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和本田的混动车有什么缺点?

丰田一直自视甚高,把自己的混动技术当成压箱底的宝贝,用两万多项专利保护。任何人都不允许动一根手指。最近突然变大方了。去年,它宣布开放专利。最近几天有消息称,整个THS混动系统将被授权给广汽等友商使用。丰田的算盘很复杂,但肯定有一个原因,那就是THS的混动系统没有以前香了,再这样下去,很多机会都浪费了。

让丰田THS混合动力车相形见绌的是本田的i-MMD。丰田THS在1997发布的时候,确实有点别出心裁,创意独特,结构精巧,一时间让业界大吃一惊。丰田用专利为自己辩护,其他车企只好在绝望中绕道而行。没想到本田经过几轮折腾,终于在2013拿到了一辆i-MMD,和丰田THS完全不一样,但是节油效果一点都不差(甚至略好)。

起初有“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的,一种是别人的”的说法;本田i-MMD一出来就改成了“天下三种”;其实到了今天,这句话又该改了。毕竟比亚迪和现代都有新招,尤其是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动,性能更是飙升,一时无人能及。

“两田”混合动力可谓是汽车节油技术的两朵奇葩,不仅降低了油耗,还提升了驾驶体验。大家都听说过很多好处。这次重点挑毛病,说说他们的缺点,可以让消费者对混动技术有一个更完整的印象,在选车的时候心里更通透。

在挑刺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混动系统,不然,不知道从哪里挑刺。

汽车上的混合动力无非是为了省油;混合无非就是油电混合,把汽油机和电动机的动力混合起来。

虽然电机也提供动力,但从根本上来说,混动车上的电机的动力是由发动机提供的,而驱动汽车的所有能源都是油箱里加的几十升汽油。

混合动力系统中有三种主要的节油方式:

一是减轻发动机负担,尽量工作在最省油的转速区间;

第二,如果发动机输出更多的功率,多余的部分用来发电,储存在电池里;

第三,减速或刹车时,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收到电池中。

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发动机与普通汽车上的略有不同。你可能注意到了,这种发动机强调热效率。比如丰田到处都在说混动版2.5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1%;本田混动版使用的2.0发动机热效率为40.6%——两者都是世界顶级水平。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你可以挑挑拣拣。一般你只做最省力的工作,比如起步加速。要么有电机帮你,要么干脆交给电机。所以这种发动机不管很多工况都可以设计调整,一个心思就是省油。为了提高热效率,牺牲了一些动态性能。

混动技术的基本诀窍就是让发动机和电机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帮助。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电机有先天优势,只要动起来就能输出最大扭矩,混动车的起步全靠它。这时候就是电驱动了。

而混动车动力电池容量小,靠电机驱动跑不远。这时发动机应该工作,进入“混合状态”。“田亮”的混合系统有一个小妙招。可以先用电机转动发动机,然后在合适的转速下点火。这样的好处一是点火时发动机会运行在省油的转速区间,二是启动震动很小,基本上感觉不到。

如果需要加速,发动机和电机一起努力;如果汽车行驶平稳,发动机会有剩余动力。此时,多余的电力将由发电机产生,然后储存在蓄电池中。

当汽车减速或刹车时,旋转的车轮会带着电机发电,电机将汽车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回收到电池中。

发动机是省油的,它只在尽可能省油的状态下工作,然后把普通汽油车上浪费的能量转化成电能驱动电机——就是这么省油的。能存多少?如果车比相同,混合动力比汽油车百公里能省两三升。

丰田的THS和本田的i-MMD结构完全不同,但这是省油的三种方式。至于各自的结构,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不理解也没关系,不影响吹毛求疵。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想顺便说一下混动车的几个优点。它不仅省油,而且非常安静,因为在初始阶段使用电机,没有发动机的噪音。电机一运动就能输出最大扭矩,混合动力汽车中低速起步加速响应快,提速能力强,行驶嗖嗖。电机还能调节发动机转速,动力连接顺畅。另外,“二野”的混动没有“排挡”,开起来非常平顺,没有换挡这回事。

混动系统真的不容易,处处精打细算,棱角的能量都能用上。说了这么多,重点不是表扬,而是准备批评。不了解混的A面,就不会很好的了解它的B面。

混合动力汽车在汽油车的基础上,有了电驱动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更麻烦的是,把发动机和电机的动力“混”在一起,和谐共处,是很费脑子的。丰田的独家秘籍是一套由行星齿轮组组成的动力分流装置。本田的独门绝技是电驱+直驱和强大的算法。两套东西的研发费用都不小。

汽油车上虽然少了一个变速箱,但混动车的成本显然更高。经过多次降价,同品牌的混动版普遍比汽油版贵2万多元。

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目的是节省燃料。油是省了,但是性能会被拖累一些。

在起步和中低速区间,混动车在能瞬间输出大扭矩的电机支撑下加速能力优于同级燃油车,但到了高速区间就空了。

如上所述,混动发动机如何在调校中省油?与同排量发动机相比,最大输出功率低很多。比如丰田凯美瑞双擎使用的2.5升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31kW,相当于汽油凯美瑞的2.0升水平。差距很明显。

这个说,混动上不是有电机吗?电机和发动机加起来,功率比汽油车大很多吧?

