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在哪个城市?
安徽理工大学是由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国家中西部地区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高水平特色大学。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占地约3200亩。学校创建于1945,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大学,也是全国首批培养煤矿人才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学院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迁至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和淮南工学院的办学时期,期间先后合并了原华东煤炭医学院和淮南化工学校。1998期间,学校实行“中央和地方* * *,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300余人(含直属医院),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担任学校兼职教授的高层次专家学者4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28人。安徽高校拥有1名黄大年式教师,4个“115”产业创新团队,8个领军人才团队。学校有一个研究生院,19个学院(系),一个直属医院。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两个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3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1个,本科专业87个。有1安徽ⅰ类峰学科(唯一专项支持),5个ⅲ类峰学科,1安徽省重点学科,7个省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榜上有名。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安全、地矿、爆破等学科为特色,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90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5000余人。拥有1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6个国家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门国家一级课程、精品课程和其他课程、1个国家教学团队、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2016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 * *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人才,陈静、卢秉恒、彭苏萍、梁缘、陈祥生五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是国家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基地、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示范单位”。学校是由“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学作品大赛发起的高校。高校机器人协会和高校航模与科技实践协会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被授予“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发起成立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十三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R&D计划、科技部基地与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2亿元;获得省级部门一等奖31,国家创新奖1,中国专利奖1,安徽省专利金奖1,教育部、安徽省及国家行业协会科技成果奖150,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65438余项。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获批煤矿深部开采响应与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与精准开采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矿山智能技术装备部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粉尘防治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重点实验室等。,并拥有40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学校坚持开放,与地方政府、大型国企、知名高校等150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所(芜湖)、能源革命工程技术研究所(金城)、中哲上海健康研究所、高等研究院(合肥)、南京智能物联研究所相继成立。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安徽省能源研究院的承办单位之一,负责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方向的研究;参与建设大健康研究院,负责筹建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参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和环境研究所的建设。学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地区)的6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有来自28个国家的留学生。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其他信息:
安徽理工大学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安徽理工大学,创建于1945,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大学,也是全国首批培养矿业人才的两所高校之一。安徽理工大学,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安徽省与应急管理部共建的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规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创建的高校,由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培养选拔基地、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始建于1945年,后于1947年命名为安徽省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后迁至淮南,1949年更名为安徽省工业学院,并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学院。1955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采矿与煤田地质专业迁回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1981,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1993,华东煤炭医学院并入学校。1997,学校更名为淮南工学院。65438-0998,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归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2000年,淮南化工学校并入该校。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