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的地理环境

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属于沭河和渭河。除渭河流入渤海外,其余均流入黄海。大河18条,总长461.4km,流域面积5,222.7km2..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全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渭河流经五莲县和莒县,境内长121.4 km,流域面积1350.2 km2。富团河是中国唯一的大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

日照没有天然湖泊。有日照、青峰岭、小石羊三座大型水库,马岭、巨峰、户部岭、焦山等10座中型水库,总库容9591.3万立方米。日照市土地资源总量日照市土地总面积8025127.7亩,农用地6433271.4亩,建设用地106514.3亩,未利用地526242.0亩。其中耕地3461,468.1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43.6438+03%;园区面积739752.2亩,占日照市总用地面积的9.22%;林地1137295.4亩,占日照市总土地面积的14.17%;其他农业用地1094755.7亩,占日照市总用地面积的13.64%;居住区和独立工矿用地866966.7亩,占日照市总用地面积的10.80%;交通用地64935.9亩,占日照市总用地面积的0.81%;水利设施用地133711.7亩,占日照市总用地面积的1.67%;未利用土地288414.1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3.60%。其他用地237827.9亩,占日照市总用地面积的2.96%。

东港区1706589.1亩,岚山区1148760.5亩,莒县2924321.1亩,五莲县2245457.0亩,莒县面积最大,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36%。

日照市岛屿情况日照市有平岛、大山岛、车牛山岛、太公岛四个岛屿,面积600.7亩。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2015。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完成产值547.06亿元,比上年高出654.38+092.94亿元,优势比上年高出654.38+003.5438+0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0.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重下降7.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产值51.892亿元,增长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12%。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市6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75%有信息化建设部门,39%有信息化规划,53%有服务器,27%使用ERP,51%开展电子商务,OA普及率达到75%。全市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指数为57,同比增长14%。日照云计算中心一期建成,实现三线接入,互联网带宽达到10兆,与腾讯、乐视、安康家园、地联等大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建设了云计算平台、容灾平台和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了三个工业云体验中心。工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2.05亿元,比上年下降6.6%。受市场需求不足、部分产成品价格跌幅较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6.7亿元,下降22.8%。利税总额654.38+00.988亿元,下降654.38+065.438+0.6%。工业品的产销衔接得很好。116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有67种实现增长,增速为57.8%。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其中水泥产量1,095.1万吨,下降6.3%;纸浆产量65438+63.7万吨,下降6.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4建筑业持续发展。日照市资质三级及以上施工企业实现总产值255.99亿元,增长65.438+09.0%。其中,施工项目产值233.42亿元,增长65.438+08.0%。建筑业完成产值127.78亿元,增长47.5%。房屋建筑面积1431.41万平方米,增长7.8%。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3.87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54.63亿元,增长3.7%。

2015年,我市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中被列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节点城市。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和贸易融资风险影响,全年进出口总值654.38+056.5438+0.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6.3%。

港口生产稳步发展2015。沿海港口新增泊位3个,新增吞吐量1480万吨。全市生产性泊位62个,年吞吐量2亿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

2015交通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日照机场667天通航,创造了机场建设的“阳光速度”。日照港是中国第八大沿海港口,世界第十一大港口。瓦日铁路公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青临高速、疏港高速、613省道西延工程建成通车。青日连铁路日照段累计投资1917亿元。潍日高速、罗兰高速、机场高速等公路项目加快建设。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274.38公里。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65亿元,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9671亿元,增长65.438+0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9.5%。

2015年,我市承担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7项,争取无偿资金714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2784件,增长32.7%;授权数量为1779件,同比增加17.5%。发明专利申请量1003件,同比增长153.9%,居全省首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67;电子申请率为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