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是985还是211?

1.北京化工大学是985还是211?北京化工大学不是985大学,而是211大学,是新中国确立的“培养前沿科技所需的高级化工人才”的高水平大学,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二、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前身为北京化工学院,创建于1958,是新中国成立的“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的高级化工人才”的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为建设院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科学研究、发展高新技术的使命。

经过60年的建设,北京化工大学已发展成为理科基础扎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经济、法律、文学、教育、哲学、医学等学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的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留学生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学校现有15个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5331人,研究生7055人(其中博士953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3350人,学历国际学生358人。

该校学科实力稳步提升。化学在ESI排名的前1‰内,材料科学、工程和生物生物化学在ESI排名的前1%内。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三。2017年,我校“绿色化学、化工与材料”学科群正式列入一级学科建设。学校拥有8个一级博士点,265,438+0个一级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覆盖14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0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社会科学基地;7个博士后流动站。

该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外籍院士5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教学“*”名师3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8人(含在职29人)。国家“*”拔尖青年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全国高校名师5人,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8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万人才奖获得者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北京市百名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4人,教育部全国。

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国家教学基地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育部国家高校实践教育创新创业基地1个。7个北京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级示范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5国家精品课程、15国家优质资源* * *课程、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省部级双语示范课程、3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教材1,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材10,十二五规划教材14。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7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0个。

学校科研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经费连续创新高,人均科研经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01以来,有27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等奖,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组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防科工局1第二届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国家引智基地5个,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是“十三五”期间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重点建设的高校中仅有的三个“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之一。大量科研成果发表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2018年,学校科技经费达6.24亿元,获专利419项,鉴定成果9项。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学校坚持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三权”改革。建成北京软材料科学与工程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科技产业有30个左右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华北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生化、日化、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学校还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相继成立了5个地方先进材料与工业生物技术研究院,在威海、安庆、沧州、嘉兴、济源设立了6个技术转移中心,以及200多个校企联合研发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历年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是2013-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落地入口地址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官网入口:/

有重点专业学科名单的北京化工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北京化工大学邮政编码及地址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在哪里?

北京化工大学有几个校区?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电话

北京化工大学是一所吗?是一所还是两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