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交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管理模式是怎样的,改革后是什么情况?
编辑此段落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经验,根据“十二五”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亚洲青年运动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5为时间节点,以打造全国公交大都市、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共交通为目标, 通过加快我市公共交通的改革和发展,力争将我市基本建成国际水平的公交大都市,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编辑本段II。大意
通过实施公交体制改革,整合公交资源,完善财政补贴机制,优化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实现我市城市公交新跨越,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大容量客运走廊,构建以地面公交为主体的快速公交骨架,优化干线、轨道交通线路和普通线路的衔接,扩大支线和联络线覆盖面,建设方便快捷的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把出租车和轮渡作为有益的补充,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编辑第三段。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公共交通改革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3年8月亚洲青年运动会前,全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9%;2014年8月青奥会前,全市公交分担率达到44%;到“十二五”末2015年,全市公交分担率达到50%。建设我市人性化公交、无障碍公交、绿色公交、智能公交,实现城市公交“便捷、舒适、安全、环保、优质”的目标,基本把公交大都市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人民满意的城市。
(一)人民公共交通
随着公交车辆的更新换代,主城区空调车率达到90%以上。万人拥有不低于17标准站台公交车,五年内新车率不低于60%。车(船)安全设施到位,年交通事故死亡率低于2人/万车。公交候车环境改善,站容站貌良好,公交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率达到85%以上。
(2)昌达客车
轨道交通建设总里程超过250公里;公交车平均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主城区85%以上公交专用道45分钟内到达,居民5分钟步行至公交站点,5分钟换乘;主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90%以上,公交线网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外围新区网密度达到2公里/平方公里。乡镇公交线路覆盖率达到100%。公交车准点率90%以上。
(3)绿色公共交通
淘汰所有符合国ⅲ以下(不含)标准的公交车,60%以上车辆符合国ⅳ以上标准。清洁能源公交车逐步达到公交车总数的60%,青奥会主会场和青奥村周边实现清洁能源公交车全覆盖,城市主干道基本使用清洁能源公交车。研究和推广使用电车。
智能公共交通
建成了智能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和政府监控管理系统,完善了公交查询、通报、查询等信息系统。客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公交IC卡覆盖率达到100%。
编辑第四段。主要任务
(一)坚持国有控股,深化公交资源整合1,整合公交资源。2012通过整合,在全市(除溧水县、高淳县外)组建三家国有控股经营主体,促进城市公交企业适度竞争、有序发展。2.整合出租车资源。2012至2014,依据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1500出租车扩容为契机,推动全市个体出租车整合,改变出租车市场分散管理的局面。3、站运分离。2012按照站运分离的原则,组建车站专业管理单位,对现有公交车站存量资产和新建车站资源以及沿线站点等公共设施进行管理,确保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实现公共资源的享有。(二)实施“六大”公交工程,实现公交提质1,实施公交提速工程。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实施地面公交走廊快速改造,突破道路和路口瓶颈,提高中心城区和重要路段公交速度,形成公交快速通道系统;发展公共交通,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和补充;加大高速公路建设,沟通群体之间的联系。(1)加快轨道建设。2014青奥会前,建设3号线、10一期、S1一期、S8一期等轨道交通线路,全长130公里以上;力争2015年底前建成4号线一期、S3线一期;轨道交通形成“两横两纵”“三辐射”(连接东山、仙林、江北线)的主要骨干客运通道。(2)设置公交快线。2013前,结合轨道线路、过江通道的开通,设置连接唐山、仙林、浦口、栖霞、雄州、东山的6条公交快线(准BRT)。地面公交形成了“六纵六横”的快速干线公交网络和六条连接主城区内周边组团的公交线路。(3)扩大公交专用道网络。每年建设不少于2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2014前基本成网。推进主城区公交专用道设置,新建和改造道路公交专用道,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验收。(4)建设道路信号优先系统。2014前,在主城区重点路段和客流量较大的主干道进行公交优先信号配置,在现有公交专用道路口试行信号优先系统,减少公交在路口的延误,提高公交运行速度。(五)加强公交专用道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管理公交专用道,为公交车安装车载监控设备,对其他违规进入公交专用道的车辆进行监控和处罚。2014之前,公交专用道上运行的公交监控设备安装率达到30%以上。2.实施公交枢纽工程。加强综合枢纽站建设;结合轨道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常规公交和轨道换乘枢纽;结合中心城区主要客流集散点,建设综合换乘中心;结合进入主城区的主要道路入口,将建设停车换乘枢纽。通过建设综合换乘枢纽,促进城市新中心的发展。(1)城际公共* * *换乘枢纽建设。2015前,建设小红山客运站、江北客运站,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个节点的大型外围综合枢纽体系。(2)建设区域换乘和城市中心枢纽。2015前,建设河西、马群、太冯路换乘中心。(3)公共汽车停车场和维修场的建设。2015前,按计划建设公交停车库1个,新建停车库3个(板桥生活区停车库、童生停车库、雄州停车库),扩建公交停车库4个(东山总站、雨花台停车库、沙洲停车库、马群停车库)。(4)汽车客运站和公交站亭(站)建设。2065438+2004年8月前,完成主城区沿线公交站(站)的改扩建,实现升级改造。2015前,将新建改建29个汽车客运站。3.实施网络优化项目。增加快速、干线、总支连接线,加强与大型居住区、集中就业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的联系,普遍构建覆盖全面、分布均衡、相互融合、乘坐便捷的综合公共交通网络体系。(1)优化公交干线网络。优化稳定公交干线网络,覆盖主要客运走廊,依托公交专用道,优先线路延伸和局部调整,形成公共交通骨架网络。2014前将优化调整20多项。(2)分区完善公交网络。