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作者简介

王成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4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医疗保险顾问,国家基本药物审评专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主编,中国中医急症杂志副主编,中国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 主编或合著《中医风湿病学》、《中国风湿病学》、《风湿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心脏病治疗方法大全》、《谢海洲医案选》、《今日中医内科学》、《痹病论》、《临床内科学》等15本书,发表论文40余篇。

在陆、焦树德两位教授的领导下,从事中医风湿病的组织、学术和人才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中医风湿病规范化研究,牵头组织制定风湿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开发推广风湿病系列中成药,承担国家风湿病重点问题研究,* * *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和基础理论研究一、二、三等奖,是全国著名中医风湿病学术带头人。

在风湿病的学术方面,首先提出“痹为内生”(血虚生风,阳虚寒,阴虚热,脾虚湿,风、寒、湿热、痰、瘀为内生),“痹必然伴湿”,“痹必伴瘀”,强调脾胃在风湿病的发病、转化和预后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上注重扶正健脾。

沈丕安,男,出生于1937年2月。1962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1962至今在上海市中医院工作。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免疫学研究室主任、免疫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免疫学中医咨询中心主任、上海市红斑狼疮医学中心主任。他还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和上海市风湿病学协会名誉主席。

在中医药治疗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脂血症、脂肪肝等方面的研究中,完成红斑狼疮滋阴清热、复方地黄颗粒、降脂药物、疏肝屈直胶囊等多项局级、市级、部级项目,获部级一、二、三等奖1项,国家专利4项。

任主编及个人著作有《中医红斑狼疮临床研究》、《现代中医免疫学》、《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中药不良反应与临床》、《补益药食》、《补益中药临床应用》等。以及《中医实用风湿病学》最后一版等十余本书。发表80多篇论文和其他文章。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65438-0999年访问美国进行咨询和讲座,被旧金山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奖,并由市长小威利·布朗签名..2004年,他被任命为奥地利Diakonissen医院的客座教授。

2000年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411医院担任高级顾问。2002年起担任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顾问。自2006年起,他还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局专家委员会顾问。

胡荫奇,男,66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新药及制剂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病学学科带头人,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中央卫生局咨询专家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有特殊贡献的知名专家。1968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81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年,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辨证治疗的现代研究”等。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科研奖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著学术专著3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