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这是哪个时期的陶器吗?
也很值得收藏,可以去查相关资料。
我觉得也挺有收藏价值的。这些东西收藏的时间越长,越值钱。
通过这种方式揭示这些东西你能学到的东西应该超过一百年!
我去查资料!
识别方法有:
1看颜色是否纯正。很简单。你主要看背面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如果好的话,他的体色会均匀对称。
2观察截面中的颗粒是否细小。这一点你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横平面不是指周围的切割平面,而是指碎片的断裂面。一般来说断口细硬脆,颜色一致。因为颗粒细,防水;但颗粒较大的砖容易被水浸湿,影响质量。
3是要注意釉层的厚度。釉是整个表面,釉层的厚度就是釉的横截面厚度。釉是成本中最贵的材料,釉层越厚,自然品质越好。
4是听。按住一角,轻敲,注意声音是否清脆。如果声音清晰悦耳,就是好的;如果声音沉闷,那就是垃圾。
5.把墨水涂在表面一个小时,然后擦洗一下,看看有没有痕迹。没有痕迹的就是好的,有渗透的就是垃圾。
我没接触过高格,而且我觉得所有的陶瓷都可以用上面的方法鉴别,所以高格不可能把假货做的和真的一样好,所以他也不用拿别人的牌子!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利用自然事物创造出来的全新事物。人们将粘土与水混合,制成各种器皿,晒干后用火烘烤,产生质变,形成陶器。开启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陶器的发明也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开辟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材料详细说明陶器是如何发明的。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在导言中指出:“古魁亚是第一个在九世纪提出发明陶器的人,即人们在可燃容器上涂上粘土以防止火灾。后来,他们发现只有粘土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因此,世界上出现了陶器。”西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所有地方,陶器的制造是通过在编织或木制容器上涂上粘土使其耐火而引起的。这样做的时候,人们很快发现模制粘土可以在没有内部容器的情况下用于此目的。”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个地区或某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属产物。它是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民族在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独立创造出来的。
陶器的出现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先有农业,后有陶器出现。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开始了定居和半定居的生活。特别是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加可靠稳定的食用谷物。谷物是颗粒状的物质,不像野生动物的尸体,方便在火上烧烤。同时,剩余的食物需要储存起来。正因为如此,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烹饪、盛放和储存食物以及集水器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陶器。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辛勤劳动的结果。从民族学和考古学中可以获得充分的物证。
目前还很难知道陶器的具体年代。据考古发掘资料估计,大约在距今8-9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这时,由于烧制技术的不同,出现了红陶、灰陶、黑陶等不同品种的陶器。同时,为了防止陶器被火打碎或被水浸泡,人们在土中放入沙子,烧制成泥灰色的带沙陶器和红色的带沙陶器。这种陶器多用于炊具、水泵和大型容器。因此有陶土和沙陶两种。
裴李岗文化——1977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经碳14测定,距今约8000年,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同时,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也发现了同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陶器。
仰韶文化——彩陶是其主要特色。根据碳十四测定,年代约为距今7000-5000年。陶器主要有小口尖底的壶、罐、碗、瓶等,质地为泥质陶、混砂陶。
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之后分布于江汉盆地的一种文化,根据碳14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
大汶口文化是仰韶文化之后、龙山文化之前的东方古文化。根据碳十四推算,年代约为距今6000-4200年,其陶器形式和纹饰各具特色。
龙山文化——根据碳十四推算,年代约为距今4300-3800年,黑陶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尤其是“蛋壳黑陶”。同时,龙山文化晚期出现了用高岭土烧制的白陶。为后来原始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商朝青铜器生产辉煌,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器皿仍是陶器。商代的陶器仍以灰陶为主。当时有不同的作坊专门烧制泥质灰陶和泥质混砂灰陶。但到了后期,白陶和印花硬陶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白陶最为精美,装饰具有青铜的艺术特点,华丽而珍贵。同时出现了以高岭土为胎的蓝釉原始瓷器。
西周以后,陶器种类繁多,包括砖瓦、陶俑和建筑器皿。到了战国秦汉时期,用陶俑、陶兽和陶器来陪葬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因此,制陶业更加繁荣。近几年在Xi安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咸阳和江苏徐州发现的西汉兵马俑,造型精美,阵容宏伟,世界罕见。
汉代由于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民间盛行厚葬之风。制陶业焚烧了大量陶器用于埋葬。此时,战国时期出现的彩陶得到了发展,釉陶也被广泛使用,同时,在陶器上使用白粉和墨水书法的人也大量出现。东汉末年到三国,瓷器的烧制技术逐渐成熟,陶器被瓷器取代,退居次要地位。
唐三彩属于铅釉陶器,由高岭土和彩釉制成。宋和金仍然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