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激素,这些药物也是减少蛋白质的“主力”和保护肾脏的“高手”。

蛋白尿是肾功能的晴雨表。如果长期维持在低水平,肾功能会更加稳定,肾功能衰竭的风险也会降低。但是蛋白尿是一个很调皮的指标,会因为一些不经意的原因反复升高,比如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食物,突发感冒感染等。所以需要肾友多下功夫控制蛋白尿水平。除了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减少蛋白尿对肾功能的影响外,最重要的是坚持药物治疗,通过抑制肾脏的免疫炎症反应,保护肾小球免受损伤,从根本上抑制蛋白渗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用在消除炎症方面优势明显,但对保护肾小球等组织、稳定肾功能作用不明显。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虽然按时服用激素,但仍然会复发的原因。在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方面,有没有什么可以“一举两得”的药?这些非治疗性的肾病药物也许会派上用场!保护肾脏“老朋友”——ACEI和ARB类药物并不是治疗肾脏疾病的“专业”药物,但在降低蛋白水平、延缓肾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肾脏疾病治疗中常用的降压降蛋白药物。粉状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沙坦类药物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这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同,最终都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来抑制血管紧张,降低血压。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肾病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控制血压本身有利于改善肾缺血缺氧,稳定肾功能进而减少蛋白渗漏。此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往往有肾小球内高血压。普乐利或沙坦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轻肾脏滤过的负担,从而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减少尿毒症。很多高血压、蛋白尿的肾友对这两类药物肯定很熟悉。需要提醒他们的是,这两种药物会导致肌酐升高。如果没有超过20%也不用担心,但是要记得监测肌酐值。利尿消肿——安体舒通似乎不如上述两类药物出名。螺内酯对其他利尿剂有利尿、消肿、排钾的作用。蛋白尿患者,因为肾小球滤过不良,导致水钠潴留,再加上蛋白渗漏,常伴有双下肢水肿。螺内酯能有效消除肾脏水肿,有利于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从而稳定肾小球滤过功能,有助于降低蛋白尿水平。与沙坦雷和扑热息痛相比,在降低蛋白质方面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治胃肾——听说过碳酸氢钠治胃病,治肾病很重要。同时治疗胃病和肾病并不常见。碳酸氢钠就是其中之一。感觉这种药的名字特别耳熟?其实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苏打。碳酸氢钠是治疗胃病的常用药,主要用于治疗胃痛、烧心、反酸、烧心。在肾病的治疗上,主要是改善酸碱失衡。肾脏受损后,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功能降低,酸碱失衡患者容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服用碳酸氢钠有利于改善这种情况,中和体内的酸,减轻肾脏代谢的负担。它可以保护肾功能,有助于控制蛋白尿的稳定性。由此可见,肾功能受损会导致全身性的病变,各症状的好坏最终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影响蛋白尿。因此,肾病的治疗不仅要逐个突破每个症状,更要从宏观上维持肾功能的整体稳定,这样更有助于大大降低尿毒症的风险。(注:文章图片来源见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