将主城区、东山、仙林、浦口、六合分区完善,覆盖次客运走廊,填补干线服务空白,增加网络密度,提高覆盖率。(3)加快公交支线网络建设。开通支路覆盖街巷,规范街巷路边停车,保障支路公交畅通,加大公共交通网络覆盖力度,努力实现服务到人民家门口。(4)促进轨道交通与公交网络的有机衔接。重点优化调整与轨道交通衔接和重叠的公交线路,为市民出行提供多种选择。加强重点轨道站和换乘中心的公交接驳。结合轨道线路建设规划,提前规划调整公交线路和接驳点的建设,实现轨道线路和地面公交线网的充分融合。4、实施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工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建设主要是“一个平台、三个中心”,即“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监管信息平台、智能调度、运营监控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控制中心”,真正实现乘客、车辆、站点设施和交通环境的良性互动。2012年完成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一期,2013年基本完成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二期。主要包括服务查询系统、路口信号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2015之前,公共交通智能系统形成以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管理、政务中心为核心的综合智能服务网络。5、实施公共交通绿色环保工程。推广应用天然气、混合动力汽车等清洁能源公交车。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中,清洁能源公交车将逐步占到60%以上。试点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发展,实现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衔接。(1)新购买的公交车。2015前,新购公交车3500辆,淘汰国ⅲ标准以下公交车。(2)绿色公交示范线路建设。2011,依托省绿色公交项目资金,建设绿色公交示范线路,统一调配使用清洁能源的公交车,力争每年建立一批管理得当、排放达标、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绿色公交线路。2015年底前,所有公交车环保性能达标。(3)研究建设有轨电车线路。对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建设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实施方案。(4)试点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2012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地铁站周边区域使用公共自行车。6、实施城乡公共交通均等化工程。促进公共交通公平,体现公共交通公益性,加快城乡公共交通和客运建设,实现城乡客运协调发展。(1)城乡公交一体化。2012年底前,高淳县、溧水县乡镇公交开通率达到100%。2015前,在乡镇建设19四级枢纽站。城市居民公交换乘系数应控制在1.35以内。城乡居民可乘坐汽车直达解珍,农村居民可换乘一次到区(县)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线路覆盖率和镇村公共交通公司化率均达到100%。(2)实施城乡公交刷卡支付措施。2012前,全市城乡公交IC卡支付。(3)落实公交换乘优惠措施。在现行低票价的基础上,公交与公交、地铁之间的换乘将采取进一步的优惠政策,鼓励换乘,提高公交分担率。2012研究公交换乘优惠政策,2014前落实公交换乘优惠措施。(3)加强城市公交管理,提高城市公交服务质量1,调控公交成本。2012年底前,建立严格规范的企业成本调控体系。通过建立单位成本标准,合理界定公交行业的成本范围,科学计量、审计和评价公交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促进公交企业的成本控制。同时,将成本监管作为公交财政补贴的重要参考。2.建立公交服务标准。根据《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标准》,对现行服务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完善了五项服务标准(驾驶员、车站调度员、引导乘客、车容车貌、站容),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按照标准要求加强监督管理。3.落实公交惠民政策。在现有惠民政策基础上,做好对盲人等特殊残疾人群体的文明服务,加大公共交通无障碍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落实票价优惠政策。4.加强公交企业管理。增强公交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公交企业的自律管理;按照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指标,规范运营时间、车辆匹配、服务供给、票务管理、安全驾驶等标准。按年度实施公交企业绩效审计、考核和评价,并与企业财政补贴挂钩,促进企业规范服务、优质服务。(4)建立健全公交改革发展保障机制1,成立公交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了南京市公共交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交通局、发改委、住建委、国资委、文明办、规划局、财政局、物价局、审计局、国土局、公安局、环保局、城管局、地铁指挥部、城建集团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负责推进全市公共交通改革发展的日常工作。2.建立公交优先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对我市公共交通改革发展的认识,加大公共交通发展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公共交通投入和补贴补偿机制,明确投入主体和责任。落实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路权、道路信号等政策,建立市、区(县)、部门联动的综合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3.建立多方参与和监督机制。建立公共服务民主参与机制,成立市民乘客委员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让公共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监管职能,按照规范的要求和标准,加大对公交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1 12 31之前)。各职能部门应根据总体实施方案和任务分工,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具体、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报市公共交通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批准。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2 1月—2065 438+04 7月)。根据市公交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批准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第三阶段:
改善阶段(2014年8月-2065 438+05年2月15)。督促检查,填补空白,总结提高,促进发展。
编辑本段的附件:
