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列举中国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的四次社会运动的名称和主张。
毋庸置疑,现代化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器物,所以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完全归结为“技不如人”。
为了不被打败,不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打着“师夷长技以制夷”、“自求富贵”的旗号,发动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洋务运动。因为这些大臣掌握了很多权利,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一些支持,所以在洋务初期,他们做出了很多成绩,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厂,主要分为民用和军用。1864年,李鸿章在苏州设立西炮局;1865,江南制造总局成立;1866年,左在福建设立福建航运管理局;1867年,三国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设立天津机器制造局;1887年,丁宝桢在成都成立四川机器局...短短几年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领导人的主持下,中国近代军事工业体系基本建成,火枪、大炮、弹药、蒸汽战舰全部在中国制造,以其巨大的决心和迅捷的行动震惊中外。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资本主义工业。其中洋务运动的最高峰应该是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这支看似强大的海军在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海军”,总吨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然而,1894+65438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的“洋务强国梦”随着北洋水师进入黄海。事实上,中国注定会输掉这场战争。1890年,慈禧太后为了庆祝60大寿,居然花了海军三分之二的军费修建了一座华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使得北洋海军无法进行正常的维护和补给。1894年,平壤战役总指挥叶志超弃城狂奔500里,终于得到了朝廷的赏赐。黄海海战,中国水军居然还有人在军舰上晾衣服;此外,中国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李鸿章失败了,但这并没有阻止其他人的尝试。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震惊全国。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与外国人的差距不仅仅是枪炮,于是诞生了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他们认为船和炮只是“洋务的枝叶,不是其根本”,而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则梦想着“西方法制之美”。经过一番争论,维新派获得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西方学习的尝试开始了。
103天变法期间,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诏令,主要内容如下:1。经济上,在北京成立农工商总局,推进路矿总局,鼓励民间投资,各省都设立了商业局(或农工商分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颁布《振兴技术奖励条例》第12条,规定对撰写新书、革新法律、制作新装置者,授予官职或授予专利;取消满族的寄生特权,允许其自行谋生。二、政治方面:让衙门删规矩;中央废除詹士府、总政治部、光禄寺等闲置衙门,其他各省废除鄂、粤、滇三省巡抚(这三省巡抚同在一市)、东河巡抚等重叠机构;开道,允许官民写字说事,禁止官民堵格。三、军事方面:旧军被消灭,八旗各省军队全部改为对外演习;组织兵工厂,造兵轮,训练海军;练习装甲防护,练习团体训练。四、文教:改革科举,废除取士八股制度,试议政策;兴办学校提倡西学,首先设立史静大学堂,使各省、各府、各部、各州、各县将现有的书院改为也在中西学求学的学校;成立翻译局,翻译外国新书;允许开办报纸和社团;派人出国旅游,留学等等。
但是,颁布不等于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诸侯对皇帝的诏书都敷衍了事,甚至从来不把小皇帝的话当回事。他们知道在朝鲜只有太后说了算!另一方面,光绪变法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通过培养一批支持他的改革派来夺取慈禧掌握的权力。这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扼杀变法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在变法之前,康有为试图设立类似西方议会的制度局,召集议会。但是到了真正的变法的时候,民主政治就只剩下一条了,就是“开道,允许官民写东西,禁止官堵道”。总的来说,西方民主政治的核心恰恰是人民有自己的议会。
1898年八月初四,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杀害六名参与变法的维新派,康有为逃亡国外。中国人的一次大胆尝试以失败告终。但它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统治阶级已经腐败很久了,手握重权的人是不会同意变法的。幼稚的改革者控制不了军队,所以打不过军队。实践表明,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路线是不可行的。
尽管如此,此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一次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旧的封建思想文化受到了一定的打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富强,就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哪怕采取另一种方式改变现有的制度和暴力。
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开始活动了。他们想用“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取代旧政府。孙中山先生不断在海外宣传革命,筹集资金,组织革命团体,策划武装起义。1905年,一个真正为国为民服务的革命团体诞生了——同盟会。“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建立中华民国,均分地权。”这个计划勾画了一个具有现代制度的国家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一张蓝图而奋斗。
19110武昌起义敲响了清朝的丧钟,从10到10年10月27日,1个月。1912 65438+10月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第一任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相当于宪法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宗明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它模仿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制度,规定参议院、临时总统和国务院行使主权,建立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这是资本主义的总统制和政府。从表面上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然而没过多久,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夺取了政权,于是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些军阀不知道什么是民主,只知道扩张地盘,扩充军队。他们只知道互相攻击,局面一片混乱。......
孙中山的想法没有成功。个人认为是因为孙中山没有强大的后盾(不一定是军队)。虽然同盟会成员遍布全国,但最终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武装力量,也没有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最广大的群众仍处于无知状态。有的同盟会成员甚至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鞑靼皇帝。孙文坐过天下,我们都想当官。”另一方面,革命者高估了封建官僚的思想觉悟。例如,他们认为如果用枪指着李的头,李就会变成革命者;袁世凯在一定程度上是“爱国者”。当他成为总统时,中国仍然会有民主。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简单的现代化体系是不够的。只有把遗留在中国体内的旧式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清除掉,才能提高全民的觉悟。只有西方现代化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才能有真正的现代化体系。
陈独秀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说:“要想建立一个西方式的国家,组织一个西方式的社会,以适应这个世界的生存,根本问题首先要导入西方国家的基础,所谓平等和人权。对于这个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陈独秀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创办了《新青年》。他用资产阶级民主和进化论作为思想武器,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动战争,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