Account不是这样的算法。具体来说,丰田和本田的道路不同。

丰田混动的核心是行星齿轮组的动力分流装置(与双电机共同组成E-CVT),巧妙地将发动机、驱动电机、发电机三大动力源结合在一起,三方协同工作,默契配合。但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这种机械结构有一个先天的局限性,就是无论是发动机还是驱动电机都无法尽全力推动汽车行驶。发动机最多只能产生70%以上的驱动力,剩下的会用来发电;驱动电机受发电机转速约束,只能停力。

丰田凯美瑞双擎版,发动机最大功率131kW,驱动电机最大功率88kW,加起来***219kW。但你可以看到,双擎版的“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只有160kW,只比汽油版2.5自吸发动机的154kW略高。

本田的混动系统结构与丰田有很大不同,大部分工况下都是由电机驱动。所谓混合动力模式,不是发动机参与驱动,而是用发电机发电驱动电机“加力”;只有在较高转速巡航时,发动机才会“直连”,直接驱动汽车,但此时电机又会停止。

简单来说,在本田的混动结构中,发动机和电机不会同时驱动汽车,汽车的动力表现主要取决于哪个驱动电机更强劲。混动雅阁使用的电机最大功率只有65,438+0,365,438+0 kW,处于中低速区间。凭借电机的先天优势,加速力很强,但是到了高转速区间就开始释放。

另外,如果你挑剔的话,“二野”的混动车很安静,也很高级。但在急速加速时,发动机声嘶力竭,却还是底气不足。

如上所述,混合动力省油有三大法宝,这三招在高速工况下都不会奏效。所以混动车跑高速不是很省油。

第一个法宝是让发动机尽可能工作在省油的转速区间。高速行驶时,混动车的发动机只能通过提高车速来提供足够的动力,脱离了车速的“舒适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办法省油的。

第二个法宝是利用发动机的剩余动力发电,转化为电能储存。高速行驶时,发动机充满能量。发电还有多少备用容量?

第三个法宝是能量回收。高速行驶时,大部分时间是巡航,减速和刹车大大减少,没有太多能量可以回收。

所以混动车高速行驶,油耗和同功率的汽油车差别不大。

还有一些可以挑剔的地方:比如混动车的低速区间并不总是很安静,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会突然启动;比如冷的时候发动机暖机慢,可能会出现机油增多等问题。

汽车厂商研发混动车主要是为了省油,混动车确实省油,但是人们真的会为了省油而买混动车吗?

混动版的油耗比同功率的汽油车低两三升。跑一万公里能省一千多块钱。你可以算算你要跑多少英里才能省下2万元的差价。买卡罗拉双擎版的车还是很划算的,但是大量的私家车一年连一万公里都跑不了,省那点油钱意义不大。

对于很多人来说,真正吸引他们的是科技感和新鲜感的驾驶体验。混动车给人“科技含量高”的感觉,起步安静,提速反应灵敏,行驶平稳顺畅,不知不觉就能神秘地省下汽油。有人觉得这种车很高级,多花个三万二还是值得的。

对于对动力要求较高的人来说,“两个场”的混合几乎没有意义。现在到处都是2.0T跑,零百加速7秒不算什么。相比之下,混合动力在市区跑还可以,去远处冲浪更好,还是涡轮。

挑了半天刺,说实话,“两田”杂交最大的问题就是“贵”。如果便宜一点,比如只比汽油车贵一万块钱,不用说了,买吧!

“二野”混合动力车的可靠性毋庸置疑。虽然混动系统听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二野”混动车的机械结构并不复杂,甚至比配备自动变速箱的汽油车还要简单。“田亮”混合动力车已经上市多年。混动系统故障率很低,动力电池寿命足够长,保修政策好(丰田动力电池8年或20万公里保修;本田动力电池质保10年或20km)。

这两天看到新闻说,根据新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会加大,丰田向友商出售混合动力系统似乎也在踩政策抢市场。接下来,本田肯定会出手,而现代和比亚迪不会袖手旁观。随着混合动力的大规模推广和竞争的展开,进一步降价指日可待。

混动车其实挺尴尬的。真正在乎油钱的买不起,买混动车的不太在乎油钱。所以不仅要省油,还要降价。?文/傅雪峰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