根据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精神,按照《南京市公共交通改革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城市公共交通体制改革。突出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强化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交通产品中的主导地位,围绕保障公益性、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优化配置的目标,调整市场运营格局,推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政府保障和管控,提高公共交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公共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协作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和按时完成。2.国有的。建立国有或控股公交企业的产权结构,从资本和产权制度上强化国有资产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正确处理市场与公益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更好地保障行业公益性。将公益与运营分开,车站管理与公交运营分开,公交广告与公交运营分开。3.规模化经营。按照有利于促进公共交通行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建立管理能力与业务经营、企业发展和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经营主体,构建国家主导、有序竞争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格局。统一配置公交线路等公共交通资源,建立企业服务质量、运营质量、管理水平等竞争机制,促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4.稳步前进。在保证行业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公交资源整合,争取市场平稳运行、资产规范运作、人员合理流动,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有效保证公交服务的良好秩序,保证行业稳定,争取市场平稳运行。
三、总体目标
在现有公交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在公交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主导和支撑作用,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更加科学的行业公益性与运营市场化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促进公交企业增强服务、成本、效益和管理创新的竞争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断优化公交网络,加大行业考核力度,推进公交企业化。
第四,主体的整合
南京城建集团和江宁区人民政府是南京公交行业资源整合的主体。
动词 (verb的缩写)整合范围
(1)企业整合范围为1的企业,涉及全部资产和人员:南京公xx运输总公司、南京中北(集团)有限公司公交分公司、南京六合中北威立雅客运有限公司、南京浦口中北威立雅客运有限公司、南京公交雅高巴士有限公司、南京新宁浦公交有限公司、南京轮渡公司、南京公共客运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南京市涉及公交线路运营资产及相关人员的企业:江苏金陵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大厂双红客运有限公司、六合新集劳务队。3.涉及的其他资源:高德美迪宝广告公司在公交车站周边的业务及相应管理。(2)公交线路资源范围:市区所有城市的公交线路。(三)公交站点资源范围市区所有公交站点(沿线各类枢纽站、站点)。
第六,整合内容
在现有公交资源基础上整合为“3+1”模式,即3家企业从事公交线路经营,1家企业从事站点资源建设和管理。实行公交线路等资源集中统一配置、站运分离、分工细化、专业管理、有序竞争。(1)三条公交线路运营商为:1。整合主城8区现有公交资源,组建“南京公交一公司”(暂定名)。拟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有: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中北集团公交公司、雅高公交公司、新宁浦公交公司。2.整合江宁区现有公交资源,组建“南京第二公交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有:新城公交公司和江宁童生公司。3.整合江北地区现有公交资源,组建“南京公交三公司”(暂定名)。拟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六合中北威立雅公司、浦口中北威立雅公司、江苏金陵交通集团、大厂双红公司、六合新集劳务队。(2) 1从事站场资源建设和管理的企业。组建南京公交场站公司,整合市公交企业移交的沿线各枢纽场站资源(包括产权归属和非产权归属),接管原高德麦迪帕尔广告公司公交场站的经营管理权。负责全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阶段(2011 15 2月15之前)。主要任务是组建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和稳定评估方案,明确职责。第二阶段:整合实施阶段(2012年5月30日前)。主要任务是:对整合单位的资产进行综合评估,摸清底数;注册新的管理企业;做好企业员工和资产的移交工作;做好相关企业的资产收购。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6月30日前)。主要任务是解决难点问题,做好检查验收,确保企业平稳过渡。
八。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资源整合的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根据《市政府关于成立南京市公共交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宁[2011]227号)精神,按职责抓好落实。领导小组下设资产评估组、整合推进组、运营保障组、资金保障组、维稳组五个工作组。(二)制定整合的具体工作计划。根据整合内容,城建集团和江宁区交通运输局分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新企业的资产治理结构和管理架构,明确新企业的注册、参与人员和企业注销时间节点。(三)开展企业资产评估和收购。市国资委会同市财政局、城建集团、交通局组织企业资产评估整合工作。涉及江宁、六合、浦口区参与资源整合的企业资产,由各区政府、主管单位负责,各级SASAC会同各级财政局、各级交通局,参照市资产评估的原则和规则组织评估。(四)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安置。按照“人随资产走”的原则,新建公交企业负责接收现有公交企业人员。新设立的公交企业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继承原有劳动合同关系,做好人员安置工作,确保企业稳定,维护行业稳定。(五)做好公交运营服务应急预案。为防止整合过程中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保证公交行业和城市的正常运行,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防范各类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