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优势在哪里?
近年来,随着原料药行业竞争的加剧,中国原料药企业开始从生产粗放的低端中间体向精细的高端产品转变,并不断向下游供应链延伸和转移,国内深加工能力逐步增强。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开始积极获取国际认证,原材料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截止2009年9月12,欧洲EDQM认证的中国原料药COS证书数量为206个,截止2065年9月438+00,12,原料药在美国FDA注册的DMF文件数量达到674个。虽然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明显,但从2009年的运行情况来看,中国的原材料发展仍存在诸多障碍和不足。首先,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没有散去,国际购买力也在慢慢提升。在短期内,中国的原材料销售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其次,主要出口目的国和竞争对手国货币贬值,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了中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增加了出口难度。第三,金融危机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争端进一步恶化了中国一些出口市场的环境。四是一些药品质量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原料药的国际声誉,对我国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第四,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粮食短缺,产能过剩带来的环保压力,新药典和新GMP的实施都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提高了原料药的生产成本。第五,欧美实施原料药供应链管理,加强GMP审查和执法,提高了我国原料药出口的门槛。第五,与印度相比,中国原料药企业在DMF文件、COS认证和cGMP认证方面较弱,缺乏原料药的国际营销和系列产品的培育。这些都将对2010年我国原材料出口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仍然非常看好中国原料药的发展前景,信心依然坚定。首先,2010年全球医药市场价值将增长4-6%,新兴医药市场增速有望达到12-14%,而中国医药市场增速可能超过20%。其次,全球鼓励使用仿制药,重磅药物专利逐渐到期,仿制药原料药市场蓬勃发展,为以仿制药原料药为主的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第三,未来四年,中国、印度、拉美和中东欧对仿制药原料药的需求将以超过65,438+0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这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原料药生产国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机遇。第四,我国多种原料药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规模优势明显,短期内无法被其他国家替代。第五,中国在生产和劳动力成本方面仍具有相对优势。门类齐全的成熟制造技术和充足的科技人才资源,为原料药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充分的基础。第六,中国企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发展特色原料药的努力,以及众多企业瞄准发达市场,积极通过高端市场认证,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做法,将拓展中国原料药的出口空间。总之,2010年,中国原材料将面临机遇和挑战。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复苏,以及国家鼓励出口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实施,我们预测2010年中国原材料出口将可能保持15%左右的增长。我国原料药的发展一直充满希望,医保协会将继续加强协调和服务,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和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