的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规模更大。

我国古代就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的月亮是为了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除了与汉族的中秋节相似外,还有一系列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活动,如壮族的中秋节,所以又叫“中秋节”。中秋祭月仪式是一种古老的仪式,表达了人们祈求月神保佑人间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习俗二:赏月

赏月习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享乐。

民间中秋活动始于魏晋,但并未成为一种习惯。在唐代,在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许多诗人在他们的杰作中写下了关于月亮的诗。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节,并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的是,宋人对月亮的欣赏更多的是因为感受到物的伤害,往往以此来比喻人情。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洁的明月也掩盖不了宋人的忧伤。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节还有另一种形式,那就是世俗的欢乐的节日:“中秋前,各店卖新酒,你家饰亭台,百姓争酒楼玩月,千里听歌,戏一直到天明”(《东京之梦·中国》)。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亮的游客络绎不绝。

一年四季都有明月,为什么要在中秋节赏月呢?欧阳湛在《戏月》诗的序言中试图解释这个问题:“月为乐,冬霜太寒,夏蒸云太热。云遮月,霜侵人,有害于玩。秋来时,冬则夏来,秋则八月来,季节起止于孟,十五在夜和月中。望天则忽冷忽热;取月数,则圆。”他从天气的角度给出了解释,从今天的科学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到了中秋,北方干冷的气流迫使夏季一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打转的暖湿气流向南退去,空气中的水汽减少了,天上的云也少了,所以秋高气爽,夜空如洗,所以月亮特别亮,从月到中秋都让人觉得特别明亮。一年中人们选择中秋节前后赏月,除了自然原因,还有历史原因。早期的月亮祭祀是在秋天举行的,这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月亮上,可以充分欣赏到平时错过的月亮之美。这时候,上层阶级对月亮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不再是单纯的崇拜,他们逐渐将满月作为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来欣赏。这就是所谓的“良辰美景”心态。我们可以从历代赏月诗中清晰地看到古代神话的痕迹。桂花树、大白兔和嫦娥是常见的意象,这也证明了古代月亮神话对赏月时尚的强大影响。

中秋节习俗之三: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的丑女无盐。她年轻时,对拜月教非常虔诚。长大后,她以优越的品德入宫,却得不到宠爱。八月十五见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来,他立她为皇后,中秋节拜月由此而来。在月亮中间,嫦娥因其美丽而闻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一样,容颜如明月”。在中秋节晚上,云南傣族还有“拜月”的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4:吃月饼。

饼是古代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供品。自从流传下来,就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就有一种“太史饼”,以纪念中国月饼的“始祖”太史文忠。

据说起源于唐朝。《罗钟见闻录》曾记载:中秋节,新晋秀才在曲江设宴,唐僖宗送给秀才一块月饼。北宋时,流行于宫廷,但也流传于民间。当时俗称“小饼”“月子团”。后来演变成圆形,象征着美好的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亲人朋友的深深思念。北宋皇室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俗称“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小饼如嚼月,有酥有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